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必背古诗

初中必背古诗

来源:九壹网


初中生必读50古诗

《关雎》 《君子于役》 《蒹葭》 《陌上桑 》 《龟虽寿 》 《观沧海 》 《归园田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饮酒》 《木兰诗 》 《游山西村》 《渡荆门送别》 《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词》 《赤壁》 《行路难》 《观刈麦》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望》 《论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次北固山下》 《望岳》 《黄鹤楼》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破山寺后禅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钱塘湖春行》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无题-李商隐》 《江城子》 《浣溪沙》 《水调歌头》 《浪淘沙》 《渔家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己亥杂诗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忆江南 》 《别云间》 《天净沙 》 《破阵子》 《浣溪沙》 《醉花阴》 《登飞来峰》 《雁门太守行》

第 1 页 共 11 页

《诗经·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第 2 页 共 11 页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⑾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第 3 页 共 11 页

《诗经·君子于役》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选自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①君子:本文指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 (hé):通\"何\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通“撅”鸡栖的木架。

第 4 页 共 11 页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第 5 页 共 11 页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

第 6 页 共 11 页

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

第 7 页 共 11 页

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第 8 页 共 11 页

《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编者按:原文以人教课本为准,我们可以确保无错误。翻译以意译为准,注释音节乱码,未能修改,只提供简要赏析。

我们的目的在于为爱好中国古文学的人提供一个可以放心使用的作品,希望能得到朋友们的理解。

《诗经·秦①风》

蒹葭②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在水一方, 溯洄④从之,道阻⑤且长。

溯游从之,宛⑥在水。

蒹葭萋萋⑦,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⑨。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⑩。

蒹葭采采⑾,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⑿。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⒀。

翻译(意译)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

第 9 页 共 11 页

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注释

①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②蒹葭(jianjia):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伊人:对自己爱的女子的尊称。一方:另一边。

④溯(su)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

⑤阻:险阻,道路难走。游:指直流的水道。

⑥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言近而不至。

⑦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

⑧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⑨跻(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⑩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

第 10 页 共 11 页

⑾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

⑿涘(si)水边。右:迂回曲折。

⒀沚(zhi):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描写的是作者与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见。可是当看到深秋早晨的芦苇上的露水凝结如霜,面对流淌的将河,幻想到故人好象就在那水中小岛的地方,便想去追寻的情景......

全诗共三章。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反复咏叹,以达到反复抒情的目的。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