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4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14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来源:九壹网


《14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给下列生字注上拼音。

援 射 俱 弗 矣 辩

3、听朗读录音,注意以下字读音:弈、诲、为、鸿鹄、援弓缴、弗若、与、沧沧凉凉、孰为汝多知乎。

4、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意思。

弈秋、通国、鸿鹄、缴、之、弗若、为、与、然、辩斗、以、日中、车盖、及、盘盂、探汤、孰为汝多知乎

5、多音字注音组词

为 缴

三、课中研学

板块一

1、初步了解文言文。

(1)听朗读录音,练习朗读,读准字音,了解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划分节奏。

(2)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2、理解题目,质疑。

(1)、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板块二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1)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学习“之”的不同意思。

(3)理解④⑤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师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强烈的语气。练习两遍)

回答——生齐读: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2、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3、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板块三

同样方法学习《两小儿辩日》

四、课后研学

1. 熟练背诵两则文言文;

2. 复述故事,并聆听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