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要指标和名词解释

重要指标和名词解释

来源:九壹网
重要指标和名词解释

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研发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 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 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研发经费占 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指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 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 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 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

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 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 入是指在报告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 当量的比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指参与研发活动的全时人员数加非 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例如:有 2 个全时人员 和 3 个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 20%、 30%和 70%),则研发人员全 时当量为 2+0.2+0.3+0.7=3.2 人年。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投 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本的强度。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是指被科学 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在发表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 之

1

和。该指标是评价国际科学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国际科学论文的影响力。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在报告年度 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万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 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该指标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发明 专利的数量,也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每百名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 发明专利申请量是指在报告 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人或自然人向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发明 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每百名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指每 百人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所拥有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该指标反映了研 发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研发投入产出效率。

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 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是指全 国技术合同成交项目的总金额。合同交易总额中的技术交易额可以反 映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规模。技术交易额是指从合同交易 总额中扣除购置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费用后的剩 余金额。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 加值的比例,是衡量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贡献的重要指标。高技术产业是指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度明显高于其他 行业的产业,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等行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份额, 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或工艺改进,还包括劳动者素 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该指标是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反映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科技进步贡献 率评价的测算结

-2

果。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在本规划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由国家创新指 数表征,该指数是对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与应用、企业创新、创新绩 效和创新环境五个方面若干指标综合计算的结果。该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 。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是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了解必要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科学方法、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的比例。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该调查参照国际通用调查题项,对我国 18~69 周岁公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的程 度、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等方 面展开调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科技规划纲要》确定 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 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 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科技规划纲要》确定了 16 个重大专项, 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 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 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 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 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在《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 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 性新兴产业。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批准, 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 范的区

3

域。目前,已批准支持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机 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 高新区,是指经批准,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 展的国家级产业开发区,主要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和各 项改革措施,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形成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 要基地。 2009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 56 家,2010年又有 27个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目前, 我国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3 家。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是指通过选择一批创 新基础条件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对周边带动作用大的城市进行 试点,在机制和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其率先进入创新 型城市行列,示范和引导更多城市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主要任务包 括确立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 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 新基地建设、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推 进改革和管理创新等。目前,全国已有 38 个城市(区)被确定为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 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 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 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 新合作组织。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经批准的试点联盟为 56 家,集聚了 1100

-4

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 的重大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 服务的组织体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条件资源服务、技 术研发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产业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服 务等。

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主要是指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 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 发展的企业。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导企业加强创新 战略谋划,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加强技 术创新管理,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等。目前,已经 批准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为 550 家,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达 4000多 家。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 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 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 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 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和制度的系统安排。加强科技与金融 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 金融创新和金融的持续发展。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 要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 的科研领域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若干重 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