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球非常规货币过犹不及

全球非常规货币过犹不及

来源:九壹网
中债评论

全球非常规货币过犹不及

钟言

10月末,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之后,巴西等五个国家紧跟美国下调利率。截至10月底,已有全球24家央行总计降息36次。在新增长动能形成之前,非常规货币只能暂时止痛,加大剂量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结果可能是进一步推高资产泡沫,加大通胀和金融风险。

非常规货币长期化可能进一步推高资产泡沫。从总量上看,现阶段宽松货币对资产价格的推动效应可能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在全球实体经济普遍缺乏投资需求的背景下,宽松货币释放的流动性并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反而可能推升资产价格,进一步引发泡沫风险,产生更为严重的“格林斯潘式错误”。从结构上看,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释放的流动性可能会流出本国,涌入美国金融市场,推高美国资产泡沫,而不是推动本国经济增长。

非常规货币长期化可能带来通胀隐患。在特朗普的干预下,美联储今年3次降息,但每次议息都强调是预防性降息,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较好,没有完全终止之前的加息周期。受美联储降息影响,全球央行开启新一轮宽松模式,为未来引发全球通胀埋下了隐患。一旦美联储结束降息,美元指数发生逆转,以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计量

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会进入上升通道,引发各国通胀。

非常规货币长期化可能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在货币与宏观审慎“双支柱”的框架下,货币的逆周期调节,逆的不仅是经济周期,更是杠杆周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带来的杠杆高企、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还处于消化期。因此,继续实施非常规货币是不是解决增长问题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好方式,仍值得商榷。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性措施,非常规货币旨在为培育新增长动能争取时间和空间。若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宽松,则适得其反,不仅不利于新动能的形成,反而会累积泡沫和风险。全球宽松应严格把控力度和时点,更好地服务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改革,服务内生动能的培育和经贸合作的共赢。

树欲静而风不止。全球经济越是混沌不清,我国越要保持大国定力,严格按照党、的统一部署,坚持“以我为主”,坚持稳健取向,执行正常的货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以改革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结算公司责任编辑:陈森 鹿宁宁

6债券201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