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1500件时,应( )。 A.自制 B.外购 C.均可 D.以上均错
2.在半成品立即出售或加工决策中,出现( )时,应立即出售。 A.进一步加工增加的收入超过进一步加工所追加的成本 B.进一步加工增加的收入等于进一步加工所追加的成本 C.进一步加工增加的收入小于进一步加工所追加的成本 D.以上均错
3.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停产( )。 A.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 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大于零 D.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大于其单价
4.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4、5、6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 A甲产品 B.乙产品 C.丙产品 D.丁产品
5.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中,如果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且该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则现有的固定成本属于( )。
A.相关成本 B.无关成本 C.机会成本 D.以上均错 6.亏损产品满足( )条件下时,就不应当停产。 a.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贡献毛益小于零 c.收入小于其变动成本 d.贡献毛益额小于零
7.设某厂需要甲零件,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自行生产,每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根据上述情况,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在( )件时,两种方案等效。
A.2500 B.3000 C.2000 D.1800
8.对联产品作出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要运用差量分析法,这一方法比较的对象是( )。 A.预期增加的收入与可分成本 B.联产品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C.预期增加的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D.联产品收入与可分成本
9.在确定两种产品生产的最优组合时,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产品组合(x1,x2)的可行解区域:A(0,0),B(0,60),C(40,0)和D(25,35),这样,总贡献毛益S=3x1+2x2的最大值为( )。
A.120 B.150 C.175 D.145
10.设一产品的全年总产量为6000件,每天有产成品40件入库,该产品每天的领用量30件,若每批产品投产花费的准备成本为30元,每件完工产品的年储存成本为1元,则该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为( )。
A.900 B.1200 C.1500 D.1100
11.企业因存货短缺而临时应急购货所发生的额外支出是( )。 A.采购成本 B.订货成本 C.储存成本 D.缺货成本 12.再订货点的确定受( )的影响。
A.最高库存量 B.安全储备量 C.平均库存量 D.经济批量
13.某公司使用同一套设备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生产甲产品每件需10机器小时,乙产品生产每件需8机器小时,甲、乙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均为20元,则( )。 A.生产甲产品有利 B.生产乙产品有利
1 / 5
C.生产甲或乙都一样 D.无法判断
14.在一般情况下,当某种材料存货的采购批量越小时,则( )。 A.全年采购次数越少,订货成本越低,储存成本越低 B.全年采购次数越多,订货成本越高,储存成本越高 C.全年采购次数越少,订货成本越低,储存成本越高 D.全年采购次数越多,订货成本越高,储存成本越低
15.当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尚有剩余时,以获利为目的确定追加订货价格的最低要求是( )。
A.单位产品售价大于单位产品完全成本 B.单位产品售价大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单位产品售价大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D.单位产品售价大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
16.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20元,若自行生产,每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20000元的固定成本。则外购与自制成本相同时的产量是( )。 A.2500件 B.3000件 C.2000件 D.1800件
17.假定某厂估计每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甲材料2000公斤,订货提前期为8天,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为10公斤,其安全储备量为( )。
A.35.56公斤 B.40.5公斤 C.45公斤 D.50.5公斤 18.如果已选定的某一决策方案必须马上实施,否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称为( )。
A.可避免成本 B.可延缓成本 C.不可延缓成本 D.不可避免成本 19.小中取大决策法,也称( )
A.悲观决策法 B.最大最大原则 C.决策树分析法 D.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法 20.通过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从而使其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备成本之和达到最小的决策,称为( )
A.库存决策 B.产品组合决策 C.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D.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2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正常售价为2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3元。现有一批2000件该种产品的追加订货,其专属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则接受该批追加订货的价格极限为( ) A.10元 B.12元 C.13元 D.15元
二、多选题
1.经营预测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延续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相似性原则 D.统计规律性原则 E.重要性原则
2.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 )时,企业应如何决策( )? A.﹥2000,自制 B.﹤2000,外购 C.=2000,均可 D.﹤2000,自制 E.﹥2000,外购 3.经营预测的基本方法是( )。
A.定量分析法 B.趋势预测分析法 C.因果预测分析法 D.定性分析法 E.专家调查法
4.在经济订货模型中,存货成本包括( ) A 采购成本 B 订货成本 C 储存成本 D 缺货成本 5.影响再订货点的主要因素有( )
A 正常每日消耗量 B 订货提前期 C 经济订货期 D 安全储备量
2 / 5
6.运用贡献毛益法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以( )判断备选方案的优劣。 A.贡献毛益总额 B.单位小时贡献毛益 C.单位贡献毛益 D.机器小时贡献毛益
7.进行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时,主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订货成本 B.采购成本 C.生产准备成本 D.储存成本 8.缺货损失指由于存储不足,不能及时满足顾客或生产上需要而引起的缺货损失费用,包括( )
A.由于缺货引起的停工损失 B.延期交货而付出的罚金 C.信誉损失
D.失去销售机会的损失 三、判断题
1.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2.当企业用现有的剩余生产能力来接受追加订货时,且订货量小于剩余生产能力,则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
3.半成品进一步加工前的所有成本均为沉没成本。
4.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存储成本与订货批量成正比。
5.短期经营决策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的有关经营活动,也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 6.差量分析法严格要求取分两个备选方案中哪个是比较方案,哪个是被比较方案。
7.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来实现某一职能而不能用于实现其他职能时,就不会产生机会成本。 8.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9.生产决策中,应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10.若亏损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零就不应该停产。
11.在进行差量分析时,只要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就以第一个方案为优。
四、计算题
1.资料: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40000机器小时,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生产甲产品,每件需用10小时,生产乙产品,每件需用16小时。甲、乙两种产品价格、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单位:元 产品 项目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 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 甲产品 40 20 2 40000 10000 乙产品 60 30 3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企业应选择哪种产品可获得更多的利润。
2. 资料: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3600公斤,该材料单位成本10元,单位存储成本为2元,一次订货成本为25元。 要求:求出以下各数:(1)经济订货量;(2)每年最佳订货次数;(3)存货总成本;(4)最佳订货周期。
3 / 5
3.某厂全年需要甲材料3200公斤,年中基本均匀耗用,但偶尔会超过平均耗用量20%。该材料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每公斤材料的全年储存成本为1.6元。 要求:(1)计算该材料的经济订货量及其总成本。
(2)若订货提前期为10天,全年按360天计算,确定材料的安全储备量和订货点。
4.设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单位售价为90元,其正常的单位成本如下所示:
直接材料 30元 直接人工 21元 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 12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15元 合计 78元 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该企业还有35%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可以再接受一批订货。现有一客户要求再订购甲产品3000件,每件只出价72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是否接受该项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2)假如接受这批特定订货,在生产上有某些特殊要求,需要另外购置一台29000元的专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这批订货是否可以接受?
5.设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
单位:元
项目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单位机器小时的贡献毛益 订货量(件) 产品 A 10 8 2 1 2 600 B 4.5 3 1.5 4 0.375 500 假设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机器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如何合理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才能为企业提供最多的贡献毛益。
6.某厂生产甲半成品,年产销量为10000件,可销售给其他厂商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单位售价为20元,其单位制造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4元 直接人工 6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2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3元 合计 15元
该厂正考虑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将甲半成品继续加工,加工后每单位售价为28元,继续加工10000件所增加的单位成本为:
直接人工 2.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1.5元 专属固定成本 16000元
要求:分析甲半成品是马上出售或继续加工后再出售?
4 / 5
7.西山洗衣机厂年产洗衣机20000台,单价600元,单位变动成本440元,年固定成本1200000元,与洗衣机配套的电动机的自制单位成本如下:(单位:元)
直接材料 80 直接人工 25 变动性制造费用 35 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 20
今有东山电机厂推销这种电动机,保证质量,送货上门,价格150元/台。 要求:如西山厂外购电动机,原有设备可出租,每年租金收入150000元,但每年要负担10000元维修费,问是自制还是外购电动机。
8.A公司每年需用甲材料100000千克,该项材料的耗用率全年基本上保持均匀(全年生产期平均为360天),但有时也会超过平均耗用量的10%,该公司最近作过一次调查,得知甲材料的采购成本为8元/千克,年平均储存成本为每千克0.6元,采购一次的订货成本为75元,根据以往的经验,材料采购自提出申请后,需要六天才能由供货单位交货入库。 要求:(1)计算该公司的经济订货量及每年的订货次数; (2)计算该公司全年的订货及储存的总成本; (3)计算该公司的安全存量; (4)计算该公司的再订货点。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