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第6期(总141期)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6-0081-03
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
防 护 林 科 技
,June2015
(S)No.6umNo.141
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混交树种的选择
潘兴
()北票市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办,辽宁朝阳122100
摘 要 辽西半干旱地区地貌和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造成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现状。半干旱地区的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合理配置是辽西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恢复植被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根据多年从事项目造林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油松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营造混交林的可行性,为造林提供依据。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混交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issn.1005-5215.2015.06.031j
据出土树化石考证,在远古时代 辽宁西部地区,
曾经是油松的故乡,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植被繁茂,几经气候变迁,现已成为十年九旱,生态极度脆弱的半干旱地区。由于年降水量不足6而且降00mm,水量大都集中在7—8月,春季和秋季干旱时间较长,极大了春秋两季造林的成活率。据调查,辽西抗旱树种主要有油松、樟子松、山杏、山枣和大枣、沙棘几种。油松和山杏是当地生态造林的主要树种。2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飞机播0世纪90年代,种造林,油松在该地区覆盖面广,形成油松纯林的面积和保存面积均较大,为了进一步探讨油松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的可行性,作者搜集和考查了这一地区油松与其他几个树种混交成林的现状及生长量,以揭示油松与其混交树种的适应能力,为避免大面积油松纯林可能产生的生态脆弱和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提供油松混交树种选择的可行性。
松与蒙古栎混交能够改善可适的光强幅度,满足油这个范围光强和温度能够使油松光合强度最大,能够满足油松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需求。辽宁省干旱
,松生长量光强为5万~7万l温度为2x5~35℃,
地区造林研究所在建平县南木山阳坡褐色土上营造
]1
,油松与蒙古栎混交林[19a油松比同龄纯林油松
高生长提高8.胸径生长提高5.9%,6%。蒙古栎因叶量大,叶面扁平,相比针叶树种而言,蒸腾强度较大,与油松混交能间接地增加水分交换空间,有利于油松抵御逆境环境侵袭。蒙古栎需要侧方庇荫条
2]
,件[油松由于枝多针密,侧方透过的光强相对较
少,刚好能够满足蒙古栎的生长需要,由于侧面的光强较弱,促进蒙古栎顶端优势,增加蒙古栎的整枝速度,控制大枝生成量,减少树干的节子数量,能获得通直的树干,并能促进其稳健生长。松柞混交林除了能互相促进生长之外,还能减轻病虫危害率,利用油松和蒙古栎根系分布深浅不同,减轻同一层土壤养分负载的压力。阔叶树种蒙古栎枝叶量较大,回归给土壤的养分较多,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防治土壤退化,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还由于蒙古栎隐芽寿命长,遇到逆境时,能够抵抗干旱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抗旱性,是目前生态林建设主要优良树种,蒙古栎与油松混交在辽西半干旱区有较好的前景。
1.2 油松与色木槭混交
)色木槭(常伴生在柞树和AcermonoMaxim.杂木中,具有喜光较耐庇荫的特性,可在主林层,也可在亚林层与柞树一同构成复层林结构,色木槭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油松林中常可发现与之伴生,可利用萌生和天然下种的色木槭与油松构成混交林,以提高生态造林的稳定性。色木槭枝叶量较大,
1 油松混交林的现状分析
)人工林,局部已出现枯萎和退tabulaeormisCarr.f化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与大面积纯林行为有关。据)观察油松与蒙古栎(混QuercusmonolicaFisch.g交生长状况良好,油松造林如果在郁闭度为0.5左右情况下,可保留萌生柞树,经抚育培育成油松与柞树混交林,保留密度为816株hm-2左右。在建昌萌生蒙古栎树高8.胸径7.油12m,8cm。据分析,
收稿日期:2015-01-29
,潘兴(辽宁北票人,大学,工程师,从 作者简介:1971-)事林业管理工作.
1.1 油松与蒙古栎混交
在辽西半干旱地区,人工营造的油松(Pinus县大黑山林场,胸径6.16a油松树高6.4m,6cm,
82
防 护 林 科 技 2015年
争夺养分和水分,油松易形成被压木。鉴于此,油松与刺槐混交,不易采用行混和株混方式,可采取带状和块状混交,混交带宽各为1沿山体等高线布5m,设混交带,保留株数为1600株hm-2。利用刺槐改带状混交,可利用地表枯落物的由上至下的浸润交换的作用或根系菌根和根瘤固氮交换作用,有利于油松的生长,形成稳定森林生态结构。
1.6 油松与桧柏混交
)油松与桧柏(均属针叶树SabinachinensisL.良土壤作用较好和固氮效果较好的特点和沿等高线
叶片容易分解成为土壤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这有利于改善油松林土壤养分状况。混交林较之油松纯林枯落物的积累水平较高,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并能促进油松的生长。在北
]3
,票市大板镇大板林场樱桃沟工区[25a油松色木
槭混交林,比纯林油松平均树高生长量提高14.5%,土壤容重减轻5%~1可在辽宁西部地区20%,2%,
适宜的立地条件下,实现油松与色木槭树种的混交,进一步减少油松纯林面积,提高油松与色木槭混交胸径生长量提高2枯落叶量比油松纯林提高6.4%,
林保存面积,巩固该地区生态林的优势地位。.3 油松与花曲柳混交
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东地区十分常见,在柞树林和杂木林以及云冷杉混)在辽交林都能得到良好的伴生,在辽西北票市大黑山林场尚能见到花曲柳与杂木的伴生情况,但分布的区域和数量十分有限。在阜新周家店林场油松防火带中带状栽植的m,25a油松平均树高10行花曲柳,25a花曲柳树高3.5松与花曲柳生长都较正常5.29m。花曲柳与油松混交能明,平均胸径8.9cm,油显改善土壤剖面A层有机质的含量,据分析,混交林的剖面油松对照,A层土壤有机质为A层土壤有机质达油松与花曲柳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比对照平2.13%.5~%~2.94%.8。%以纯林为,而纯林均提高北坡山地进行油松与花曲柳混交80%,由此建议在立地条件尚可的半阴坡和。
.4 油松与山杏混交
山杏(PrunussibiricaL.主栽树种,因其根系发达,叶片蜡质层较厚)是辽西生态,造抗蒸腾林的作用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于荒山和退耕还林造林,油松与山杏混交造林不仅起到生态林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能起到经济林的辅助作用。山杏仁用于加工高级糕点和高级饮料,山杏核用于制作高级活性炭。据测定,在北票黑城子林场,黑城子工区鹰场山,油松与山杏混交,树种组成为6油4杏,林龄积高52..9h8mm2,地,油松树高径6.2cm3。.1油m松,胸径和山6杏.2c长势m2,6a均山杏树,面林相完整,效果明显。
较好,.5 油松与刺槐混交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种,也是辽西干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是辽宁常见树,因侧根系发达、密集,加之有根瘤菌的固氮优势,在土壤瘠薄和少水的困难造林地上均表现良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但刺槐根系串根性较强,很容易形成优势树种,重要值较大,优势度较高。容易与混交树种种,在辽西地区水分蒸发量较大的阳坡,土层较薄,
栽植阔叶树种难以保证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和保存率均表现较差,在立地条件较差地段,可设计油松和桧柏混交,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土保持林。在阜新周家店林场宫家佳工区,油松根系在土层内分布较深27a油松与侧柏混交已形成稳定的针叶混交林,,侧根和垂直根均较发达,能深插于石岩的石缝中,而桧柏根系垂直根和水平根系相比不发达,二者混交能够较好利用土层空间,起到较好吸收养分和水分作用,减少养分和水分利用的竞争,加速生物量的积累水平,并利用混交的阻隔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和发生繁率,是干旱区较为稳定的混交类型。
1.7 油松与杯槐混交
杯槐(MaackiaamurensisRupr根系有根瘤菌能固着空气中游离的氮素于土壤中)属豆科植物,,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杯槐树有个显著的特点,当密度较大时,能形成片状杂木灌木林,当密度适宜时能形成乔木林。据观察,杯槐树很少成为纯林,多与阔叶树混交,形成单层或复层林。可与油松株混或行混,形成牢固的针阔混交林。在阜新海州露天矿植被恢复试验中,营造了针叶树与杯槐的混交林,目前混交林长势良好,油松树高槐树高2.好。
2.7m,胸径3.8cm。3保m存,胸径率很2高.4c,效m果,槐较1.8 油松与其他几个树种混交
除上述几个种之外,油松还可以与沙棘(Hipp-haerhamnoidesSp(cZoizpy.p)h、u紫ss穗pin槐osu(L.)、黄栌(CotinuscogAmorhafruticosaL.s)、大枣p(Zizyphusjujub)ge、ygM山riill枣a和大扁杏(PrunusarmeniacaL.)成稳定的混交林,结合辽宁西部生态林造林树种与)混交,均能较好形经济树种的混交,可大力发展油松与枣和杏混交[
4]
不但能形成稳定的水土保持林,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111o 第6期 潘兴 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混交树种的选择
83
2 油松与部分树种的混交效果分析
表1 油松与蒙古栎混交生长量
林龄
/a242834
13.814.616.2树高
/m
15.817.418.9胸径
/cm
试验地点北票市大黑山林场北票市大板填北票市黑城子林场
冠幅
/m3.84.14.5
株数/
株·hm-2
816807725
可以看出,无论是生长量还是保存株,均符合造林技术标准的要求,达到了优质标准。
3 结论与讨论
3.1 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油松与之混交树种的选择
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选择树种的依据主要考虑树种的抗干旱适应能力,这可从现有的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的生长量和保存率得到验证和肯定。
抗干旱的能力较3.2 针叶树种相比阔叶树种而言,强,这主要是因为针叶树种针叶表面蜡质层较厚,针胸径生长量为1冠幅生长量为m,5.8~18.9cm,
单位面积株数达到7可见3.8~4.5m,25株hm-2, 由表1油松与蒙古栎混交生长量测试结果看
出,3个地点混交林平均树高生长量为13.8~16.2
无论是生长量还是单位面积保存株均达到了造林要求的标准。
表2 油松与色林槭混交
试验地点
树龄
树高
北票市大板林场樱桃沟工区
/由表2a5
12/a
.61/胸径
株数3c.m
冠幅
83/mhm/
株·-2
.4
树龄在667
左右,混2油松与色木槭混交结果看出,交林的平均树高生长量达到径达到13.8cm,保存株数达到667株h125
m
2-.62
m,胸往油松纯林来看,在树龄。从以
00株hm
-2
25a时,
一般情况是小于,混交后保存率高出3 油松与花曲柳混交
1.22倍左右。
表试验地点树龄
/a树高
冠幅
株数/
株· 阜新周家店林场
由表25
5/.2a
9/胸径
8c.m9
3/m.1
h12
m-2
7的树龄为3油松与花曲柳混交结结果看出,
混交林.9cm和235a.1m,树,保存株数为高、胸径和冠71幅2株分别hm为-25.29m,
出,油松与花曲柳混交,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
由此看,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生长量和单位面积的保存株数。
表4 油松与山杏混交
试验地点树龄
树高
北票哈尔脑乡//胸径
cm
冠幅
株数/
株·北票大三家乡3a1/a
3/m8h 北四家乡
24141由表4看出,从树龄187
113.71.2.6814.9a到142.34.713.5a的不同地点的
2..15
712m-2
70593
混交林,树高生长量达到量达到12.1~14.9m,冠幅11.8生~长14量.2达m到,胸径生长m,单位保留株数为709~812株hm-2,
从调查结果2.5~3.5
叶含油脂较高,气孔相对较少,能够抵抗较高蒸发量逆境环境侵袭,如油松、樟子松、桧柏、侧柏等,这些树种均可在阳坡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段生长,但造林时要选择有一定土层厚度的地段。
3.3 能够与油松混交的阔叶树种主要有几个因素可以考虑,一是水平根发达,根系能固氮,如豆科树种刺槐、杯槐、合欢树等等。二是隐芽寿命长,能在树干和侧枝上萌发较多的侧枝和不定枝,遇到逆境时能够从树干和侧枝重新萌发更新枝,以适应逆境环境影响。
3多立地因子影响.4 提高混交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要受到诸,为了满足油松混交林生长量和较好的保存率,立地因子坡向和坡位是关键因子,一般阴坡和半阳坡受光辐射能量较少,有机质降解速度较慢,土壤养分和含水量均较高,坡下腹较之山上腹积累土层较厚,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对较好,所以干旱地区造林,坡向和坡位、造林方法的选择是提高油松混交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1
]赵荣慧,特点的研究胡承海[,孔翔钧,等.辽西油松混交林混交类、型及造林[2]王健,刘作新J.]辽.沈阳农学院学报,西人工林资源状1况98分5,析16[(J1]).:6干3旱-7地1
区农业研究,[3
]郑希伟2003,赵荣慧,21(1),:1宋秀29-杰13.3
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性的研究[4]李丽锋[J].林业科学,,1990,28(4):353-358济林研究刘明国,2006.辽西地区山杏林分栽植密度效应的分析[,24(2):14-17J].
经a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