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2018年7月第33卷第13期 CJGMCM July 2018.Vol 33.13 ·1857· 【薪火传承】 徐健众因地制宜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总结木 杜磊 李蔚 徐健众弛 摘要: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证,重庆地区外感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湿、热证偏多的特点。徐健众主任医师在治疗外感咳嗽 中紧扣外邪袭肺病机,结合重庆地区冬暖夏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兼顾感邪后机体产生的邪热入里、湿热困脾、痰热壅肺等各种 合并证,根据病情轻重和受邪部位,运用疏风宣肺、利水渗湿、寒热平调、清肺化痰等法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外感病证;咳嗽;因地制宜;名医经验;徐健众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13.012 文章编号:1003—8914(2018)一13—1857 ̄3 Experience Summary of Xu Jianzhong on Exogenous Cough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DU Lei LI Wei XU Jianzhong” (1.Emergency ICU,Chong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00 1 1,China; 2.Respiratory Department,Chong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001 1,China; 3.Health Care department,Chong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001 1,China) Abstract:Exogenous cough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order 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damp and heat syndromes in Chongqing area. Chief physician Xu Jianzhong focuses his treatment on exogenous cough with syndrome of lungs caused by invasion of exogenous pathogen.He takes account of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Chongqing,which is walqn in winter,hot in summer,humid and rainy and considers various complicated syndromes such as heat in the interior,dampness—heat accumulating spleen,phlegm—heat obstructing lungs.According to severity and disease location,he accumulates rich experience and gets significant eficacy by usifng therapeutic methods of eliminating wind and dispersing lungs,inducing diuresis and excreting dampness,cold—heat homology,clearing heat and phlegm of lungs. Key words:Exogenous diseases;Cough;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Xu Jianzhong 1概述 医药师带徒导师戴裕光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徐师临 证按因地制宜的原则,灵活运用中医治法处理外感咳 嗽,积累了丰富而具特色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2 辨证论治 咳嗽是常见的病证,发病率甚高。数据显示,在欧 美国家,高达9%~3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 一项针对广州地区1087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该群体 咳嗽的发生率为10.9% ,可以推测普通人群咳嗽的 2.1风热咳嗽风邪为百病之长,风热咳嗽在重庆地 发生率将更高。外感咳嗽多由感冒诱发,临床多表现 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咳黄白色痰液,病程较短多持续数 区多见于冬春季节,寒热变更时易发病。证见咳嗽咯 痰不爽,痰黄或黏稠或少而不易咯出,喉燥咽痛,常伴 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浊涕,口渴等。舌红或淡 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此证型咳嗽《中医内科 学》首推“桑菊饮”治之 。然考虑重庆地区气候多炎 热,风热侵袭卫表的同时,常兼邪热入里或化热人里、 Et至数周。外感咳嗽虽病情严重者少,但是诊疗不当 常常迁延不愈,中医证型也因地理气候、体质等因素出 现各种兼杂变化。重庆地区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候,地形多山,冬暖夏热,空气潮湿,且21世纪重庆气 候总体有显著变暖、变湿趋势¨ 。老子有“人法地”的 耗伤津液之势,故恐辛凉轻剂桑菊饮药轻而病重,徐师 在疏风宣肺的同时,注意加强清热润肺之力,以表而表 之,兼清里热,临证多选疏风清热止咳汤为主方。 谢某,男,72岁,2015年2月21日初诊。患者5 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咽痛,随后咳嗽频频,咽瘁即咳, 咯少量黄痰且不易咯出,恶风,1:2干,大便干燥,2日1 论述,《灵枢·邪客》亦日“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外感 咳嗽的病机也和地域气候密切相关。重庆地区外感咳 嗽患者常表现为感邪后兼挟热人里,或酿生湿热,或炼 液成痰。重庆市中医院徐健众主任医师为全国著名中 基金项目:重庆市中医院名中医师带徒项目(No.2014) 作者单位:1.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科(重庆400011);2.重庆市中 医院呼吸科(重庆400011);3.重庆市中医院保健科(重庆 400011) △通讯作者 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I。 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哆音。诊断:①急 性支气管炎;②急性咽喉炎。处方:荆芥10 g,前胡 ·1858· 光明中医2018年7月第33卷第l3期 CJGMCM July 2018.Vol 33.13 10 g,杏仁10 g,桔梗10 g,枳壳10 g,枇杷叶15 g,金 邪气外束肺卫并逐渐化热入里,炼液成痰,内干于肺亦 颇为多见,临证以“畏寒恶风渐减而痰黄黏稠量多,常 银花15 g,黄芩10 g,金荞麦15 g,南沙参l5 g,僵蚕 10 g,射干10 g,浙贝母10 g,天花粉15 g。5剂,每剂 煎30 min,热服。方中荆芥疏风散邪;桔梗、前胡、杏 仁、枳壳宣散风热,肺降气,恢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枇 杷叶、黄芩、金荞麦清肺止咳;金银花、黄芩、射干清热 伴喘促气急,口渴”为要点。此类外感所致之痰热,治 疗当在清里热的同时,兼顾宣降肺卫之气以散邪,如 “围敌打援…’,截断邪之来路,方以疏风清热化痰汤 加减。 解毒利咽,兼化痰热;南沙参、僵蚕、浙贝母、天花粉化 王某,男,65岁,2016年5月16日初诊,咳嗽咯痰 2周,初起受凉感冒发热,鼻塞,自服“退烧药”后发热 鼻塞缓解,但逐渐出现咳嗽咯痰,量不多,黏稠而黄,咳 吐不爽,伴阵发性背心发热,口干多饮,心烦眠差,舌 痰止咳,兼养阴生津。患者服药后,风热去,痰热消,津 液充,故咳嗽咽痛口渴大减。 2.2湿热咳嗽湿热咳嗽在重庆多见于春夏之交或 夏季炎热多雨季节,素体湿热之人感邪后亦不少见。 《中医内科学》 未对此证型进行专门论述,只在“内 伤咳嗽”中有类似讨论。然《素问·咳论》日:“寒饮食 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 客之,则为肺咳。”脾胃不和之人,受邪侵袭,则可通过 经络之间关系连接,影响到肺而至咳 。重庆因气候 炎热多雨,故临证中屡见此类患者,尤其在因咳嗽而使 用抗生素后的患者中多见,除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痰 白量多质黏稠等肺系症状外,尚有面如油裹,乏力困 倦,口气臭秽,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或黏或溏而不爽等 脾胃之证。治疗以健脾利湿,清热宣肺止咳为法,方予 疏风清热除湿止咳汤化裁。 袁某,女,63岁,2016年6月30日初诊。患者咳 嗽1周,患者因1周前受凉后起病,始畏寒恶风,流清 涕,后出现咳嗽,鼻涕亦转黄浊,伴夜间自觉发热、口 苦,发热时则咳嗽剧,咳少量黏稠痰,稍畏风,纳可,二 便尚调。查体见患者面色油腻,舌淡苔黄厚,脉细滑。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处方:荆芥10 g,黄芩10 g,金荞 麦30 g,冬瓜子30 g,薏苡仁30 g,杏仁10 g,胆南星 15 g,滑石3O g,前胡15 g,桑白皮15 g,郁金l5 g,甘 草5 g,辛夷15 g,苍耳子10 g,生百部15 g,荆芥 10 g,紫菀15 g,车前草15 g,芦根30 g。7剂,煎服。 本证以外感起病,然湿热体质,邪气易与湿热纠缠,上 千于肺,故治疗予荆芥疏风散邪;茯苓、薏苡仁、滑石、 车前草、冬瓜子健脾利水渗湿;黄芩、金荞麦、芦根、胆 南星、清肺化痰;桑白皮清热而不伤气,行水而不伤阴, 有清热平喘、止嗽祛痰之用;紫菀、生百部、杏仁润肺化 痰,降逆止咳;稍佐荆芥、前胡疏风解表,宣肺散邪;对 症配伍辛夷、苍耳子疏风通窍。全方紧扣湿热蕴肺病 机,清利湿热而不伤阴,解表而不助热,化痰而能润肺, 故药后患者咳嗽渐止,口苦发热消失而瘥。湿热之邪 不易速去,患者复诊时,注意及时停用苍耳子、生百部 等有毒药物,复诊继以三仁汤善后。 2.3痰热咳嗽该证型在《中医内科学》 中亦属内 伤咳嗽,然重庆地区,在夏秋季节炎热的自然环境下, 红,苔黄腻,脉滑数。肺热壅盛故咳嗽气粗,炼液成痰 故咯痰黄稠而不爽,肺热内扰故口干身热。辨证属痰 热蕴肺,治疗予清热化痰、肃肺止咳为法。处方:荆芥 10 g,麻黄绒5 g,黄芩10 g,金荞麦15 g,葶苈子15 g, 瓜蒌皮15 g,桔梗10 g,海蛤壳15 g,浙贝母10 g,竹 茹15 g,天花粉15 g,麦冬15 g。7剂。方中荆芥、麻绒 疏风解表,宣肺散邪;黄芩、金荞麦清肺泄热;浙贝母、 瓜蒌皮、桔梗清热化痰止咳;海蛤壳清热化痰;麦冬清 肺养阴生津;葶苈子泻肺止逆;加用竹茹、天花粉化痰 清心,诸药合用则痰热化而邪气去,患者服后,诸证逐 渐减轻,复诊1次后康复。 3讨论 《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下者气热”。重庆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 势较低,气候炎热,故外感咳嗽属风热证者多在冬春 季节以感受风热之邪为主因诱发,治以宣散风热为 主,如病位在肺卫则因势利导,“宣肺祛邪”“表而表 之”,使风热邪气从上从表而出。春夏季节气候炎热 潮湿,患者感邪后多见挟热束表、湿热流连、痰热蕴 肺等证,故当兼用清肺化痰、清热利湿等法。此时宣 肺驱邪多遵《素问》“肺寒则外内合”之意,常以在辛 温宣肺同时,佐辛凉之品,宣肺散邪,温而不燥,使邪 去而不助火;清热利湿多仿“三仁汤”之法,肺脾胃同 调,以去生湿之源。夏秋之际,自然之湿邪渐退而余 热流连,故患者全身湿邪之证渐轻而热扰心肺之证 较明显,在治痰热同时常予清心除烦之品以心肺同 治,使热去神安。 另外,徐师指出,外感咳嗽或外邪已尽,或余邪未 清,病位上亦常合并有咽喉、鼻窍等区别,对症选用桔 梗、金果榄、花粉等解毒利咽,辛夷、苍耳子通鼻窍散 邪,达到疏风祛邪不伤正气、宣降肺气不致闭郁、寒热 平调不伤娇藏之效,如此方能随证应对,变化自如,使 前来就医之外感咳嗽患者,常应手而愈。 参考文献 『1] 李斌恺.赖克方.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光明中医2018年7月第33卷第13期 志,2010,33(1):62-66. CJGMCM July 2018.Vol 33.13 4l54l9. ·1859· [2] 陈如冲,赖克方,刘春丽,等.广卅I地区1087名大学生咳嗽的流 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2):123—126. [3] 程炳岩,刘晓冉,张天宇,等.基于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结果的重 [4] 田德禄,蔡金.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 [5] 覃基炬,刘蓉,史原华,等.吴生元验方治痰湿咳嗽[J].光明中医 2016,31(11):1550—1553. (本文校对:王德蓉收稿日期:2018—03—30) 庆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分析[J].气象科技,2009,37(4): 阮国治辨证治疗肾结石经验 总结 徐坤福 摘要:近年来我国患有肾结石疾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类疾病不分性别,但女性中发病较少,一般青壮年男性较多。肾结 石较为严重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例如剧烈的腰腹疼痛等,或者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钝痛或者隐痛,给患者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 不便。因此,在患者发病第一时间找到正确的治疗办法尤为重要,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重新获得健康。现将重点分析关 于阮国治辨证治疗肾结石经验方法,希望帮助患者早日摆脱肾结石疾病折磨。 关键词:石淋;辨证治疗;肾结石;阮国治;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13.01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8)一13.1859—03 肾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成因是由于一 些原因导致尿液中某些物质浓度突然变高或者溶解度 脏内部进一步集聚,内部湿热将人体津液熬干,久而久 之形成结石。由于湿热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又会 下降,处于一种过于饱和状态,长期累积形成结石。肾 结石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受到年龄、周围环境、饮食结 构、自身营养状况等多种情况的影响。从医学治疗经 验总结来看,患肾结石后患者不必过于紧张,通过及时 造成气血两虚,这是其他并发症,但具体还需要结合患 者疾病的缓急、程度、患病时间等详细情况实行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 2辨证治疗肾结石。合理选用中药材 治疗能够达到痊愈。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解析肾结石 的成因和调理方法,对肾结石有进一步的了解。 1 阮国治教授及中医辨证解析肾结石 在进行肾结石的治疗时必不可少的药材包括金钱 草、鸡内金等中药药材。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形成多与 “石淋”有关,而“石淋”又分为四种具体情况,下面将 阮国治教授,1961年在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并且 作详细介绍。 2.1脾亏肾虚,肾阳或者肾阴不足患者出现脾亏肾 虚,肾阳或者肾阴不足症状时,可以在患者服用金钱 草、鸡内金的前提下服用一些健脾补肾虚的中草药材, 例如常见的枸杞等,肾阳或者肾阴虚患者可以再增加 其它中草药材,经由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疗效较为显 著。“石淋”主要是五脏六腑下部出现湿热,湿气滞 留,导致肾脏内部的物质形成肾结石,结石一旦形成对 在本院担任医学教学多年。阮国治教授擅长泌尿学以 及其他多个方面的中医治疗,在治疗肾结石这一方面, 阮国治教授采用辨证施治手段,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病人治愈率高,疗效显著,恢复 快,无创伤。 肾结石在泌尿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被中 医划到“腰痛”“石淋”的范围。中医视角称肾结石形 成以肾虚的产生为本,湿热为标,而湿热多是外感或者 于患者而言较为痛苦。从中医学来看,结石的形成会 导致人体多处经脉受损。有些患者的住所由于地理上 的原因,周围湿气较重,气候湿热,所以针对肾结石的 内伤导致的。外感是指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具体是指 人体受外部不利条件的影响,例如人居住的住所处于 潮湿状态,湿气侵入人体后,郁久化热,影响人体内脏 器官。内伤即饮食不慎导致的,“常言病从口入”,患 者常常食用损害肾脏、利于肾结石形成的食物,这些食 物大多伤害脾脏,脾虚则会影响肾脏的调节,致使肾结 治愈方法需要在金钱草等四种药草的前提下依据患者 病情增加其它滋补类药材,以便更有效利于肾结石的 排出 。 2.2湿热壅滞对于湿热壅滞系类型的肾结石可以 石的形成进一步加重。当湿热之邪气在肾脏和膀胱之 处聚集时,影响肾脏的疏通调水的功能,水分湿气在肾 作者单位:l临沂市河东区太平卫生院(山东临沂276029) 在原有药房的前提下,加入车前子等其他药材治愈肾 结石,古籍医书上有关于记载车前子这种药材的叙述: 车前子,止疼,促进排尿,祛除体内湿热,有较为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