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

来源:九壹网


第六章石窟艺术

[知识点提示]:

(一)敦煌莫高窟壁画;(二)克孜尔石窟壁画;(三)四大著名石窟造像艺术。

[重、难点提示]:

主要介绍佛教的传播和佛教艺术的盛行,以及石窟壁画和石窟造像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 概述

一、石窟的分布与建造的时代背景

1、佛教的传播和佛教艺术的盛行:

a.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兴盛于南北朝以至隋唐。这个时期佛教美术随宗教传播而呈现出空前的高潮。

b.魏晋南北朝史称“三百六十年混乱”时期。残酷的阶级压迫是佛教传播发展的土壤。

2、石窟的分布:

a.我国现有的石窟寺遗址有120多处。最重要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其他还有:甘肃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寺、克孜尔石窟

二、石窟艺术

简单地说,就是佛教美术,由于石窟是佛教宣扬教义的场所,石窟中雕绘的佛像、佛本生故事,佛经故事,石雕建筑及装饰,就是石窟艺术。

第二节 石窟壁画艺术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

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236个,有70余个窟的壁画保存完好,是境内规模最大,壁画最富代表性的,保存壁画之丰富在国内仅次于敦煌。

1、 题材内容:①佛经故事: 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

②佛、菩萨、伎乐、飞天等形象

③现实生活的场面

克孜尔千佛洞画有大量佛传故事,是佛教绘画中最富宣传性,也最深入人心的作品。

2、艺术特色:

在画法上用严谨生动的铁线描与立体烘染相结合。用笔流畅遒劲,如“曲铁盘丝”,人物衣着紧窄“薄衣贴体”,是“曹衣出水”的样式,衣服和肌肉的质感较强,作者兼取中国传统和外来影响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西域画风。

龟兹画风:在人物上,大多用极粗的线条画出轮廓,再以单纯的色彩平涂出身躯的各部分。有的作品,在人物肌体裸露部分,着意烘染,对高光部分直接用白粉提点,凹凸分明,画风古朴粗犷。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至清代,历时千余年。现存壁画4.5万余平方米,在国内及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富代表性的。

1、 莫高窟北朝壁画题材:

与克孜尔石窟相似,其中本生故事最为流行。在艺术表现上较多地具有中原地区的绘画因素。

2、 莫高窟北朝壁画的艺术特色:

有明显的西域画风,也有传统汉画风格,并体现出两者被融合的过渡痕迹,逐渐形成了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壁画艺术。

在题材处理、形象塑造、勾线赋色、章法经营上,都体现了汉族及边陲各族画工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节 石窟造像艺术

一、佛教的传播与造像之风的盛行

二、云冈、龙门石窟造像艺术

三、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

四、敦煌彩塑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