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锚杆施工方案

锚杆施工方案

来源:九壹网
地铁十四号线工程西铁营站

锚 杆 施 工 方 案

北京新发京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30日

目录

1、 2、 3、 4、 5、 6、 7、 8、

方案的主要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3

水文地质条件…………………………………………….3

施工总体安排………………………………………………4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

安全保证措施………………………………………………9

施工防火安全保证措施……………………………………10

1.方案编制主要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

2)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中的地勘资料。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建筑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相关工程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西铁营站位于凉水河以南,京开路以东规划绿地内,车站主体呈东西走向。

车站为地下三层12.2米岛式车站,标准段宽为21.5米,全长194.06米。西铁营站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K16+391.500,车站埋深为23米。车站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设0.2%、0.3%纵坡。

本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桩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体系和钻孔灌注桩加锚索体系。

沿整个基坑北侧东西走向有一个∮3000污水管线,为一级风险源。标准段围护桩距污水管3.6米,盾构井段围护桩距污水管2.1米,管埋深约9米,车站结构覆盖土厚度约3米。

3、岩土工程条件简述

1)、工程地质

根据《北京地铁14号线01合同段地下线(K8+200~ K18+200)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层进行初步划分, ①、 人工堆积层

该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厚度0.9~4.2米 ②、 新近沉积层

主要为:粉土层、粘土层、粉砂、细砂 ③、 第四纪沉积层

主要为:卵石、圆砾、砂卵石等 2)、水文地质

沿线地面下约46.0米深度范围内的松散沉积层中主要分布1层地下水,地下水为潜水。在里程K17+6~K18+036于场地浅层(深10米左右)发现有上层滞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标高23.74~40.34米以下的砂、卵石层中,当前水位标高为28.50~20.00(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4、施工总体安排及工期

1)、工程情况

桩锚支护体系由锚索和2X工字钢工28b组成,锚孔直径为:200mm,每根锚索由3(5/6)束7∮5钢绞线组成。锚索水平间距为1.5米,纵向间距为:第一层锚杆为灌梁顶往下2.81米,第二道和第一道的间距为5.25米,第三道和第二道的间距为5.25米,第四道和第三道的间距为4.845米。

第一道锚索:长度28米,自由段长度为14米,锚固段长度为14米,

倾角为10度,锚索采用3股7∮5钢绞线;

第二道锚索:长度24米,自由段长度为12米,锚固段长度为12米,倾角为15度,锚索采用3股7∮5钢绞线;

第三道锚索:长度27米,自由段长度为10米,锚固段长度为17米,倾角为15度,锚索采用6股7∮5钢绞线;

第四道锚索:长度18米,自由段长度为8米,锚固段长度为10米,倾角为15度,锚索采用5股7∮5钢绞线。 工作量两侧总计约为:160颗,3880米。 2)、施工准备 场地准备

施工前与业主、市政单位及周边相关单位联系,摸清场地及其周边地下各种障碍物情况(含各种市政管线、原有地下障碍等),在接到甲方及相关单位书面通知后组织施工。本工程中现已知东西走向有一个∮3000污水管线,为一级风险源,该管距第一层锚索纵向为:1.024米,横向为3.65米;距第二层锚索纵向为1.635米,横向为3.65米。

施工人员准备

施工人员必须证件齐全(含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并经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核实后方可施工。

测量准备

甲方单位提供平面控制网测放出控制点和施工具体桩位。

拟计划进场机械设备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锚杆钻机 搅浆机 高压注浆泵 电焊机 切割机 型号/功率 MY-160 7.5KW YSH-3 4KW BX1-500 GJ51~32 数量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以上数量为暂定,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进行 人员进场计划 序号 1 2 3 4 5 工期计划

按照甲方业主的要求及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总体部署,施工工期安排暂定为45天。

岗位 项目负责人 技术员 机手 电焊工、电工 力工 人数 1 1 2 1 8 备注 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预应力锚杆与土方开挖相互配合好,挖土标高至锚杆一下0.5米时,进行锚杆施工,锚杆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上龄期后

方可进行锚索的张拉和锁定工作,每孔锚索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和锁定,必要时视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进行二次张拉在锁定。

1、工艺流程

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 2、操作工艺

基坑开挖至要求标高后,进行锚索定位,按设计要求位置及标高严格放点,并做好标记,孔位偏差水平方向为±100mm,垂直方向为±50 mm 钻孔倾角偏差允许2%,孔深应超过锚索设计长度的0.5之1.0米。钻机就位后,按设计要求的倾角队中进行成孔,该地层使用全套管跟进施工,以防止塌孔。在施工第一层锚杆和第二层锚杆的时候,应注意东西走向的污水管道,一旦发现钻机异常或困难,应立即停钻检查,确保避开污水管后在行施工。成孔直径为:200mm。 3、杆作及安放:

锚索的组装:该工程的锚索杆体有三种型号,分别为3束7∮5钢绞线、5束7∮5钢绞线和6束7∮5钢绞线。制作完成后应分类整齐码放,以防止安装错误。杆作时应比设计长出0.5米,以满足锁定要求。锚固段定位骨架间距1米,两骨架之间扎一道箍筋环,钢绞线用铁丝均匀捆绑于骨架周围,注浆管固定于定位骨架中心。在锚索自由段,钢绞线上满涂黄油,以塑料管包裹,以保证钢绞线与水泥浆体脱开。在锚固端头安好导向帽后,平顺放好待用。

锚索的安放:锚索放入钻孔之前,需确认锚索与孔位一致,将注浆管与锚索绑在一起一同放入钻孔中,注浆管底口距孔底为0.5米左右;注浆管1底口用黑色胶布封住,注浆管2底口封堵严密,锚固段做成

花管(孔眼∮6~∮8,间距0.5米)孔眼用黑胶布封口,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放送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摇晃,检查止浆密封装置定位是否准确,损坏则必须更换,经常检查排气管是否畅通。 4、一次常压注浆

锚索安设后,用注浆管1进行常压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1~1:2,水灰比为0.38~0.45),水泥采用普通42.5水泥,清孔完成后用BW-160高压泵进行一次注浆,将一次注浆管插入距孔底0.5米处,以慢速连续速度注浆,直至钻孔内的水及渣子被置换出孔口,孔口流出水泥浆为止。 5、二次注浆

一次注浆完成3至4小时后,用止浆袋将孔口封堵密实,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注浆压力保持2.5~5.0MPa。 6、制作安装腰梁

腰梁采用2X工字钢工28b组成,钢支架由L100×16与∮28钢筋焊接,腰梁和钢支架焊接成整体。腰梁每1米处焊接一块厚12mm宽和高分别为370mm*300mm的联接板,钢支架间距为1.5米一个即每桩一个,安设钢支架前,先在围护桩上放出高程点,确保支架安装整齐水平。同时在围护桩上植入4根500mm的∮25锚栓,用植筋胶安装牢固。经过3~4小时后可安装腰梁。腰梁与围护桩之间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7、锚杆验收及张拉锁定

腰梁安装完毕和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75%(大于15MPa)后,对锚杆进行张拉、锁定,检验属于对锚索施工后实际抗拔能力的检验,而非破坏性试验,其初始荷载取锚索设计轴向接力的0.1倍,然后按0.25、0.5、0.75、1.0倍分级加载,各级观察时间分别为5分钟,每次测得锚头位置位移量,检验设备采用液压千金顶电动油泵加载,通过油泵上的油表控制加荷载吨位,通过量测千斤顶活塞出露量与整体下沉量来求得锚杆拔出量。张拉到设计荷载的110%~120%后锁定。稳定后48小时之内若发现有应力松弛,应及时补充张拉。张拉完成后从锚具量起留10cm切除多余量,涂封沥青进行保护。张拉设备在锚索验收前须经计量部门进行标定,以标定参数作为现场张拉数据。

6、质量措施

1)对制作好的锚索应按设计图纸尺寸和进行检查,不合要求者,应予以反工,否则不得使用; 2)

钻孔:钻机就位时,经专人检查桩位的偏差及垂直偏差,符合

要求后方可开钻,终孔后专人检查孔深,符合要求后方可退出钻机; 3) 锚孔深度、成孔直径不得小于锚索设计深度; 4)应缓慢放入制作好的锚索,注意不得将孔壁剥落; 5)严格控制浆液质量,配制中计算应准确; 6)张拉机进场前经过计量部门校订方可使用;

7、安全施工措施

1) 现场要设立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

2) 全体人员应认真执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 3) 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操作人员做专项技术安全交底,关键部分要下技术指导书。

4)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进场施工人员

必须符合当地有关劳务人员用工的有关规定及条例,证件齐全。

5)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6) 每天班前五分钟,施工负责人必须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专项交底。

7) 现场电器设备要有漏电保护器,电缆应设可靠绝缘。 8) 各种机电设备均应设专人负责管理,电工持证上岗。 9) 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三级供电,两级保护。 10) 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11) 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古墓、各种管道、管沟、电缆、人防等)时,立即暂停施工,及时报告甲方,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1. 本工程防火负责人为工程负责人,防火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工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2. 现场的消防器材由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持完整有效。 3.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30米,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另外执行持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4.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5.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否则不准作用。

6. 油料必须集中管理,远离火种,并配备专用灭火器具。

7. 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8.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9.下班前要认真检查现场,包括现场办公室、休息室,熄灭一切明暗火种,切断所有机械设备电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