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当代西方经济学
专业: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
一、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如下图所示,纵轴为商品Y的数量,横轴为商品X的数量,AB为预算线,U为无差异曲线。假定消费者现在的消费组合为C点所示,请用公式说明效用最大化的调整过程。
2.请用图示说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对劳动的剥削。
3.简述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什么样的可以有效的削弱或消除挤出效应? 4.简述“庇古效应”,它对“凯恩斯效应”有什么意义? 5.什么是巩固性财政?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Y A U E C
O B X 二、计算题(20分) 1.假定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公司分别生产X和Y产品,两个公司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X;PY16004Y 这两家公司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和250单位,求: (1)X和Y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如果Y降价,并使Y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下降到75单位,请计算X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3)假定生产Y的公司目标是销售收入最大化,其降低价格的策略是否符合其目标?
2.已知生产函数:Qf(K,L)KL0.5L0.32K,式中,Q为产量,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假定:K=10,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和边际产量(MPL)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劳动的数量。 (3)证明当APL达到极大值时,APL=MPL。
三、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下列情况(10分)
假定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历了70年代的滞涨,并通过80年代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中心的调整后,进入90年代面临如下宏观经济形势;
失业率为13%,通货膨胀率为-0.5%,经常项目存在大量逆差,财政收支存在大量赤字,本国货币的汇率疲软。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应采取什么样的组合?如果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所采取的将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有什么不同?
四、论述题(20分)
在宏观经济中,利息率的调整有那些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对利息率调整主要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22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用于什么目标?在我国连续降低利息率的目的何在?效果怎样?为什么?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当代西方经济学
专业: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 一、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如下图所示,纵轴为商品Y的数量,横轴为商品X的数量,AB为预算线,U为无差异曲线。假定消费者现在的消费组合为C点所示,请用公式说明效用最大化的调整过程。
Y A U E C
O B X 答:由于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用Px代表商品X的价格,Py代表商品Y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为M,其效用函数表示为U(X,Y),则消费者行为可表示为: maxU(X,Y),s.t.PxXPyYM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U(X,Y)(PXXPYYM)0 得: LU(X,Y)PX0 XXLU(X,Y)PY0 YYU(X,Y)PXX…………………① U(X,Y)PYY易知预算线的斜率为PX,现在求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考虑在效用保持不变PY的条件下每种商品的消费的变化(X,Y),即考虑使我们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的消费的变化,则有:
MUXXMUYYU0
得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MUXY XMUY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由①式得MUXPX MUYPY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从而得,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化,最终会将
消费组合调整至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如图中E点所示。
2.请用图示说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对劳动的剥削。 答:若某厂商的产品为垄断市场(专卖),而且其所需要的L要素,其他产业是不需要的,因此,该厂商对L要素便形成了专买,但L要素的供给者仍假设很多。我们对在这样情况下的厂商称为完全垄断厂商。 W MCLWL
E dW dLACLW F VMPL W1 G MRPL 0 L1 (A)要素市场――厂商 P
MC1dW(WL) MPLdLP1
MR D 0 q1 (B)产品市场――厂商
图 产品为专卖,要素为专买
完全垄断厂商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作为产品的买方)上垄断者,且在产品市场上(作为要素的卖方)也是垄断者的厂商。下面用图示说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对劳动的剥削。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此要素为劳动,假设产品为专卖,因此VMPLMRPL恒成立,而要素市场为专买,故MCLACL亦恒成立,如图所示,基于厂商雇用最适劳动的条件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MRPLMCL,此厂商会雇用OL1的劳动,而在使用OL1的劳动时,其工资则决定于ACL(ACLW),所以工资应为W1,在确定了要素的价格以后,厂商的边际成本线即
可找出(MC1dW(WL)),再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PLdLPMRMC1dW(WL),我们即可找出此厂商的产量为Oq1,产品价格为MPLdLOp1。
诚如前面所说的,当厂商雇用第L1个劳动时,其所增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L1E但只获得L1G的报酬,其差额EG为厂商所剥削,其中EF及是专卖性剥削,FG则属于专买性剥削。
注意:产品为专卖,而要素为专买的情况下,其均衡条件为:
WACLMCLMRPLVMPL,而且PMRMC1dW(WL) MPLdL3.简述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什么样的可以有效的削弱或消除挤出效应?
答:(1)挤出效应指在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仍是有效的。
(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3)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如图所示。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通过IS1曲线向右移动至IS2使收入从Y1增加至Y2, 利率由r1上升至r2,但与此同时向右移动LM曲线,从LM1移至LM2,使利率从r2下降至r1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3。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松的财政和松的货币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r E2 LM1 LM2 r2 E1 r1 E3 IS2
IS1 O Y1 Y2 Y3 Y
扩张性财政和扩张性货币的混合使用
4.简述“庇古效应”,它对“凯恩斯效应”有什么意义? 答:(1)“庇古效应”是对凯恩斯模型的一种补充,与“凯恩斯效应”并称为“实际余额效应”。其内容是价格下降后,消费水平也会提高,从而IS曲线右移。这解决了凯恩斯效应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两种情况下不起作用的难题,从而论证了在价格和工资可以自由升降的情况下,经济能够自动回复到均衡状态,并将凯恩斯学派模式中低于充分就业非均衡归因于价格刚性。
(2)实际货币余额效应是关于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消费和投资两者都增加的理论。而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是指由于价格水平下降而引起消费需求增加的效应。其作用机制是:①每个人都在自己所保持的货币余额和与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之间建立了一种符合愿望的关系;②价格下降使他们所持有的货币的实际价值上升了;③货币的实际余额和开支之间的理想关系被打乱了,从而个人都有多余的流动性资产的供给量;④他们把多余的供给量部分地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根据这一思想,假设经济中存在失业,那么工资的下降会促使物价不断下降,由此引致的消费需求的增加终将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是说,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和物价具有完全弹性,经济体系在达到均衡状态时,必然会实现充分就业。
这种思想是英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庇古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先后提出的,所以也称为哈伯勒——庇古效应。该效应只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中起作用;凯恩斯效应只在债券市场中起作用;实际余额效应则同时在债券市场和产品市场中起作用。
5.什么是巩固性财政?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巩固性财政是指一国实施的反经济周期的一种财政,其目的是防止经济的过度波动,实现经济的自动均衡,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在萧条期间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经济过热则适当紧缩财政。
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相机决策理论,即市场由于存在工资刚性等非出清情况,面对外来冲击,市场自身难以实现自动均衡,此时,财政应该采取反经济周期的财政,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二、计算题(20分)
1.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公司分别生产X和Y产品,两个公司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X;PY16004Y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这两家公司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和250单位,求: (1)X和Y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如果Y降价,并使Y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下降到75单位,请计算X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3)假定生产Y的公司目标是销售收入最大化,其降低价格的策略是否符合其目标?
解:(1)对PX10005X两边求X对PX的导数得:15则X商品在需求量为100时的需求弹性EdxdXdX1,,所以,
dPdP5dXPX1100051001,同dPXX5100dX1dY,可以求,所以,dP4dPY理,对PY16004Y两边求Y对PY的导数得:14得商品Y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ydYPY1160042503。 dPY42505Y(2)由题设,Y300,X75 则: PY16004Y16004300400 XXX7510025 PYPYPY400600200 则X产品对Y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EXYX(PYPY2)25600400)25 PY(XX)2200(10075)27(3)因为从(1)可以看出,Y商品在价格P16004250600时,需求价格弹性为3,属于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所以其降价会使收入下降而不是上升,不妨进行验证: 5降价前,Y商品的销售收入为:TRP YY600250150000降价后,Y商品的销售收入为:TRP YY400300120000收入下降了30000单位。
2.生产函数:Qf(K,L)KL0.5L0.32K,式中,Q为产量,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假定:K=10,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和边际产量(MPL)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劳动的数量。 (3)证明当APL达到极大值时,APL=MPL。 解:对于生产函数QKL0.5L0.32K
2222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因令K=10
则 Q10L0.5L20.32102 3210L0.5L
2Q3210L0.5L2(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 LL 100.5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32 LdQ dLd(3210L0.5L2) dL
10L(2)
i)对于总产量函数q3210L0.5L2 欲求总产量极大值,只要令其边际产量为零,即 10L0 求得 L=10 又因
ddQ()10 dLdL所以L=10为极大值点 即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10。 ii)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APL100.5L32 Ld32APL0.52 dLLdAPL0 令 dL32即0.520
LL2
L8 (负值舍去)
dd(APL)30 又因
dLdLL故L8为极大值点。
即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8。 iii)对于劳动的边际产量MPL10L
由于MPL为负向倾斜的直线,而且劳动L不可能小于零。故当L10时,MPL为极大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值10,亦即当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0。
(3)证明:由(2)ii)可知:
由L=8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则
32 L322 100.588 APL100.5L而当L=8时,MPL10L1082
三、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下列情况(10分)
假定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历了70年代的滞涨,并通过80年代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中心的调整后,进入90年代面临如下宏观经济形势;
失业率为13%,通货膨胀率为-0.5%,经常项目存在大量逆差,财政收支存在大量赤字,本国货币的汇率疲软。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应采取什么样的组合?如果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所采取的将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有什么不同?
答:(1)根据传统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应该采取扩张的货币和扩张的财政。即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公共建设,增加消费扩大总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货币采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私人投资,使生产和就业增加。
(2)根据新凯恩斯理论,应采取稳定化即采取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新凯恩斯理论吸收了理性预期的观点,认为价格和工资有黏性,有必要采取刺激需求,同时考虑了理性预期因素,而采取稳定化的。 四、论述题(20分)
在宏观经济中,利息率的调整有那些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对利息率调整主要用于什么目标?在我国连续降低利息率的目的何在?效果怎样?为什么?
答:(1)利息率即利率,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利息率的调整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利率调整对投资的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通过改变投资成本可以影响投资。就证券投资而言,利率降低,成本下降,证券投资有利可图,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反之利率提高,证券投资收益下降,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但是利率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证券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证券投资的环境,证券发行者经营状况,汇率的变动等综合因素都会影响证券投资的增减。就实物投资而言,利率降低,会减少投资的利息成本,刺激投资增加;反之利率提高,筹资成本增加,可能的获利空间缩小,抑制投资的增加。但是,利率作用于实物投资会受到经济、、市场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当资金供过于求,而投资环境不善的时候,低成本的投资也会缺乏吸引力,低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利率也难以使投资增加;当资金严重供不应求,而资金借贷财政化的时候,投资成本不会成为左右投资决策的因素,多高的利率也难以使投资需求降下来。
②利率调整对消费和储蓄的作用。利率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率提高,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利率降低,则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所以说,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消费是利率的减函数。当然,商品有效供给、金融资产的种类、收入变化等因素也影响到实际消费、储蓄的增减,因而消费、储蓄的利率弹性在不同经济状况下都会呈现差异。
③利率调整对货币供求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对筹资者来讲,贷款利率下降,会刺激他们需求货币的动机,会使货币需求上升;反之则相反。对投资者来讲,存款利率下降,会抑制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会使部分储蓄性货币转化为流通性货币;反之则相反。所以,利率是调节经济的杠杆,提高利率可以紧缩银根,而降低利率则会放松银根。
④利率调整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由于使用资金时必须考虑到利息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提高各经济部门间资源配置合理性,改善了资源使用效率,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⑤利率调整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⑥利率调整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国家,利率与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成正比。对一国来说,提高利率,本国利率大于外国,使资本流入,可改善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或加大国际收支顺差。反之,降低利率,本国利率低于外国,使资本外流,会降低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或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但是,长期来看,提高利率产生的资本流入会带来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应量上升的效应,又会部分或全部抵消紧缩银根的效果。因此变动利率的综合后果需要具体分析。 (2)在现代经济中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晴雨表”,利率的调整在引导资金流向、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是国家管理货币流通、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任由利率自由波动,而要对利率实行一定的管理。九十年代以来,各国逐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间接干预经济。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3)从1996年以来,我国多次降息,这对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消费信贷,扩大内需和出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其与一些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来看,利率下调具有理论意义与意义。
①利率下调与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重要的工具,可以调节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降低利率能增加货币供给,扩大信用规模,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自1996年5月采取了较大幅度的降息,至1997年10月共经过3次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利率下调的作用并不明显,各项经济指标反应较平淡。国民经济还在低位运行,没有出现升温的现象。总体来看,利率下调未能促进经济的回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似乎非常有限。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工具,与货币供应量没有绝对的显著关系,甚至可能达不到调节的功能。比如,当货币当局严格控制信用规模的情况下,利率降低并不表明银根的松劲,当然也就达不到调低利率的目的。虽然利率变动与经济增长必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市场因素制约着其强弱变化,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影星利率变动的弹性等,此外,一些制度因素如金融和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也起到了作用。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②利率下调与物价的稳定。理论上认为利率下降会增加货币供给,使物价上升。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通货紧缩即持续的物价下跌会影响生产者信心和消费者的预期,进一步会制约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不利,通常货币当局会选择以下调利率等扩张货币来刺激经济。而1996年5月份以来的3次降息,正是在经济增长率下降,通胀率大幅回落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增长。从1996年5月份以来的3次降息与物价水平关系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③利率下调与企业效益。从理论上讲,利率下调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这为企业摆脱困境,促进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自1996年5月以来的3次降息,统计的结果表明,企业的亏损状况并未出现大的改观,经济效益也并未由此而得到提高。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亏损的问题不在于利率过高。压低利率固然可以使企业减少利息支出,但根本上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其次,利率下调只是降低了整个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那些经营较好,负债较少的优秀企业并不能获得很大好处,而经营不良、严重亏损的企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此外,企业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及承受能力差别很大,这是由于其资金周转、产品价格、市场供求的差别决定的。所以在企业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的整体力度是不足的,不能很快作用到企业效益上。因此,不能高估通过利率下调来推动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④利率下调与居民储蓄。从理论上看,利率下降,储蓄的收益减少,储蓄总量应该下降。1996年开始,随着物价涨幅回落,利率出现持续的下调。综观这一时期,储蓄存款还是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并没有随名义利率或实际利率的大幅上下而波动。这主要由于我国缺乏其他投资途径和消费热点,同时居民对未来预期看淡,出于预防性需求仍保留了较多储蓄。但利率下调对居民的储蓄行为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6年后利率下调的一个特点是扩大对不同期限储蓄下调的差别幅度,结果较大地改变了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总之,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储蓄总量及增量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利率与储蓄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利率作为居民储蓄的工具,其效果还取决于各种因素综合的作用。
⑤利率下调与投资需求。一般而言,利率下调既可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又可刺激投资需求的增加,所以下调利率被认为是启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6年之后,运用利率干预经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预算约束硬化。但投资的决定因素较多,投资预期收益率、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等,比利率的高低更为重要。所以,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若仅依靠降低利率来拉动投机需求,那么其作用是极为有限的。⑥利率下调与消费需求。从理论上讲,存款利率可以看成是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因此降低利率应该起到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但利率对消费需求的调节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消费信用的发展水平。金融市场越发达,消费信用水平越高,利率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越大,反之则反是。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是很发达,消费信用的发展也才是近几年的事。因此,我国的消费需求对利率变动并不具有弹性,利率与消费需求基本不存在负相关关系。
中华经济学习网 www.100jingji.com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