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第25卷第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Mar.2006Vol.25No.2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评估及其建议
秦玉梅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上海200237)
摘 要: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各级采取了一系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影响阻碍着一些的实施。另外,区域差异、城乡差别也阻碍着人才的流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国家方面讲,就要深化改革,加大经济建设力度,为广大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从个人方面讲,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合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6)02-0036-02 社会的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社会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社会与法规变化、改进和制定新社会与法规的依据。本文主要依据正义性标准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做出评估,目的在于取得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对这些所体现的价值目标、实施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希望能够在评估的过程中,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一、评估原则
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的第一美德,就像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都不能凌驾其上的。”因此,我们评估现行的大学生就业,首先就要看这些是否符合这一标准。其次,我们要看所制订的是否具有可行性,实施的效果如何。 二、评估结论
1.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转型期进行的就
就业难这一问题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是否就没有缺陷了呢?我们来看以下的分析。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社会从整体上讲,还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然而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当前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存在着缺陷的:
11国家或者地方出台了一些旨在帮助贫困学生的
就业,体现了罗尔斯的正义论原则,但是计划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妨碍了社会正义的实现。
我们可以看一下南京在2004年所制定的大学生就业。南京市今年(2004年)十分重视南京籍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父母失业、家庭特困的毕业生,南京市大学生毕业分配办公室将结合各类企事业单位引进毕业生情况,下达指令性就业计划。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是: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差别原则认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资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父母失业、家庭特困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那些家境优裕的学生,他们由于家境贫困更迫切希望能够较快地找到工作,以缓解自己和家人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种制度来帮助他们,否则他们将与家境优裕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我们国家的社会在整体上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但是,某些方面还是不符合机会平等这一原则。南京的这一旨在帮助贫困学生的就业,它的帮助对象还是南京人,对于那些即使在南京读书的外地学生来说,这一是毫无意义的。
21国家虽然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但是可
业调整,可以避免分配计划的盲目性,还用人单位择优选择自主权,更好地调动其用人积极性,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各环节的改革。
2.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社会,
对大学生就业给予支持。比如说鼓励大学生支援西部,这一连续实施了好多年,已经逐步为大家所了解、所接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去西部去基层工作。在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我们国家也鼓励大学自主创业,并给予一系列优惠。国家这些的实施,反映了国家对大学生
行性不强。2004年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第一条:鼓励
收稿日期:2005-11-10
作者简介:秦玉梅(1978-),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36—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但是,这一是否可行,可行的程度有多大呢?我们再来看一组资料:2005年3月28日扬子晚报报道:3月27日,在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举行的高校补充师资招聘会上,省内外90多所高校又抛出了
4000多个诱人的岗位。记者现场了解道,到场应聘者与投放
校研究生数量已经达到100万人。虽然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国家新增的就业岗位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所需要的岗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国家这方面来说,扩招一方面可以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暂时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是,我们要提这样的问题:这批读了研究生的同学难道在毕业以后就没有就业压力了吗?实际上,只是把问题往后推了而已。
这样看来,似乎是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猛增而就业困难。可是,另一方面呢?2005年3月28日扬子晚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
14%。
岗位的比例不足2∶1,而边远及相对贫困的地区常年缺乏师资。在此前的多场招聘会上,苏北高校连续招聘却招不到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有很多大学生宁愿自愿性失业,也不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工作,如果一味谴责大学生自我期望过高,实际上我们忽视了国家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性这一问题。的确,去西部和农村地区可以一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为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然而,由于传统户籍制度的存在,去工作学生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因此,只有中西部、城乡差距缩小,人员流动方便,户籍制度放开,大学生才会愿意去西部与基层地区施展自己的才华。
31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完善,但是市场需求的
由此可见,一方面,扩招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另外,由于高等教育没有能够跟上形势的发展,非常落后,所设置的专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导致一方面有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三、评估小结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着机会平等的正义原则,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影响阻碍着一些的实施,其中户籍制度是很重要的一点。另外,区域差异、城乡差别也阻碍着人才的流动。综上所述,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国家方面来说,首先还是要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其次是要深化改革,改变原有的落后,为人才的流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还有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高校课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期间要一直贯穿就业指导教育;最后,各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收集就业信息,并且随时更新。从个人来说,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要降低期望值,不能一心只想去大公司、大城市,任何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都是可以考虑的。
行政性抑制依旧存在。2004年大学生就业第三条: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取消落户。
户口仍是大学生就业的障碍,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
(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虽然有说,
取消落户,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却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因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不愿意去中小型企业工作。
41某些无法收到预期效果。据报道,到2005年,在
EraluationsandSuggestionsontheCurrentOccupationPolicyofCollegeStudentsinChina
QINYu-mei
(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Chinahastakensomepoliciesinordertosolveproblemsofcollegestudentshavingdifficultyinobtainingemployments.Thesepoliciesobtainsomeachievementstosomedegree.However,ourcountryistransformingfromplannedeconomytomarketeconomyandtheoldsystempreventsnewpoliciesfromcarryingintoexecution.Ontheotherhand,differencesinareasanddifferencesbetweencitiesandcountriescounteracttheflowoftalents.Asfor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theyshoulddeepeninnovationofsystemsandimproveeconomicdevelop2ment.Asforindividuals,weshouldworkhardinordertobefitfortheneedofsociety.
Kewwords:collegestudents;occupation;evaluation
(责任编辑:熊晓平)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