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口语训练
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二、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二)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三)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四)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探究新知
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学着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 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
(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四、归纳总结
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当堂练习
选字填空
在 再 象 相 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 )说吧!
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
③你不要( )他一样贪(tān)玩。
④你现( )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 )帮忙(bāng máng)。板书设计:
称 象
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