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 )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 )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 A . 80 年 B .70 年 C .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 A . 1972 B . 1973 C . 1977 D . 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C. 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D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 13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 A .信息和人员 B .材料和设备 C. 设计和制作 D. 技巧和环境 14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 ( ) A .组织和管理 B .评价和使用推广 C .设计和制作 D .供应和使用

1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1994 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 .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 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16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 B . 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

C . 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 D .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 17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 .媒体技术 B. 资源开发技术 C .教育技术 D. 教学方法与手段 18 .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 )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19 .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试点 ( ) A .1954 B . 1960 C . 1978 D . 1980 20. “媒体炉”的含义是 ( ) A .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 B .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 C .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 D . 媒体不再发挥作用 21 .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 ) A .香农一韦弗模式 B .施拉姆循环模式 C .香农一施拉姆模式 D .贝罗模式

22 .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 ) A .编码 B . 信道 C .解码 D . 接受者

23 .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 ) A .译码 B . 反馈 C .干扰 D .信号

24 .在施拉姆循环模式中,增加了反馈,表明了传播的 ( ) A .单向性 B . 简单性 C .双向性 D .复杂性

25 .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 ) A .教育学 B .媒体理论 C . 社会学 D .传播学

26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信息的因素 ( ) A .信号 B .符号 C .内容 D .处理 27 .编码的过程是 ( )

A . 信息转换为符号 B .信息转换为信号 C .符号转换为信号 D .信号转换为符号 28 .译码的过程是 ( )

A .符号转换为信号 B .信号转换为信息 C .符号转换为信息 D .信号转换为符号 29 .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中不包括哪一类 ( ) A .数序符号 B .形状符号 C .模拟符号 D .控制符号

30 .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 A .香农 B .韦弗 C .贝克 D .麦克卢汉

31 .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 ) A .香农 B . 麦克卢汉 C .戴尔 D .施拉姆 32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