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封面随I
陕西旅游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 化、国际化水平,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陕西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文/特约撰稿
在陕西,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发展方式和文化价值的重构,旅游品牌+文化品牌正在 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动能,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游客消费升级的新领域,旅游创新+文化创新正在成为旅游品 质提升的新支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餅经济腿、创造社会价值的新驗〇
发挥文化旅游酿优势
总曾指出:“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篮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 远古历史,有秦、汉、唐等10多个政社千年的建都史,有 中国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文化积淀十 分深厚。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 华文明、中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挪,陕西 是丝網之路的起点” 〇这正是陕西现代文化实力雄厚之处。 目前,已经建成了 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家国家 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动漫认定企业,41家省级文 化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比较完 整的文化产业体系。
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旅游格局中具有重要地 位。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 献不断提髙,据我们去年统计测算,2016年陕西省旅游业直 接增加值和综合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高到8.11 %和 15.15%,旅游就业占到全省就业总人数的11.74%,旅游业 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户殺资的11.21%。
上图:黄帝陵下图:延安纪念馆
361 2018/07/VOL.235
WEST CHINA 货知DEVELOPMENT Xf t
P
发扬旅购文化融合发展職
近年来,陕西省按照“抓項目就是抓产业”的思 路,加快了西周文化景区、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秦兵马 俑国家遗址公园、汉中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審园文化广 场、白鹿原影视城等30个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步伐,不 断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旅游品牌跨界融 合的方式,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精品。打造 了以兵马俑、黄帝陵、西安城墙等为代表的文博类旅游 产品,以乾陵、汉阳陵为代表的汉唐帝陵文化旅游产 品,以法门寺、白云山为代表的宗教类旅游产品,以大 唐西市、大唐不夜城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以汉 灘
、大明宫等为代表的文化舰公园,以延安纪
目,以《长恨歌》《大唐女皇》《法门往事》为代表的 文化与旅游融合演艺项目,以礼泉县袁家村、蓝田县 白鹿原影视城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项目,以 青木川古镇、党家村为代表的古镇古村与旅游融合项 目,以“大华1935” “张裕瑞纳葡萄酒庄”为代表的 工业文化与旅游融合项目,以陕文投旅游商品研发 中心为代表的文创旅游商品基地,文化旅游产品和 线路成为“文化陕西”旅游品牌的主要特色和产业 支撑。
但同时,融合发展还存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机 制、和规划体系不够健全,融合发展水平不高,融 合麵齡创新不足等问题。
念馆、車园文化广场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项
快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陕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以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按照优质旅游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围绕8文 化陕西u定位,深入推进《a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规划》的实施,打造有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 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a—带一路”旅游核心区。
第一,围绕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目标,加强规划 引领。
按照省第+三次党代雜出的‘‘五新”战赃务, 紧紧围绕“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以我省全 域旅游规划为引领,编制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 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建设工作方案 并翻实施,深入实施《陕西省黄河旅游带建虹作方 案》。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把西安(咸阳〉建成 人文特色鲜明、生活现代时尚、发展充满活力的国际一 流旅游目的地,把宝鸡建成关中西部文化旅游名市和丝 绸之路最美驿站,把铜川建成休闲养生文化名城,把漘
目。
依托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幵发利用周秦汉唐 等独特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等,整絲成特色鲜明 的陕西文化旅游产品。加强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和创意, 引导培育文化旅游新ip,通过物态化、活态化、业态化 手段,让厚重的陕西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快西安城 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延安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国 家5A级景区创建,指导乾陵景区提升环境质量和服务 质量,縦司马迀祠、张良庙紫柏山、大明宫国家艇南建成山水灵秀的陕西东大门,把延安建成中国精 神标识地和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圣地,嫌林建成 陕甘宁蒙交界最具影响的陕北北部大漠风情旅游目的 地,把汉中建成“两汉三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市,把安 麵成休闲养生的“秦B明珠,,,把商洛建成山水生态 优美的西安“后花园”,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历史文化 名城,把杨凌建戯界知名的休闲M
i?城。
第二,围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精品项
www.xibujuece.com
封面随I
乾陵
公园、朱雀太平、长青华阳、壶□瀑布、翠华山南五台 -终南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国家资源评审准备。 加快建设陕北统万城遗址、石峁遗址、关中汉长安城遗 址、阿房宫遗址、陕南两汉三国、韩城梁代村遗址等新 景区。做强公祭黄帝陵品脾。加快推进全省个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中外游客必游的 精品文碰游臟
餐饮文化,实施“陕菜品牌工程,,,打造一批特色美食 街区。发展文化演艺,推动重点旅游城市开发标志性文 化旅游演艺项目。支持旅游景区(点)吸纳文艺演出团 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支持 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引进或自行开发具有特色的大型 旅游演艺项目。推广陕旅集团《长恨歌》国家旅游演艺 标准,打造更多百年文旅演艺精品。发展文创商品,实
第三,围數化赚与传承,乡旅游施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提升计划,推出一批彰显陕西文 化的旅游商品。发展特色住宿,实施旅游品质提升三年 行动计划,完善以星级酒店为引领,以主题酒店、精品
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 标,把城市当景区来打造和管理’重点结合旧城区、老 街区改造,打造一批以回坊、7jc兴坊等为代表的文化旅 游街区,让市民和游客在细微之处触手可及感受理解文 化的魅力、城市的美好。按照“文态、形态、业态、生 态”四态同步的发展思路,建设31个古色古香、特色鲜 明的文化旅游名镇。发挥旅游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 “转换器”‘£金扁担”的作用,学习浙江“万村景区 化”建设经验,用3A级景区以上标准,打造76个文旅 融合重点獅71个文旅融合传统村落。
永兴坊
第四,围绕品质化服务,提升文化旅游要素产品质 置。
紧紧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要素需求,挖掘
381 2018/07/VOL.235
WESTCHINA DEVELOPMENT
2S
^
大明宫微缩景观
酒店、旅居客栈、特色民宿为支撑的住宿业体系。借鉴 《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一代枭雄》《那年花开 月正圆》等电视剧热播的成功经验,加强影视拍摄与 景区发展的深度合作。发挥文学陕军的知名度和感召 力,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创意景区、演出项目和文创 商品。
第六,团统激发市场主体活动力,提高资潭思置效 幸。
推动文化旅游趙以资本为纽带跨腿、跨所有制 黯资源,培育一批覆盖旅腿胃、旅游经营、文化创 意、文化縣、影视制作等领域的齡性文化旅游企业 集团。加强与华侨城、中景信、东方园林、景域集团、 携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合作。重点支持陕西文化 产业投资集团、陕西旅游集团、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
第五■围绕^文化陕西”整体形ft,加强文旅互动。
以“文化陕西”整体文化旅游形象为统领,深耕国 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 览会”与丝绸雄国际艺术节的有机结合,打造世界知 名的国际旅游节事品牌。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 节、“清明黄帝陵祭祖”、“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 系列节庆活动;举办陕西现代艺术节、陕西演艺类大 赛、汉中油菜花节、安康龙舟节等群众文化艺术节庆活 动;利用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西齡麵博会、农高 会等现有会展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参加各类重点营销活 动50场次以上,持续扩大“丝缠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 乡”等标识性文旅品牌的影响力。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强 合作,在主要客源地联合举办大型陕西文化旅游交流、 推介纖〇
集团等做大做强。精心谋划、论证、储备一批文化旅游 项目,培育一批创客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一批文化旅游 新IP项目。发展一観合实力强、市场活跃度高、创新 能力突出的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〇 引导、扶持一批中小文化旅游企业向“专、精、特、 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集群。优化营 商环境,建立月務文旅企业的制。
以文化斷旅游内涵,以旅游兑现文化价值是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要求,也是满足入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需要的要求。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文化 旅麵省一定能早日实现。B
(朱耀勋现任陕西省旅游发展委综合法规处)
www.xibuju8ce.com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