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

(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

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

(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体会意境。 (1)画画。

这么美的面面,咱们也来学惠崇,用灵巧的小手把这美丽的画画出来。也可以与你的合作伙伴把你对诗意的体会画出来。画好后,一边欣赏,一边读。

(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

(2)投影出示学生的画。

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学生诵读) 生齐背诗。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习词语:惠崇蒌蒿河豚。

学习形声字。

了解河豚:又叫,其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部黑褐色,有花纹,腹部有白色肉刺,其味奇特而鲜美,河豚的血液、肝脏含有剧毒。河豚原来是近海的鱼类,在开春之时,从海中逆江而行,游入长江产卵。

(看注释、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看不见) (想到的) 了解词意。 (美) 读诗。 画画 体会意境。 配诗。 背诗。 三、归纳学法

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

抽生说。 课件展示学法: 学生读诗。

讨论学法: 1.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理解诗意。

(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题) 3.体会意境。 (画画、朗读、表演) 4.反复吟诵。 四、学习《清明》 1.小组合作学习。

请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

2.小组汇报。

(1)刚才老师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发现孩子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孩子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诗句)

(2)理解欲断魂。

(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 ①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境。 ②抽小组上台表演。

(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合作学习。 分组汇报。 读诗。 理解诗意。 五、课外拓展

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然的心情。老师还收集了其他写春天的诗句。

1.课件出示诗句。 2.齐读诗句。

3.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愿大家多读,多背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2】篇〗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借助资料了解作者苏轼。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

解古诗大意。 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背诵古诗并默写,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6、能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

教学难点:当堂课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游戏引入。关于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介绍背景,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3.简介诗人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 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三·读古诗。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节奏、语调、语速)。

下面咱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出示频幕)自己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学生自渎)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看屏幕几个学生读)

4、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而且还注意到了咱们学习的停顿的读法。还记得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吗谁来说说

(学生说: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是这样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咱们拍手读,摇头读,小组朗读比赛. 四、品古诗。

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 1·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谁来向大家汇报你的学习成果(学生说第一句诗的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3、谁来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学生说第二句诗意:春天迎来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4、后两句呢(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什么是蒌蒿?芦芽看图了解)

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5、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一起说说(学生说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了。)

6、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前三句)那第四句是写什么的 (作者的联想)

7、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什么了(春天的美景)

(1)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5.这首诗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唱古诗,背古诗。

1、整首诗我们都明白了,现在试着背一背。(学生看视频唱诗,背诗。) 诵起来,大家一起来!(拍手诵诗。)

2、说一说,画一画,看图说古诗。

把你们说的画下来好吗你可以画一幅诗配画,也可以把这两节美文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积累,做成美文积累卡。开始吧!(配乐积累美文卡)

五.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知道这首诗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画的画《春江晚景》图上的一首题画诗。简单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了解诗歌大意。激发学生对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且能说出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词,而且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杜甫的诗歌《绝句》,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生一起背诵)

很好!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总是以它独特的生命之色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其中,有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家之一。他呀可是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以及散文方面都颇有造诣,与父亲和弟弟合称“三苏”。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2、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苏轼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苏轼这位大诗人,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两首诗,谁能背出来!好请你来指名背诵《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一起来一遍师生一起诵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生一起说)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来进一步领略他独特的诗风吧!

二、出示图画 欣赏交流

师:请大家看这幅画喜欢吗?好那请你仔仔细细地欣赏,然后

说一说你的感受生:这是一幅春景图生:春天的景色很美师:说的很好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那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生答师:对(惠崇)请大家一起大声说出来生齐读惠崇师简单介绍:他是宋代的一名和尚,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这幅画是惠崇所作,但是这首诗呢是苏轼看完这幅画以后在画上题的一首诗,诗的'题目就是《惠崇春江晚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的内容师板书

三、初读古诗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先自己练习朗读,然后读给大家听,好吗? 2、谁能准确流利地读一读指名朗读

3、读的不错流畅还有韵味。那么,请大家边朗读边看图,哪些诗句描写的景色是你在图上可以看到的呢?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

4、师:具体写了画上的哪些景物?请你动动手,用笔画一画生:竹子桃花春江水鸭子芦蒿师:很好那整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很美感觉春天的景色很美我很喜欢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能表现出来吗谁来试一试生朗读师:太棒了!老师感觉你读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5、这幅画呀很美!诗人苏轼非常喜欢,他仔细欣赏一番,不仅写出了画面上所画的景物,还由画面的景物产生了丰富合理的想象,请大家看看,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而是作者靠着想象写出来的呢?(河豚)生: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师:对的这首题

画诗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这首诗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画面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6、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全诗,仔细想想,作者的想象之笔还落在了哪些字眼上呢?请你再认真读读第二句,动动手,画一画。

生:暖知鸭子感觉到了水温的变化,这是作者自己的想象,这一想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结合图画讲述诗歌大意

1、同学们看着这幅图,讲讲诗歌的大意,好吗?谁来讲 2、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请 五、延伸拓展

苏轼的名诗名文何其多啊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诗句!再背一背你积累到的

略 好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