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前三句写了六种景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第四句写诗人的联想,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全诗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自然。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对古诗学习比较熟悉了,对古诗的节奏划分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知道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有难度的词语,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题画诗,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画诗的特点和学习题画诗的方法。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2.在读中想象画面,品读诗情,背诵古诗。

3.感受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想象画面,品读诗情,背诵古诗。

难点:感受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欣赏国画; 2.了解题画诗。

二、古诗学习

1.初读感知 a、听老师示范读;

b、学生练习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c、随文识字,认读容易读错的字; d、指名练习读,并进行初步的朗读指导。 2.理解诗题

a、理解“春江晚景”;

b、了解惠崇,讲授“惠”“崇”这两个一类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c、了解苏轼;

d、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e、学生再读古诗,找一找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思考每种景物的特点。。 3.品读诗情

a、学习第一句诗:抓住“竹”“桃花”这两种景物的特点,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情,边读边进行朗读指导。

b、学习第二句诗:抓住“江水”“鸭”这两种景物的特点,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情,边读边进行朗读指导。

c、学习第三句诗:抓住“蒌蒿”“芦芽”这两种景物的特点,结合注释,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情,边读边进行朗读指导。

d、学习第四句诗:抓住“河豚”这种景物的特点,结合注释,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在读

中感悟诗情,边读边进行朗读指导。

三、归纳总结

1.感受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2.唱古诗,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宿新市徐公店》呈现的春天美景。 a、听老师示范读;

b、学生练习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c、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欣赏美景。

d、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教师作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 桃花 江水 鸭

春 蒌蒿 芦芽 生机勃勃

河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