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1《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1《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部编版)

来源:九壹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1《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 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题画诗。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

2、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

韵律美,意境美,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结合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四、说学情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描绘的画面。 2.通过理解诗句描绘的画面,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古诗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请生介绍古诗相关资料(苏轼、惠崇、蒌蒿、河豚)揭示课题。 师补充:题画诗。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抽生认读生字。 2、听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 3、 生再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出示第1、2行以及多媒体画面)。

(1)请生试说诗意(多抽几名,看谁说得恰当) (2)师点击重点词:“三两枝”、“鸭先知”。点评 (3)师启发生想象画面,再补充恰当的词句表达诗意。 (4)总结学法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3、4行及画面) (1)指名读、齐读。

(2)先同桌交流,说说诗句意思。再抽生回答,其余的补充回答。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请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联想,描述全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可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句表达。

4、师点评。

5、深化理解: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作者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哪些是静止的景物?哪些是动态的景物? (4)从画中哪些能看到?哪些是诗人的想象?(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第一、二两句:诗人观察顺序是由近及远,动静结合,即从江岸到江面,好动的鸭子在江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从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还没感知到春天的到来。这就与首句的桃花(静)“三两枝”相照应,表明是早春时节。后两行“蒌蒿”和“芦芽”是实写,“河豚欲上”是根据上半句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咱们之情。

6、背诵古诗。

7、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反馈练习(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根据图片说出相应诗句 (2)填空

(五)、拓展训练:

(1)请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2)说说你眼中的春天。

七、说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林 桃花 江水 鸭子 蒌蒿 卢芽

热爱春天和大自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