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训练小记
一.英语中听的量和级的关系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外,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的学习。那种英语学习可以速成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要练好听力,我们就必须大量的听,听各种磁带、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各种讲座,等等。尽量地抓住机会进行听的训练。直到耳朵听得磨出“茧子”。
光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识别自己的等级,并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有选择地进行听的练习。
不妨给自己测定一个级别。
比如以自己的单词量来测定,或者以自己的听力水平来测定(比如选择一些材料,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 然后制定一定的目标。
然后结合量的理论,在每个级别上都听够一定量的语音材料,然后逐步过渡到更高一级的听力材料。这样循序渐进式的听力学习方法,容易给自己树立信心,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如果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级别的听力材料中,我们都能够精选一些(几篇)自己喜欢的演讲名篇、经典影片片断或者优美的英美歌曲等等进行反复模仿、背诵,直到脱口而出,那效果就更好了。这就是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
二.从听出来单词——到反映出词义——到明白整句话的意思
我感到,英语听力中的难点是如何训练自己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如何做到一听就知道什么词、什么词意,继而再训练一听就知道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句子的语法结构是什么。
先学会听懂单词,再学会听懂句子,以后还要学会听懂长篇报道的内容。最后是训练一次听懂的能力。
其中最困难的是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一是要把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二是要准确地听懂生词的发音,并从词典中查到生词;三是积累背景知识,对于个别发音非常模糊的单词,也能凭语感准确地识别出来。这中间,要花大量时间学会英语发音中的连读、略读,以及语音、语调等等。
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力求避免“假听”现象。在集中注意力方面,逆向法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听写时,只要有一个词没有听懂就无法进行下去。
“假听”是听力训练中的大敌,实质上是精力分散的表现。好像都听懂了,实际上有许多是自欺欺人。还有,做听力对错选题,也会出现乱猜的缺陷。有时候虽然猜对了题,其实并没有真听懂。有的人托福考了高分,但是听力并没有过关。再有,“假听”浪费了很多时间。有的人听英语十多年,还是不能听得很准确,原因就是听得不认真。
逆向法发明人钟道隆教授的著作《听遍全世界》是很好的听力教材。四年来,我不时翻阅这本书,每次都有新感受。他的很多建议是出自自己直接经验,有很强的针对性,绝非纸上谈兵。只要沿着正确的学习途径走下去,反复训练,假之以时日,就一定可以学会英语听力。
最后说说英语泛听问题。逆向法强调集中精力听懂每个词,比较忽视泛听训练。但是实际上,要提高泛听质量就必须有很扎实的听力基础,而逆向法就是加强基础训练的好方法。在保持长期用逆向法进行训练的同时,每天抽出半小时泛听一些英语新闻报道,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泛听的材料不能太难。而且也要注意平时用于听写的材料也不可太难。总之,应经常提醒自己“宁可慢些”,千万不可急于求成。一旦脱离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结果一般不会理想。
三.我们也不是要一直听下去——某一天,再回归到扩大你的词汇量上来
不论是听voa也好,还是听别的,主要练的是你的听力,我自己的感觉,当我的听力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的时候,我遇到新的单词或是专用名词照样还是听不出来。这就不是听力的问题了,刚开始练习听力的朋友,都有这个感觉,那就是熟悉的单词听不出来,这确实说明你听力不行,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到,凡是你曾经学过或掌握的单词,都可以准确无误的听出来,至少听出大部分,包括一些弱读的冠词、虚词,这就说明你的听力没有问题了。那么你接下来要做的是扩展你的词汇量,如果还是一味的去听写,或是按照钟氏法一味的在字典里大海捞针的去找那个未必可以找得到的单词,而浪费的大量的时间,这是徒劳的。我
记得,但我听写英语到了我自认为基本克服了听力不足的问题时,我就不再玩命的去听了,因为,我已经可以适应广播的语速了,
凡是我听不懂的,都是一些我没有接触过的生词或新的生词及地名人名一类的问题。所以,我就暂时放松了听写,而是去看相关的新闻报纸,听大量的听力资料。每听一些来自网络或是音像资料的录音,都会大量的遇到新的单词,所以,我就用这个方法逐步扩大了词汇量,听广播的时候,由于已经看到了相关的报纸或其他相关资料,并掌握了相关词汇,所以,几乎可以不费力的听懂全部的内容,我不赞成为了背单词而去背单词,例如用刘毅10000或是其他的方法,机械的背诵,虽然后短句子做参考,由于缺乏上下句的语言环境,还是不利于记忆单词。
所以,我建议,在你克服了自己听力不足,辩音力不强,或是跟不上语速这些真正的听力问题后,你最好,去阅读大量的文字和音像资料,范围要广,科技类的,政治的,军事的,等等,把词汇量扩大,你再听广播一定很轻松。
另外我建议,大家扭转一个倾向,不要认为新闻英语就是一切,要知道,新闻英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你一定要看英文原著,提高自己英语文学水平,一定要看时文和当前的科技军事政治等的报道。一定要多学习后掌握英语口语,特别是美语,这样生活口语,时事新闻英语,英语文学阅读,结合起来,你才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水平,然后,你就可以大踏步的向专业英语迈进,计算机,国际商贸和国际金融,经济,法律,机械工程………………
有了坚实的基础英语做基础,再加上深厚的专业英语知识,你才可以真正的在今天竞争
如此激烈的社会里去冲浪,去一试高低,至少在你最不走运的时候,你总可以做个翻译吧?
四.慢慢来take you time,打好稳固的基础
我这里只想以我的亲身体验 \"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开始 \"真正\"练习听力的时候(我这里所提到的 \"真正\" 不是指那些考试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掌握,运用,享受英语的源动力),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开始就去听那些原版的标准速度的听力资料,一方面这样的方法极不科学;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刚刚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带来巨大的重创.十有(也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都会很快放弃的.
我自己当初也是这样,感觉简直是在听天书,十几分钟的录音下来能够把Topic听准确已经是很不错了,当中的细节部分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就一闪而过了.这种过程简直就是一种 \"煎熬\". 当然也有少数意志力惊人的朋友坚持了下来,但是由于方法的失策,造成自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可以说是青春)投入其中,可是回报却难以和付出平衡,收效甚微.
说到这儿叫我想起以前我们有一位上外的听力老师讲的真人真事:一位研究生深知自己听力不过关,决心发奋苦读.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听广播电台里的标准英语,这样一听就是五年的时间.这种苦行僧似的磨炼并没有使他的听力水平真正得以提高.后来我们这位老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后,告诉他之所以到现在他的听力还未真正突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基础没有打好,总是泛泛而听,而且总是听些已经有中文背景知识的广播,就会造成一种错觉,好象什么都听懂了,又好象什么也没听懂.大意能够抓住(其实是有背景知识的原故),真正精确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却总是丢三落四的,不能准确的传情达意.这种沙上建塔的 \"辛劳\"永远也不会建成坚固的大厦,而总是在进行建了倒下,倒下了再建的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