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佛教旅游调查研究报告0001

佛教旅游调查研究报告0001

来源:九壹网
《宗教学概论》调研报告

姓 名: 李莎莎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17 级 12 班

学 号: 192001348

佛教旅游调查研究报告

真佛山

1、 调查目标 : 佛教文化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瑰宝,饱含着无量无边至高无上的智慧和文

明。是 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大宝库, 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文明成就。 在利用佛教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就是要挖掘佛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 让它来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服务。调查当地对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 ;佛教旅游

景点的建设情况,主流思 想:人们对于佛教思想的认识传播途径等,从而探讨佛教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初步考察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的建议。

2、 时间:2020年5月15日-2020年 5月 16日 3、 对象 :达州市佛教旅游景点 4、 信教群众:普通群众 5、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 6、 正文:

一、简介

三教圣地真佛山位于四川达州市达县城南 30 余公里的七里峡山脉中段的福善乡境内。 属 于国家 aaaa级风景区。达州市真佛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真佛山寺庙建筑约 15000 平方米,占地 400 余亩。

寺庙由“玉皇殿”、“天子殿”、 “金刚殿”大“雄宝殿”组成。每年农历六月十九 (佛教中观音生日 )

是真佛山的传统庙会,届时从各地赶来朝山拜佛的香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火爆 人们会从山下的土地庙开始往上参拜,徒步到最后的大雄宝殿。

二、相关传说

美妙神奇的传说,是德化寺盛的由来,德化寺正殿上菩萨排座次,蒋善人居于正中,如 来佛屈居左侧, 这在中国众多的佛教庙寺中是独有无二。 蒋善人主张“以德化众, 忠孝为本”, 在佛教中独树一旗,于是自称是如来转世。蒋善人与释迦“合二为一”把佛

教教义与忠孝之 道自然形成一学说。真佛山寺庙十王殿有一幅对 联:“忠孝由来即真佛, 乾坤不老此灵山”。把佛教 与忠孝这一关系刻画得一明二白。 忠孝,是我国儒 家自古倡导的道德规范, 修身齐家之训, 早已深入 人心。蒋善人避开佛教的玄机妙理, 把深奥难懂的 佛教哲学思想跟佛学传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归 结为高明的“忠孝”二字。这样传播佛理,通俗易 懂,

无疑是最能被群众所接受, 也最为群众所欢迎。 蒋善人乃如来化身,提倡“忠孝”二字,很快就传播开了。蒋善人的弟子把这种忠孝德化即 佛学信仰核心的理论,定名为“青云派” ,纳入佛教禅宗。从而真佛山寺庙宣扬忠孝德化,名 声不胫而走。一些自诩为有忠孝操守的人,先后曾来此山朝拜,书写撰文,题匾联对。诸神 龛前,善男信女献的香火,明燃闪亮,烟雾萦绕,别地方,敬神只烧纸,唯独“真佛”庙, 还允许燃放鞭炮。于是,钟磐声、佛号声、鞭炮声,此伏彼起,不绝于耳,宗教气氛十分浓 浓。

三、建筑特点

从“真佛山风景区 ”大门上山,有

1118 级 石阶笔直伸向寺庙大门,犹如半

空垂下的挂 云梯,梯宽 32 米,两旁香樟古柏苍松夹道。 整个寺庙依山就势,三座殿堂依次排列,错 落有致地坐落在山腰、山顶之间。殿堂间又 有石梯相接,寺周古柏相拥,林木葱茏,林 间鸟语虫鸣,使人顿生 “万籁此皆寂,唯闻钟 磬声”之感。寺庙大门有 6根 6面大石柱构成

牌坊式山门,真佛山三大殿及寺门,均系六面石柱支架,石柱面宽 22-25cm,高 8-14m 不等,

均为无接头的完整石柱。据统计,寺内石柱有 36 根。三殿建筑,是川东目前保存最完整,最 大的寺庙,建筑艺术、建筑风格,以及寺内的雕塑艺术,都是川东地区绝无仅有的,是一座 艺术宝库。在全川的寺庙中,也是建筑艺术最特别的寺庙之一。其上正中嵌刻 个

鎏金大字,特别醒目;其下两旁各书一字 “胜”、“境”。石柱楹联题一妙对: “何处寻蓬岛瑶台, 只山水清奇,长留四时佳景;此即是洞天福地,看云霞缥缈涌出万朵莲花 ”。由寺门往上,依 次为前殿、中殿、后殿。

真佛山景区除寺庙外,还有青松葱郁、云海浩瀚的云华山,蒋善人出身地 “一佛寺 ”,拔 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双石塔,白莲教的凌云寨,胭脂湖奇特怪异的石笋。整个景区集山、 林、水、洞、庙于一体,奇、险、幽、峻应有尽有。真佛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四、旅游资源 真佛山山势陡峭,从山脚至山门,松柏密绕,翘檐朱梁,有千步石阶直伸山顶,犹如半 空垂下的云梯,两旁香樟夹道,越向上苍松古柏景越深。整个寺庙依山取势,几座殿堂错落 有致地分布于山腰、山顶之间,寺周古树苍柏相拥,林木葱笼,鸟语虫鸣,使人有 “万籁此皆 寂,唯闻钟磬声 ”之感。整个景区集山、林、水、洞、庙于一体,奇、险、幽、峻应有尽有。 真佛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农民蒋 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医种药,人称 “蒋善人 ”、“蒋活佛 ”,自建 “德化寺 ”。后绥定府知 府孙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灵,赞他 “乃真佛也 ”,下令扩建寺庙,并亲书 “真佛山 ”镌刻于 寺门,由此而名。

五、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错误, 社会素养偏低,缺乏专业建设手段。达州市地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认知水准还处于较低水平,普通民众对宗教的理 解仍停留在“烧香拜佛” 、“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等肤浅认识上,对佛教文化及其社会影 响未能建立客观理性的认识。达州市各级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宗教文化对推动社会发展、 塑造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发展宗教文化等问题认识不到位,未能准确区分佛教 事务管理、 佛教文化及佛教旅游三者关系, 具体工作中往往将旅游开发等同于佛教文化建设。 相关重点寺庙编制印刷或出版了介绍和宣传自身的书籍,但基本处于资料堆积和抒情感怀的 层次,对自身佛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挖掘力度尚显薄弱。在佛教事务

“真佛山 ”三

( 包括文化建

设 )管

理过程中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缺乏专业的佛教文化建设人才,尤其是缺少具有高水平佛学素 养及管理才能的高僧,严重影响了达州佛教文化的整体提升。

(二)文化建设品位不高,商业化趋势明显。目前,达州市很多佛教场所以自然风

光欣

赏或烧香拜佛为主,没有充分挖掘佛教和历史文化内涵。相当多的寺庙只满足于建庙塑像, 设置香炉、功德箱等迎合大众的外围建设,在大多数佛教寺庙,僧职人员所做仅仅是诵经、 为进香者祈祷、发放一一些经义小册子、维持秩序等世俗性活动,很少进行佛教文化建设活 动。佛教寺庙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商贩摊点随处可见,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与佛教旅 游的商业化气息相伴生则出现了封建迷信活动,其或直在景区内开展,或依附在佛教场所的 外围,呈现出专业化、推广团伙化、普遍化的特征,严重败坏了佛教的形象。

(三)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承受力量薄弱。力薄弱受达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及佛教自养能 力所限达州市佛教场所大多基础设施陈旧、 寺院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 对外接待条件堪优, 严重制约了佛教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佛教参观体验及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难以实现,佛教文化建设因缺少物质基础的支持而蔽而不彰,

(四)保护措施不力,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佛教历史文化高度依赖原生的、不可替代 的宗教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资源,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资金,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宗 教建筑、宗教文物不能及时补救、修复。而在维修过程中,如未采取专业化的维护手段,则 可能转化为破坏行为。达州市各重点寺庙本已在时期经历了惨重的损失,各种佛教历史 文化遗存遭受了严重破坏,而宗教自由重新颁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寺庙策重新颁布实施 以来,各重点寺庙的佛教建筑及文物保护因部门利益冲突、专项资金流失及维修技术的原因 对原建筑设施和文物本体的破坏则更显得触目惊心。

六、提出的建议 针对上述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州市

应充分遵宗教与社会 良性互动规律,积极调整自身职能,完善举措,按照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相结合、 立足现实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明确佛教主体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僧共建与社会参与相结 合的原则进行,合理推进佛教文化建设事业。

(一)健全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管理“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应以宗教组织和宗

教信 仰者为主体,以宗教事业为根本依托,以弘扬健康的宗教精神和价值为根本宗旨。 ”应进一步 完善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推进机制, 尊重佛教场所主体地位和文化建设意愿, 由市牵头, 民宗局、城乡规划、文化旅游、文物管理、国土资源、环保林业等部门参与,成立相应工作 小组,指导、协调、推进佛教文化建设。

(二)推进佛教文化旅游建设在现代市场经济及地区开放条件下,佛教旅游服务是

推进 佛教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涉及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都是其他文化事业所 无法比拟的。

(三)加强佛教文化遗产日常维护宗教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佛教

文化 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按照文物保的要求保护好佛教文

化的实 物部分与佛教寺庙所特有的文化环境,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的良性循坏应加强佛教寺庙文物 的日常维护工作,安装安全防范系统与制定合理的防范程序,推动寺庙做到“保护氛围、图 纸说明、档案”记录、 “专人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