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作者:金宾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9期
摘要: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是地铁设计的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协调面最广,涉及专业最多的综合性工作,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起着龙头的作用。本文结合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东沿线东三环站设计实例,详细阐述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站台;站厅;站位 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各阶段要点及设计原则 (一)各阶段设计要点
首先,要有前期准备,要认识到该工作具有周期长、反复多、涉及专业多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除熟悉本专业技术资料外,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但要严把质量关。
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明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线位、站位和车站形式。在线位稳定方面,从整体走向来分析,从客流吸引、远期规划、征地拆迁、工程实施、环境保护方面来综合比较;在站位稳定方面,应根据使用功能优劣,出入
口、风亭设置位置,地下管线情况,地面交通情况,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工法等综合考虑,决定是路中还是路侧、是跨路口还是不跨路口;在车站形式方面,应根据规划线网和本站功能要求,是中间站还是换乘站,是几层车站、是岛式还是 侧式、有无配线,找出本站特点,决定车站形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明确本阶段的重点是确定车站规模、控制投资。规模的确定是根据计算和经验确定车站的站台宽度、车站的长度,层数、层高、覆土深度等得出的;投资的控制要有节约意识,综合比较,能省则省,但要适宜。应根据车站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埋深等具体情况,经过对施工工期、工程造价、对交通、管线、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的综合比较,最终确定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施工设计阶段主要保证图纸的完整、精确,施工的可行性。设计图纸、说明书、设备材料表等文件要满足使用要求,满足施工、安装和加工等多方面要求。还要注意,各专业图纸中管线、门窗、隔墙、孔洞、预留、预埋对应问题。施工图阶段要注意建筑图纸与各专业图纸相对应。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满足使用功能原则
地铁车站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地铁车站的站位应该为乘客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使多数乘客步行的距离最短。车站布局还须考虑与其它公共交通有方便的换乘条件,将旅游景点、游乐中心、住宅密集区、办公密集区等与车站相通,为乘客提供无太阳晒、无雨淋的乘车条件,使车站建筑具有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
2、车站布设注重与周边互动效应
车站布设应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的开发相结合,车站分布应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并注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安全原则
地铁车站是建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有的安全可靠性外车站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考虑所有的安全因素如楼梯和自动梯数量、位置及宽度的考虑必须满足在灾害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地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详尽的导向标志,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及有足够 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4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4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7.578km,分东、西延伸线,其中,西延线长约10.5km,东延线长约6.683km。共设车站12座,其中东延线4座,西延线8座。
本站为东三环站,为二期工程东沿线的第二座车站,属非中心站(一般站),与规划9号线换乘。根据行车资料,车站东端设置双存车线。 (二)车站站位的选择
车站站位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与相邻车站的站距尽量均
匀、车站周围的地面环境、有无与规划建筑结合的可能性、是否有利于吸引客流、车站是否利于预留发展、车站实施的可行性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东三环站位于成洛路与东虹路十字交叉口东侧,成洛大道道路红线宽40m,东虹路红线宽40m。 4号线车站沿成洛路东西走向,9号线沿着东虹路南北走向,与9号线通道换乘。车站西侧为东三环立交桥,车站布置要与东三环立交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满足车站布置所需要的交通纾解。车站西南象限为汽车修理厂,东南象限为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东北象限为中国西部汽车城十陵展区和竹林尚书小区,西北象限为沿街商铺和民房。总平面布置如下图: (三)车站形式的比选
岛式车站是地铁车站采用较多的形式,其优点是站台面积及其楼、扶梯的利用率高,站厅布置和管理较为集中,侧式车站就存在上述的不足;其次,车站管理用房和部分通信、信号设备用房及环控机房一般布置在车站站厅层,牵引变电等大型设备用房最好设于站台层,但有些车站站台层房间布置受限时可将其布置在站厅层。基于以上考虑,本站采用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
(四)车站规模的确定
车站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东三环站在满足车站超高峰小时客流、安全疏散以及站位重要性的前提下,将车站设计为11m岛式站台车站,并对设备、管理用房进行合理、紧凑地布置,充分考虑到节约投资, 确定车站外包尺寸为466.0m,车站高度14.3m。根据技术要求,出入口的最小宽度,当有自动扶梯时不得小于4.0m(装修后净宽)。此时通道的通过能力为4000×4=16000人/小时,已可满足各出入口通道的客流量,考虑到车站周边地块未来的发展前景,应将标准适当提高,因此在设计东三环站的主要出入口通道的宽度时,按照出入口结构宽度最小不小于4.5米控制。 (五)车站建筑布置 1、站厅层
东三环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厅层由两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公共区,东西两端为设备管理用房区,公共区由栏杆及进出站闸机分隔成两部分,中部为付费区,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车站内设有站台层通往站厅层的两组3台自动扶梯和2部楼梯,方便了乘客的使用;付费区外侧为连通的非付费区。乘客在非付费区买票、问询,经过自动售检票机进入付费区。在非付费区内放置半自动售票机的售票处的位置应减少人流交叉,同时在售票处前留有一定的空间供乘客购票、问询。站厅西端布置环控机房等少量设备用房,东端利用双存车线上方空间布置了大部分管理用房、环控机房以及部分设备用房和预留了物业开放的空间。 2、站台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站台层位于地下二层,11m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为120m。站台层设两组3台自动扶梯和2部楼梯至站厅层,站台层东端设备区设有一部供车站工作人员使用的楼梯,通往站厅层,以满足客流和防灾疏散要求。 3、通道、出入口
按接纳、输送乘客客流和车站疏散需要,车站沿东西向成洛路布置4个出入口。其中3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1号出入口设置在长江职业学院前,2,4号出入口设在成洛路北侧。 4、风亭
根据车站功能的需要,车站设有2组低矮风亭,分别位于车站的西北和东南端。西北端为1号风亭组,位于成洛路和东虹路东北角绿化带布置,东南端为2号风亭组,位于成洛路南侧长江职业学院前绿化带内布置,两组风亭均为低矮风亭。风亭利用绿化及风亭造形有机地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结语
综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对车站进行充分的方案研究、比较,作为设计者
应多方面了解各设备系统的要求,合理布置车站,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地铁车站的功能,又能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邹明,张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几点认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2]王丽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初探[J].北方交通,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