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源配置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资源配置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来源:九壹网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文章编号:1005-6033(201I)l5—Ol41—03 201 1年第2l卷第l5期 16 收稿日期:201l*资源配置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王学光 ,马爱芝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河北张家El,075000;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保卫处,河北张家1:3,075000) 摘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综合宏观的社会资源配置。论述了资源 配置理论对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源配置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圈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三大支 柱。而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 要的资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其开发利用水 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的共 建共享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种综合宏观的社会资源配置,所以 各种资源配置的理论对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着重要的参考价 值。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经 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 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 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 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这种情况称为帕累 托无效。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加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 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这种情况称为帕累托改 进。 1.2资源老化规律理论 1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1.1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 1971年,普赖斯通过分析《科学引证索71)资料,发现现时一 年中被引证的在过去年代发表的文献的半数,“年龄”不超过5 年。这样,所被利用的文献可以分为“档案性的”(>5年)和“有现 [5]马文峰,杜小勇.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 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作,2007,51(7):66—70. [1]李雪梅.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oo9(19):4_6. [6]姜爱蓉擞字资源整合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J].图书 馆杂志,2006(12):14—18. [2]李雪琴.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模式探讨[J].晋图学刊, 20o6(6):30—32. [7]陈永选.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29—30. (责任编辑:李敏) [3]王利蕊.浅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J].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009(2):5_7. [4]尚武.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与统一检索平台[J].中华医学图书 第一作者简介:王玉成,男,1985年2月生,2008年毕业于 武汉大学,助理工程师,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西省 情报杂志,2009(2):28—29.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东路,710089。 Talking about Libraries’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Scientiic fResearch Institution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Yu-cheng ABSTRACT: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forn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 and signiifcance of iforn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scientiifc research insittution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and probes into the modes of iforn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scientiifc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 WORDS:scientiifc research institu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141 王学光,马爱芝资源配置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本刊E—mail:bjb@sxinfo.net信息工作研究 时作用的”(≤5年)两类。通过迅速老化的文献与长期起作用的 经典著作的关系,可以说明各学科的特点。根据该规律可知:生 物医学或冶金方面的大部分文献老化速度较快;在社会学或机 最小阻力的心理倾向。正是受到这种心理倾向的影响,人们在实 施某种行为之前总会衡量消耗与收效的比例,从中选取最为省 力的方案实施。毋庸置疑,信息资源配置是人的一种行为,这种 行为涉及信息资源生产者(这里主要是指数据库生产商和出版 商)、信息资源提供者(这里主要指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使 用者(这里主要指信息用户)以及信息资源配置宏观者四 方。而在实施具体的配置行为时,四方主体基本都存在以最小努 力获取最大效益的“最省力”的心理倾向。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 械制造学中,迅速老化的文献与“档案性”文献,在数量上大体相 等;而地质学或物理学中。多数文献是长期的“档案性”的。 1.3最省力法则理论 在人的信息行为中,总有一种以最小努力去获取最大效益 的心理倾向。1948年4月,齐普夫博士完成了他的专著《人类行 为与最省力法则——人类生态学引论》,并于1949年首次出版。 在书中,齐普夫强调的是运动和道路的概念。他的目的是要说明 每一个人的运动,不管属于哪种类型,都是在一定的道路上行进 的,而且都受一个简单的基本法则的制约,千方百计地选择一条 最省力的途径。在各种运动中,人们也都有意无意地按照这个基 本法则行事。 1.4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 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 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部门的tl- ̄J决策之中, 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2资源配置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义 2.1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义 信息资源作为人类的财富,应当不受任何地流通,从而 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和效益。但由于信息资源的无流动 也许会损害到信息所有者与信息生产者的利益,这样就影响了 这两方的“福利”。出于对信息所有者和信息生产者的保护,也就 有了信息产权制度,从而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同时,信 息产权制度的出现又可能影响到信息用户的“信息福利”。因此, 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信息用户的“信息福利” 的前提下,平衡信息所有者、信息生产者与信息用户之间的福利 关系,保证信息资源配置的合法性。 2.2资源老化规律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义 针对科学文献的老化规律,在信息资源的动态更新配置中, 应根据信息资源的学科属性适时地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 息资源更新方法。其次,根据科学文献老化规律可以推断:生物 医学或冶金方面的大部分文献老化速度较快;在社会学或机械 制造学中,迅速老化的文献与“档案性”文献在数量上大体相等; 而地质学或物理学中,多数文献是长期的“档案性”的。因此,在 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学科文献资源的老化速度, 适时适当地更新各学科文献资源。此外,针对网络信息资源更新 周期不一的特点,在配置管理中就应利用一定的专门技术及时 准确地跟踪网页和标引网页。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资源系统得 到及时维护,保证信息用户利用目标的实现。 2.3最省力法则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义 从本质上讲,最省力法则理论描述了人们普遍存在省力与 142 结果还是为了用户更好地共享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 求。所以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人们的 这个普遍行事法则,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本着节省用户时间和 精力的原则,使信息资源配置的结果是用户容易接受和习惯使 用的,这样才能保证信息资源的配置是合理可用的,从而也使用 户更加依赖于数字图书馆的使用。 2.4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可以把信息资源配置看做一 个不断合理化的过程。这里的“合理化”强调信息资源配置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相对的过程。所谓合理化,也只是相对于 非合理化而言的,任何合理化配置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它只能是 逐步逼近理想状态的极限,却永远达不到这个极限。即使信息资 源合理化配置开始阶段所遇到的合理化配置具体目标实现了, 也会因用户信息需求、信息资源条件状况和信息资源配置效益 构成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新的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合理化配置 问题。如果开始设定的信息资源合理化配置具体目标达到了,为 了解决新的信息资源非合理化配置问题,又需要制定新的合理 化具体目标和方案。因此,信息资源合理化配置是一个连续的过 程。对这一动态连续过程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快每一轮合理化配 置具体目标实现的步伐,从而使配置过程不断向理想状态靠近。 3结语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 之路,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持续进 步,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配置方面会做得越来越好,同时信息资源 的共建共享也不再是不可实现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吴淦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基于评价模型的 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6. [2]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3]周晓光.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 大学,2003:1. [4]Christian Gronroos服务市场营销管理[M].吴晓云,冯伟雄,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5]孙瑞英.信息资源配置质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12.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15-0143-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 1年第2l卷第15期 收稿日期:2011-O4-l2 GIS在交通应急保障系统中的应用 谢强 (山西省综合地理信息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阐述了GIS技术在交通应急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对基于GIS的交通应 急保障系统的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交通应急保障系统软件结构及功 能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GIS;交通应急保障系统;软件结构;系统功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1交通应急保障需求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 交通应急保障相关的各种资料也越来越繁琐。而依靠传统的管 理方式,已越来越难满足目前交通保障的实际工作需要,而且严 重制约了交通应急保障的现代化建设。 目前,交通应急保障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分析方面。以前的资料上报、各种资料的统计分析 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并且上报的表格格式不同,给统计分析工作 带来很大的难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应急保障工作 需要。 还需要利用GIS系统进行最优路径分析、临近目标分析等空间 分析功能,从而利用这些功能生成初步的应急保障方案,为指挥 人员提供更多的辅助决策功能。 交通应急保障系统应突出交通应急保障的快速反应,满足 交通应急保障平时和特殊时期的需要。在平时,运用该系统可以 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各市、地及各协同单位可以直接通过网络 进入系统,填写自己的基础数据,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修改,而应 急保障中心数据库的内容随着下属单位的更新而自动更新,可 以随时进行统计。在特殊时期,应急保障中心可以运用该系统及 时进行情报传递、命令下达,实现保障方案自动生成和指挥决策 的智能分析。 (2)资料管理方面。由于交通应急保障资料管理工作量大, 查询困难,并且多数资料属于保密范畴,需要一定权限的人才可 2系统目标 由于交通应急保障管理系统涉及与影响范围广泛而深远, 所以一定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同步实施”的 原则,统筹全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 以查看。而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无法进行更好的资料管理,也不 便于资料的查阅。 (3)辅助决策方面。由于交通应急保障需要交通线路、交通 物资、保障队伍等各方面的资料,不仅需要MIS系统进行分析, [6]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l997. 息源,广泛搜集信息资料,疏通信息流通渠道,保证信息流通畅 第一作者简介:王学光,男,1980年8月生,2006年毕业于 [7]孙建军.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配置[J].情报杂志,2000 (5):4o-_43. (实习编辑:薛艳) 河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助理馆员。河北建筑工程学 院图书馆,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路33号,075000.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WANG Xue・guang,MA Ai-zhi ABSTRACT:In essence,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don and sharing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nd macroscopic distribution of social resour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ifcance of the theor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KEY WORDS:theory of resource alloca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