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现象迥异
物理主要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知识时,主要通过进行实验获取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物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起步时间较晚,通常情况下,学生进入初二以后才开始接触到物理,很多学生对物理充满了好奇,通过对物理相关知识进行实验演示或操作等,可以得到与书本知识一致的答案,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巩固.然而,由于物理实验结果没有不确定性,因此,由现有纯实验室器材的实验教学模式,向实验室实验、自制实验器材实验、实践性实验、师生自制简单器材的实践实验和视频观看等多种实验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复合实验模式转变很有必要,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现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仍旧把考试结果放在第一位,过分追求升学率,使物理学习中实验教学实践缩短,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应该学习的物理知识.同时,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
学科,正是由于教师过分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等的培养,一味的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物理,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更别说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了.
2.物理实验室教学较为单一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都设有物理实验室,由于物理实验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往往需要耗费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会缩短物理实验时间,仅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简单的了解,很多情况下,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室,甚至将物理实验搬到课堂教学中,一边做实验,一边学习.多数情况下,学生知识根据教师的课前讲解的具体实验原理进行巩固实验操作,这种情况下,一个物理实验所花费的时间往往只有10~20 min,实验过程中,教师会告诉学生的具体的操作流程,需要测量的数据,然后学生据此进行操作,整个实验结束后,学生都是根据教师的口述进行操作,对其中的注意事项等没有完全了解,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整个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物理实验室,对于条件较为艰苦的边缘山区,很多物理实验
设备跟不上教材实验,随着物理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设备也要不断升级,但是目前很多初中的物理实验设备还是根据旧版本教材实验进行配备的,因此很多课改后的物理实验都难以进行教学,甚至还有部分学校因为经费问题连实验教室都无法落实,先进的物理实验设备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物理实验水平严重落后于平均水平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践学习习惯
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以及“填鸭式”教育普遍存在,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很多学生对学习依赖于教师,缺乏对知识的欲望.因此,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同时,进行物理实验时,其学习主动性不高,往往在实验完毕之后,疲于思考,不擅于思考实验中的“为什么”、“怎么是这样”等问题,对物理实验的目的比较茫然.此外,物理实验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其目的是以“玩”为主,认为物理实验好玩,其心思没有花在对物理实验的思考方面,完全是因为实验课的趣味性而参加的;更有甚者连整堂课都不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完全以看客的身份参加物理实验课程.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1.物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时间较晚,教师应以适当增加物理实验的比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并从中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学中不仅需要相关物理知识作为实验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富有敏锐的感知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学习能力较强,教师需要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一系列特征,通过物理实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每个新知识点学习完毕后或学习之前,通过物理实验,巩固学生的知识或让学生从中得到知识,让理论服务于实践,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等,促进学生的学习.    2.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实验占据重要地位,教师除了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必每个环
节都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电流、电压的过程中,教师会除了对相关实验教学进行讲解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认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流的方向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书本中的具体操作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细节,同时让他们积极思考书本上的问题等.又例如,在学习液体和气体的压力、压强时,可以拿一个烧杯装满水,然后烧杯用一张滤网或玻璃板封住,再将烧杯倒过来,观察烧杯中的水的变化情况,同时让学生思考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重复该实验等.    3.将物理实验器材生活化
物理知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浮力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浮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拿一个小桶,装满水,然后比较在水中移动小桶的力度以及在岸上移动小桶的力度.通过生活化的器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劳动工具等,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