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包村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关于包村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来源:九壹网


关于包村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8年11月,渭南正式启动了“市直部门与南塬包村帮扶”活动。一年多来,渭南市妇联在桥南镇石家村的包扶工作中,坚持“党政所急、村民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村情实际,以“服务生产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强化帮扶责任,完善帮扶措施,积极帮助村上强班子、打基础、解难题、办实事,使石家村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由帮扶前的22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我们把包村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市直南塬包村工作动员会后,我们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包村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机关各科室的职能,明确各自的帮扶任务,办公室主抓村级组织建设和各类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城乡宣传部负责村上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妇儿办着力抓好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维权部突出抓好村上的和谐稳定工作。同时,建立包扶工作月汇报、季检查、半年小结和年终评比等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合力抓、包村干部驻村抓的有效工作机制,为全面完成包村帮扶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调研,明确帮扶思路

帮扶工作帮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把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群众所盼所想作为理思路、定任务的重要抓手。我们先后5次深入该村,通过入户走访群众,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全体党员讨论会,以及村两委班子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

意见,确定了六项帮扶工作任务:一是针对村上仅靠核桃和劳务输出产业比较单一的实际,帮助村上发展养殖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二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突出抓好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级基础设施;三是针对村容村貌脏、乱、现象,积极推广和普及沼气池,优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针对村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的问题,加大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科技致富能力;五是针对村上的特困户和贫困妇女儿童多的实际,扎实开展贫困救助活动;六是针对村上党员队伍老龄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措施,进一步调动村级班子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农民最讲实际,见不得虚假的东西。他们不但看我们怎么说,而且看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我们做成了什么。因此,我们把办实事、办好事、促发展始终作为帮扶工作的唯一标准。一是抓道路硬化。我们积极协调市交通局,帮助村上完成了从黑张口中心小学到铁炉组2116米通组路的水泥硬化工程,解决了当地群众长久以来的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协助村上积极争取,将养殖户密集的石家四组400米巷道纳入交通局2010年的建设规划,为当地群众增收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抓项目建设。我们主动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积极争取全国妇基会20万元的“母亲水窖”项目,用于解决当地人畜饮水难问题。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可行性检测已经顺利完成。去年8月,我们经过多次与大学林君翰教授联络沟通,争取林教授30万元的生态民居建设项目落户石家村,为倡导建设节能、环保的庭院式经济住宅,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该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同时,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协调体育、文化等部门,为村上争取3.4万元修建篮球场、购置乒乓球案子等文体活动设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抓产业发展。我们在多方考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肉鸽养殖,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是适合村民发展的一项新产业。去年6月,我们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捐资3000元,为村民购

置了200只种鸽,并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村入户讲授喂养、繁育、防疫等技术知识,大力培养一批养殖示范户。经过半年多的扶持,肉鸽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500多只。四是抓生态文明。我们根据村上家禽散养、家畜粪便乱堆,给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的实际,积极与省妇联和临渭区能源办协调,为石家村争取到20.79万元的沼气项目资金,新建77口沼气池,逐步形成一条“以粮促畜、以畜建沼、以沼兴果”的绿色生态链。五是抓科技扶贫。我们紧密结合该村的产业和村民求知的实际,先后为村民免费订阅价值5000多元的《中国科技推广》、《中国植保导刊》、《棚栽蔬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百题问答》等科技致富报刊和杂志10多种共1000余册,为群众送科技知识,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六是关注民生,扶贫帮困。在深入摸底,全面掌握村里贫困人口状况的基础上,我们竭力争取全国妇联妇基会、省妇联、市民政局、移动公司、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支持,先后为村里的50多位贫困母亲和幼儿发放总价值1.4万元的慰问金和米、面、油、奶粉等慰问品,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50名留守儿童赠送了价值5000元的亲情电话卡,为村上200余名育龄妇女赠送价值8万元的免费体检卡,把温暖和关爱送到贫困妇女和儿童的心里。

四、强基固本,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我们认为,帮扶工作只是个协助作用,全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最根本是靠村级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工作中,我们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契机,坚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我会领导和驻村干部先后多次召开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学习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省市关于“三农”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把全体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省市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参与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力支持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二是注重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我们在帮助村支部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多项制度的基础上,在村党员中组织开展了“党员承诺”、“一帮一、献

爱心”、“争创业先锋、展党员风采”等党建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三是注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帮助村支部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的同时,协助村里健全了治保组织、调解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完善了防火防盗措施,增强村级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

虽然我们在包村帮扶工作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市的要求和村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包村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鼓励和引导群众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增强就业知识和技能,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三是继续争取并做好惠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四是持续做好扶贫救助工作,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五是帮助做好村级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互帮共建活动,不断增强其凝聚党心民心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争取把石家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