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本培训讲稿——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本培训讲稿——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九壹网


校本培训讲稿: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8年12月12日

二街小学:刘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他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它引导到道德的地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小学生认识水平低,兴趣又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行为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自发行和随意性等心理特点。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

1

心理健康。因为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生气和发脾气,当你用理解,用爱心去面对时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化,处理起来也会更顺畅一些。所以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耐心听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小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但己经有了很大进步,自从当了卫生委员后表现越来越出色。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2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譬如,下课时关电灯,随手关水龙头,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有事或生病时督促家长给老师打电话,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四、发挥榜样的力量 。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它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运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比较系统地给学生讲清道理和要求,树立榜样,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以领袖为榜样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选出“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3

再次:要注意教师本身所起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五、家校配合,同步培养 。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在家校合作携手共育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长期与家人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孩子,就会使孩子建立起一种助人为乐的心理倾向。如果父母经常对亲人粗暴无理,孩子就可能厉声说话或动手打人。这些行为多次反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难以改掉。以上表明,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收到的效果更不同。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通过校讯通,定期开展专题性宣传,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应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做出正面的表率等。家长们从中深受启发,同时,一种新型的家庭环境、家教氛围悄然形成。

六、讲究方法、形式多样。

1、随机教育。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因素进行随机教育,随机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非常适合儿童。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应贯穿于学生一日生活中,应从点滴小事抓起。随机教育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观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使学生在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学生有不良行为,如:有的小朋友经常拿别人的东西,有的小朋友时常欺负他人等,每当

4

这时教师要问清缘由,及时教育,帮助改进。不能草率了解,不管不顾,应把它作为良好的教育机会。

2、深入实践。让学生走出去,亲自看一看,做有意、有机、有感、有效的渗透。既让学生看到正面的事例,又让学生看到反面的事 例。组织学生到医院看一看医生的医德行为,到商店看一看售货员的服务行为,再去看守所看一看,让教官讲一讲犯人为什么犯罪,犯罪的下场结果如何。正反两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为了增强活动效果,我们组织开展角色游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3、学科渗透。将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各课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不同的教育形式下,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家长对他们娇生惯养,教育时常存在误区的现象,我们结合各科教材,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如:针对有些同学不爱惜文具、浪费东西和不爱劳动的现象,比如可以在班上开展了“和雷锋叔叔比童年”、“和雷锋叔叔比思想、比行动”的活动等等。

七、鼓励上进,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爱学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5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

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 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6

“再见”等礼貌用语。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7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8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六、遵守秩序的习惯 :

1、每天佩戴学生证和红领巾。

2、走路要靠右边行走。

3、放学时,要进行站队放学,不在回家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进出教室时,要自觉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推搡。在教室时,自己要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5、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进花池,不折花枝,不踩花草,不往墙壁上乱写、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的习惯 :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9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的习惯: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