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山东高考文言翻译最新专题以及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高考文言翻译最新专题以及答案详解

来源:九壹网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翻译专题练习(一)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注】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 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 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

(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 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 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 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译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 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 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 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译文:

(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译文: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就砺则利。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岑文本初仕萧铣。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 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 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 对曰:“非勋非故,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 受吊不受贺。”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 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

(1)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 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

(2)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 1 -

(3)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大困,寻死富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08四川卷)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

(2)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

专题1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翻译(答案)

1、【答案】(1)如今侍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 (2)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想法让他富有, 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

(2)

首先,“道”与“仁”的理解,要调动阅读儒家经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孟子 思想的 知识积累,才能准确将其解释为“王道”与“仁政”。其次,“向”“志”“求”三个词均作谓 语,实际是近义的,采用对文索义的方法,可以根据“求”这个已知,推知“向”与“志”那两个 未知,灵活地译作“向往”和“追求”。第三,“富”是

- 2 -

形容词,句中分别带宾语了,可见是活用。 或使动,或意动,采用代入法,“富之”,“之”代国君,译作“使国君富”,通顺;“是富桀也”, 译起来又复杂些,“桀”喻指“夏桀一样的国君”,“富”同上文属使动用法,“是”则古今异义属 指示代词“这”,作句子的主语,此句译作“这是让夏桀一样的国君富有”。

2、【答案】(1)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2)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 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要赶走并处罚他了。(3)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

3、【答案】(1)太祖的一副马鞍放在库里,可是被老鼠咬坏了。守仓库的官吏害怕极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和大家商议想要反绑双手当面向太祖自首请罪,又怕不能被赦免。

(2)世人认为被老鼠 咬破衣服,它的主人不吉祥。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因此悲伤。

(3)不多时守仓库的官吏就把马鞍被咬 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 操笑着说:“我儿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咬破了,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对这件事 丝毫不加追究。

【解析】(1) 为……所:表被动。啮:咬。面缚:反绑双手,当面请罪。首:自首。罪: 用作动词,请罪。“犹惧不免”是被动句。(2)以:认为。为、见:均表被动。是以:因此。戚: 忧愁,悲哀。

(3)俄而:不久。以:介词,把。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尚啮:被动 句。县:通“悬”。 4.【答案】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解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

5.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6.(1)当时颜师古熟习典章制度,善于作文告,同时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他被免中书侍郎官后,希望再担任这个职 务。(2)等到他升为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他母亲觉得奇怪,问他(什么缘故)。 (3)在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军中的物资调拨,全部由他掌管,他的精力很快就耗尽了。

【解析】(1) 谙练:熟悉,熟练。故事:古今异义词,先例,典故,这里指典章制度。诰: 文告。逮:赶上,及。冀:希望。(2)省略主语“岑文本”,补齐。迁:提升。怪:意动用法, 以……为怪,觉得奇怪。 (3)凡:所有的,一切。支度:支付,用度,指物资调拨。一:全部。 委:托付,交付。神用:精神。顿:顿

- 3 -

时,立刻。竭:穷尽。

7.不久前还对你千叮咛万嘱咐,哪想到你处理起事情来会这么糊涂呢!

8、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解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

9.【答案】(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解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

10.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11.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解析】“故”为“原来” “谢”为“推辞”。

12.【答案】(1)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2)(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

【解析】翻译句子时,通读语句,把握大意。找关键词,对点翻译。检查译句,是否通顺。(1)关键词:“固”,原来,本来;“贷”,宽免;“壮”,壮烈;“何……为”,为什么呢。(2)关键词:“潜”,悄悄; “孥”,妻子儿女;“识”,记下;“稍稍”,渐渐。

13. 【答案】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激励并率领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解析】本题需要注意部分文言实词的翻译。兵,武器;甲,装备;奖率,奖赏率领;庶,希望;竭,竭尽;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个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攘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的人,指曹魏政权;还,回;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