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九壹网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王超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通过对当前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积极探索与高职高专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市场调查分析与客观条件,给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2014)10—0140—02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不明确 一、系统运行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初 级)、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初级)、 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竟然不会“编码”,课 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初级)等。 程体系中设置了多门语言开发工具,教师讲的很多,学生学 毕业生可以获得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如下:软件设 的很少,这给“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问题,人才的培养目标 计师、软件评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和职业面向出现偏离,从目前调研情况来看,高职学生就业 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Java认证证书(1 10或助理程序员级)、 存在明显的区域性,80%的学生来自省内且在省内完成就业, 0STA证书(高级)等。 培养目标的制订应结合区域特色“有的放矢”,结合学生录 (四)人才培养模式 取分数线、企业调研构建分层课程体系,使职业面向体现层 全面实施“双主体、双核心、双员制”人才培养模式。 次和阶梯性。 所谓“双主体”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双核心”指的是职业 (二)职业化能力欠缺 素质和职业能力;双员制是学员+职员。实施基于“双员制”、 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48%,这也反 培养“双核心”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与北京普 映了学生的职业化能力有所欠缺,编码能力达不到企业的 科公司合作共建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试行“教学工厂” 需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本专业的一志愿的上线率为 企业化运作模式。 50%,也就是有一半的学生是服从来的。上线的学生也是专科 (五)课程体系设计 最低的分数线。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不足,课堂上学习表现 1.建设思路与开发流程 不好。特别是春招生,基础较弱,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较差。 (1)岗位一能力一课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面向 校企合作还需增加深度和广度,校企共建“课程体系”,这 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分析并得到本专业职业岗位中每一个 种共建不是停留在调研的层面上,而是要贯穿到人才培养方 岗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具体请参看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案始终的,从课程设置、实施、考核都要走“企业化、职业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的组合或分解,得出本专业的主干课 校企共建课程教学团队,一来可以解决师资职业化问题,二 程。 来解决学生难以下咽的“理论”,转为实践后可以消化的问题。 (2)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研究 体化,就是要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与培养学生可 (一)明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 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系统灵活、交叉地进行应用,构建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基础知识培养系统,在强调以实践能力 面向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测试员、软件评测师、信息系统运 为重点的基础上,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为实现专 行管理员、软件维护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 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1)基础知识培养系统。思想政治课的 程师等岗位,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上,从事软 教学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部采用案例教学,以增强教 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 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将社会实践、竞赛、主题班会等纳入 持等工作,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模块。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主题演讲、辩论赛、案例讨论、 2.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就业职业领域:主要面向IT 实地调研、兴趣小组、专家讲座、观看电视片、拍摄校园内 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程序员和软件维护员 热点和难点问题等形式相结合。改革教学考核评价,课程成 等岗位,经3~5年后,可晋升到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支 绩由任课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共同评价,将学生的 持/维护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岗位群。初始就业岗位 日常行为和实习表现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职业指导课程 群:程序员、测试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软件维护员等。 设计按照学习知识、具备能力、发展自己、发展社会的多层 发展岗位群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次培养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内容通过三个学年的多个模块(如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专业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模拟招聘、预 (二)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就业顶岗实习指导、预就业指导等)全程化服务于学生就业、 1.基本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2)文化科技素质; 职业和创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3)专业素质; (4)职业素质; (5)身心素质。 系统。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实践为 2.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 重点,实现培训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建立了相对独 (3)自然科学知识;(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5)专业知识。 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3.能力要求。(1)职业基本能力;(2)职业核心能力; (3)双证书课程 根据毕业资格要求,本专业毕业生 (3)其他能力。 需具备两个证明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证书:一是毕业证书;二 4.职业态度 是职业资格证书。它们既反映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 (三)职业证书 又反映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为此,本专业将通过“C语言”、 毕业生可以获得以下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程序员、信息 (下转第142页) 2014 i肖费电子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