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
第11卷第1期总第41期
太原大学学报
JournalofTaiyuanUniversity
Vol.11No.1SumNo.41
文章编号:1671-5977(2010)01-0087-04
关于无景点旅游开发的思考
高 鹏,杨海红,姜 慧
1
2
1
(1.南通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作为旅游发展新业态,无景点旅游不仅为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旅游者带来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发展中的无景点旅游还存在一定不足,这需要通过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得以解决。
关键词:无景点;旅游;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传统观念认为,旅游活动中的旅游吸引物多是已开发的景区,他们是促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和出游频次增多,/无景点旅游0开始成为国民喜爱。在无景点旅游过程中,旅游吸引物涉及美食、自然环境、历史景观、目的地风情等,实质是旅游者到非人工开凿的景点去旅游,是一种注重旅游品质与感觉放松的深度旅游,是体验经济发展方向下的旅游新业态[1]。
无景点旅游的出现,其主导因素是旅游者自主消费意识的增加:随着旅游经验的增强、选择出游目的地及方式更加理性,人们更注重出游的和体验
[2]
减弱旅游者的审美感觉。据调研,现在旅游者外出看中的不仅是景点的风光,也是休闲放松的体验。解压重在身心的放松,无景点旅游避免了景区的拥挤、商业氛围浓郁等,可以更好地放松自己。
2.1.2 降低出游成本
目前的包价旅游,多由旅行社来安排整个行程,包括线路、食宿、交通、景区等。而在无景点旅游中,旅游者是整个旅游活动的决策人,线路也是根据自己需求制定,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流程,免除了景区景点的游览,减少了门票这一支出,降低了出游成本[3]。根据笔者调研,门票在旅游者出游成本中占25%左右,门票的节省,大大降低旅游者的出游成本。
2.1.3 追求真实体验
旅游是满足旅游者个人需求的一项活动,不同人的出游目的不同,但探新求异是人们外出的共同动机,无景点旅游将人们出游的这一功能更加突显出来,原生态的无景点旅游接触更能满足旅游者探索新鲜的要求。在无景点旅游中,旅游者能以更高的角度追求旅游过程,能以更深度体验旅游的快乐。传统旅游中,旅游者参观的景区、民俗、文化是经过/舞台化0后的,而这样的旅游,是无法真实体验旅游快乐的,但是人们选择传统旅游,就必须跟团活动,就要接受团队的安排[4]。在缺少介体下,旅游少了刻意的/表演0安排,可以更真实地对目的地风情民俗进行了
;而诱导因素则是旅游市场上,尤
其是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不断提高,以致传统旅游成本的增加,为降低直观旅游成本,也减少/花钱看人0而非/花钱看景0的可能性,旅游者转变自己的旅游方向;此外,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也是无景点旅游的促生因素之一,旅游者为寻求非景点观光的需要,而选
择无景点旅游。
2 无景点旅游发展的意义2.1 旅游者
2.1.1 解除游客压力
传统游中,因为景点知名度高而吸引众多的旅游者,而同时同景点旅游人次过于增加,不仅会给景区带来环境负担和资源承受压力,同时也
收稿日期:2010203218
作者简介:高 鹏(19792),女,陕西西安人,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教育、旅游新业态研究。
#87#解。
2.2 旅游业
无景点旅游并非是一种不可接受的非常态的旅游发展形式,反之,它是旅游活动正常发展的必然状态,无景点旅游不再遵循传统旅游的模式,它是在大旅游背景下旅游活动多元化发展的业态。如同自驾游、休闲游一样,它有着旅游者更多的自主性,所以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就在旅游者本身,由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主导性的增强,多样性需求的不断变化,无景点旅游成为未来旅游活动发展的方向之一。
3 无景点旅游发展的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完善,无景点旅游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为:
3.1 增加旅游者解决问题的难度
无景点旅游在深化旅游者整个旅游过程中参与性与决策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者独自面对和解决旅游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难度。从计划开始,旅游者要考虑出行各种因素,包括行李准备、交通票务准备、食宿准备等。一般情况下,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多是自己并不熟悉的地方,在缺少专业的参考意见和帮助下,旅游者要花更多的心力做各方面准备,对目的地的相关了解方式也比较繁琐;同时由于旅游者对目的地了解不够全面,则会加大产生其他事端和安全隐患的几率。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旅游者有可能会在线路选择上不够精准而绕弯路,也可能发生在异地消费时被不法商人变相敲诈的现象;也是由于对当地情况不够熟悉,旅游者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交通或其他的安全事故。选择无景点旅游,相关旅游企业的涉入比较少,没有企业为旅游者提供专项旅游保险。旅游者要靠自己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做出应对之策,减小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3.2 目的地设施压力加大
由于无景点旅游中的旅游目的地多为非专业的接待地,所以被旅游者选中的旅游区域是否有满足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基础设施是值得质疑的。一般来说,一地的基础设施是以满足本地区的常住人口需求为目标建设的,作为流动人口的旅游者如果过多地进入,就会给目的地社会基础设施的承载带来压力,公共交通、医疗设施、公共卫生等都受到严峻考验。
3.3 目的地环境遭到破坏#88#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地自然环境,二是当地居民的人文环境。对于无景点旅游目
的地的环境,游客的到来为其增大了负荷量。没有专门机构对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旅游吸引物保护,在没有受到提醒的情况下,旅游者会因自己的一些有意、无意错误行为破坏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这对具有旅游发展前景的未开发区域而言,损失是巨大的,因为在系统化地进行专业开发后,一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有影响的。作为无景点旅游的目的地,对旅游者的接待能力、容纳能力还是比较低的,旅游者会给目的地的环境卫生带来压力。现代旅游者多喜欢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的原生态地区,如果环境净化和保护速度跟不上污染排放速度,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各类问题也会越来越尖锐。
3.4 社会安全的隐患
虽然外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但如果旅游者过多地涌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会带来困扰,为当地带来社会安全隐患。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会加大目的地社会治安的管理难度,这对保证目的地的社会安定是极其不利的[5]。
4 无景点旅游发展的策略
面对无景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需要该项旅游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及目的地的相互配合。
4.1 旅游者的管理
旅游者是无景点旅游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无景点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为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可持续发展这一业态,促进其健康发展,对旅游者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4.1.1 呼吁旅游者环境意识
随着现代人亲近自然、亲近民俗、亲近原生态的意识增强,选择无景点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增强旅游者的旅游素质和自我约束意识则显得重要。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们逐渐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公众意识,懂得去保护目的地的环境和旅游资源,此外,也需要目的地的大力宣传,在推介本地的优秀资源时,不要忘记呼吁旅游者一起参与环境保护。
4.1.2 提醒旅游者安全意识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安全对无景点旅游尤为重要,在缺乏相应的旅游保险和介体帮助的情况下,旅游者更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充分了解所选地区的社会环境,做足随行准备。除了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外,旅游者还应增强自己的户外(野外)生存能力,可以通过急救训练、修车训练、野外利用自然资源求生存(生火、搭帐篷之类)等提高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
4.1.3 优化旅游者消费意识
在个人决策的无景点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需要优化自己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因不能辨识商品真伪而陷入消费陷阱的几率;消费不能盲目,要克制自己过度消费。
4.2 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目的地管理是对目的地旅游市场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目的地是展现旅游产品价值的地方,是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对于景点游,它是将旅游产品的价值以实用价值形式提供给旅游经营商,再转递给旅游者,而无景点旅游中是直接面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的完善也是无景点旅游正常、安全进行的保障
4.2.1 旅游接待能力加强
目的地的民俗、环境氛围、特产、纪念品等都可能是旅游吸引物,它所面向的旅游者市场与其他类旅游活动相比没有固定性,所以无法有针对性地对旅游者裁定产品的价格,多数情况是以当地居民的需要和生活水平来决定。但这并不是说目的地不要去考虑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业的战略产业定位,即使无景点旅游的游客不被当作/专业的旅游者0来对待,也还是要考虑当地可接受的流动人口容纳量。因此,旅游目的地要做好相关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尽可能地提高设施设备的接待能力,以确保管理的有效。
4.2.2 旅游目的地设施增强
对于无景点旅游目的地,需要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应提供容量大于本地居民生活所需的公共设施。旅游目的地在进行区域总体规划时,要考虑包括无景点旅游游者在内的流动人口需求,根据需要加强各项设施建设。无景点旅游要注意保持地方特色,游客可能会因为想要体验草原风情或农家乐而选择相应的地点,这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
4.2.3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
目的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不能仅仅依靠地方
[6]
居民和旅游者的自觉性,还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维护,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将良好的环境状态长效保持下去。对于已有著名旅游景点的地区,其专业的旅游接待能力是较高的,其无景点旅游的潜质则是弱化商业行为,保持原生态,尽量为旅游者营造一个未加修饰的旅游环境;对于无著名景点的地区,旅游者多看中的是独有的满足其需要的氛围,目的地在保护地方特色的同时,还应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治安管理环境,让游客在游得开心同时,也游得放心、舒心。此外,还要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以减少旅游者消费纠纷产生,提高消费满意度。
4.3 旅游运营商管理
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的定位是/组织、带领0,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线路组织、行程安排被取代,景点门票被减除,企业的作用被减弱后,无景点旅游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中没有受到旅游企业的推广营销。但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推动者,旅游企业在无景点旅游发展过程中是有自己的位置。在无景点旅游中,旅游企业做的多是提供一些后勤帮助:为旅游者提供无景点旅游的模板或参考性建议,向旅游者推出类似于半自助形式的小包价旅游,向旅游者提供解决所遇困难的方法,等等。无景点旅游中景点门票减弱了增加消费的可视度,但这不等于消费额有所减少,杭州西湖实践证明门票免费并没有降低旅游者的花销,旅游者可能会因为一时兴起而过多地购买不需要的商品从而增加潜在消费额,这时旅游企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旅游者理性消费。
5 结论
作为新兴的旅游业态,无景点旅游的良性发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既要考虑到旅游者的需求和其所能提供的配合面,也需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多项设施的采取和提供。无景点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市场机制,在各个层面多加注意,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良性作用,并且减少因其发展所带来的不利面。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要考虑到专业研究人士的建议、旅游企业的需求、旅游者的需求、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等因素,尽可能地消除不良隐患,使它向健康、完善的形态发展。参考文献:
##。
[1]玲娜.无景点旅游的悄然兴起[J].刊中报,2007(12):53.
[2]于杰,李海娥./无景点0旅游探析[J].中国旅游报,2008,11(17):7.
[3]戚永晔.景点门票上涨促成新旅游方式升温[J].观察与思考,2008(7):44245.
[4]董红梅.无景点旅游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J].
商业时代,2008(18):85286.
[5]陈赞.无景点旅游成时尚,旅行社面临新商机[J].今日财富,2007(11):44245.
[6]伍延基,王计平.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J].旅游科学,2008(4):28231.
[责任编辑:康玉庆]
ThoughtsontheDevelopmentofAttractionlessTourism
GAOPeng1,YANGHai2hong2,JIANGHui1
(1.SchoolofGeographyScience,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07,China;
2.NantongTextileVocationnalcollege,Nantong,226007,China)
Abstract:Asanewtypeofoperationintourismdevelopment,attractionlesstourismnotonlybringsnewvitalitytotourismin2dustry,butalsobringslargeractivityspacetotourists.Atthesametime,therearestillcertaindeficienciesindevelopingat2tractionlesstourism,whichneedtobesolvedthroughallroundjointeffortsincludingtourists,tourismdestinationetc.Keywords:attractionless;tourism;development
(上接第78页)
[4]张广群.房地产与房地产市场分析[J].理论前沿,2008(7).
[5]徐勇,高秉雄.地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吕成.协商民主)))我国与地方关系重构的路径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责任编辑:周占文]
ViewingRelationshipbetween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
atanAngleofRealEstateMarket
MENGChao
(PoliticoandPublicManagementCollege,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9,China)
Abstract:Withthegradualestablishmentofthesocialmarketeconomyandceaselesslydeepeningofthereformoftheeconomicstructuresincethe14thNationalCongressofCPC,therealestatemarket,beingarisingindustry,hasgreatlycontributedtothe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However,withtheroleofmacroregulationandcontrolandeconomicmarket,therealestatemarketpresentsastateoflopsidedandgreatlyfluctuatingdevelopment.Thecomplicatedrelationshipbetweenthe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reflectedfromitisworthpondering.Keywords:realestatemarket;central;local;relationship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