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断层重点资料名词解释

断层重点资料名词解释

来源:九壹网
断层解剖学

角形腔隙,称侧脑室三角区。 12。透明隔腔

第五脑室即透明隔腔是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的间隙。其前界为胼胝体膝,后界为穹窿柱,上界为胼胝体干,下界是胼胝体嘴和前连合。 13。威革氏腔

第六脑室又称Verga腔(威革氏腔) 、穹窿脑室或三角脑室,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位于胼胝体后半部。 14。脑池

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15.交叉池

位于视交叉前方,池内有视交叉。 16。鞍上池

位于蝶鞍上方,包含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

17.蛛网膜下池

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18。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脑的动脉供给来自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两动脉系进入颅腔后在脑底部发支吻合成。

19。前钳(额钳)、后钳(枕钳)

胼胝体干层面上,胼胝体位于中线,在侧脑室之间,成“工\"字形,工字的两横伸入半球髓质内,形成额钳和枕钳。 20。气管隆嵴

气管杈内面向上凸的半月状纵嵴叫气管隆嵴。 21.内脏格

喉、咽、食管、气管及甲状腺,由颈深筋膜中 层包裹,位于颈前部,是内脏格。 22。支持格

颈深肌群、椎体以及臂丛根部和交感干等藏于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部,是支持格. 23。血管格

在这两格之间的左右侧,由颈动脉鞘围绕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是血管格。 24。套状结构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共同包被于颈深筋膜浅层内,是颈部的套状结构. 25。梨状隐窝

下咽部向前外方突出,形成一对隐窝,位于两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部分

1.Reid基线

为外耳门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颈部横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2。CML(眦耳线)/OML(眶耳线)

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面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3.SML(上眶耳线)

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沿此线进行颅脑扫描,有利于减少颅骨所致伪影及颅后窝结构的显示。 4。半卵圆中心

在大脑半球胼胝体上方的层面,皮层深面的髓质可见白质呈半卵圆形. 5.基底核区

指基底核及其邻近区域的结构。 6。松果体区

指松果体及其邻近结构。 7。脑室

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有的个体还出现第五脑室及第六脑室。 8。侧脑室

位于大脑两半球内,形状不规则,可分为前角、部、后角、下角四部,前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9.第三脑室

是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可分顶、底、前壁、后壁及两侧壁.顶为脉络组织.底为下丘脑.前壁为前连合、穹窿柱.后壁自上而下依次为缰连合、松果体、后连合。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10.第四脑室

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顶的尖朝向小脑,顶前上壁为前髓帆和小脑上脚,后下壁为后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底为菱形窝。第四脑室上角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下角连脊髓管. 11.侧脑室三角区

侧脑室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

2007级医学影像学 1

断层解剖学

侧甲状软骨板内侧,杓会厌襞外侧和环状软骨外上方之间,汇聚到环状软骨板后方的咽腔的环后区,然后向下通连到食管入口. 26.喉前庭

喉腔在喉口至前庭裂平面间的部分是喉前庭。 27.喉中间腔

喉腔在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部分是喉腔的中部,称喉中间腔,是喉腔三部分中容积最小的部分。 28。喉室

两侧延伸至前庭襞与声襞间的核形隐窝称喉室。 29.声门下腔

自声襞游离缘至环状软骨下缘部分称声门下腔。

30。声门旁间隙

声门旁间隙包绕喉室和喉小囊之外,其周界前方及两侧为甲状软骨,内侧为方形膜和弹性圆锥,后方为梨状隐窝的前面。 31。会厌前间隙

上方为舌骨会厌韧带,前方为甲状舌骨膜,侧方为方形膜,后方为会厌前面。 32。气管杈

气管向下至胸骨角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 33。主肺动脉窗

在主动脉弓下方,左侧肺动脉上方,右侧为下段气管和食管的左侧,左侧为左肺(含淋巴结、动脉韧带和喉返神经)。 34.气管前间隙

在气管前方由气管、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围成的三角形间隙. 35。奇静脉食管隐窝

肺门区结构将肺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分为前后两部,后部伸入食管与奇静脉之间形成奇静脉食管隐窝。 36心包横窦

位于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干后方与上腔静脉及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 37.心包斜窦

心包腔在左心房后壁与后部心包壁层之间的空隙,其两侧界为左肺静脉、右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38。心包前下窦

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处移行处所夹的心包腔。 39。中间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较粗短,与气管方向较为一致,入右肺门后,即由后外侧发出的短的上叶支气管,本干继续下行进入斜裂称之为中间支气管。 40。血管前间隙

在大血管即主动脉升部和主动脉弓前方,胸骨柄后方,两肺前胸膜反折线之间. 41.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段,亦称支气管肺段。 42.小网膜

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43。肝的韧带

包括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 镰状韧带是位于膈与肝上面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大致呈矢状位,居前正中线右侧,侧面观呈镰刀状,其游离缘含有肝圆韧带。 44.肝周间隙

包括肝肾隐窝、胃肝隐窝、门腔间隙

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下方与右肾之间的腹膜隐窝,称肝肾陷窝.为仰卧位时腹膜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积体易积聚之处。左肝下前间隙又叫胃肝隐窝,上为肝左叶脏面、下为横结肠及其系膜、右为肝圆韧带、后方胃和小网膜。门腔间隙是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届为肝门静脉合成处。

45。直肠子宫陷凹

也称Douglas腔,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陷凹。较深,是立位和半卧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的积液常积于此。 46.肝背裂

位于尾状叶前方,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右端之间的弧形线。 47.腹膜后间隙

是指壁层腹膜覆盖后腹壁形成的潜在性间隙。其上界为膈肌,下界为盆膈. 48.膀胱子宫陷凹

前界为膀胱,后界为子宫颈及阴道前壁,上界为膀胱子宫陷凹底的腹膜,下界为盆膈上筋膜,两侧界为子宫膀胱韧带。 49.膀胱直肠陷凹 2007级医学影像学 2

断层解剖学

男性的腹膜在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的深窝, 称 第三脑室相通.

为直肠膀胱陷凹。腹膜腔的渗出液或脓液,常因重力作用聚集于各陷凹中。故临床上可经直肠前壁处作穿刺或切开引流.

50.膀胱精囊角

膀胱后壁与精囊之间有一充满脂肪的三角区,称为膀胱精囊角,常为锐角,若减小或消失常提示来自前列腺或膀胱的肿瘤已属晚期。 51。会阴

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可分为前方的尿生殖区和后方的肛区。 52。子宫峡

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非妊娠期约1cm,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53.第二肝门

在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为第二肝门。 54.网膜囊

即左肝下后间隙,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网膜囊的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两层;下壁为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返折处;后壁由下向上依次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丄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衬覆于膈下面的腹膜,在此处肝尾状叶自右侧套入网膜囊内;左界为脾胃韧带、脾、脾肾韧带;右界是网膜孔(Winslow孔),网膜孔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 55.肝圆韧带

为出生后脐静脉闭塞而形成的纤维索和腹膜组成的结构.由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间达脐静脉窝,止于门脉左支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 56.肝裸区

肝脏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 57.Glisson系统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的各级分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统。

2.基底核区的断面表现是什么?

尾状核位于侧脑室前角的外侧,背侧丘脑为较大的灰质核团,居于第三脑室两侧,其外侧有豆状核,分为外侧较大的壳和内侧较小的苍白球。壳的外侧为屏状核,两者之间隔以外囊.屏状核的外侧是岛叶,两者之间隔以最外囊。 3。简述松果体区及其比邻结构。

指松果体及其邻近结构.松果体区是指背侧限于胼胝体压部,腹侧为四叠体顶和中脑顶盖部,前以第三脑室为界后部为小脑上蚓部区域。由于位置深在,毗邻结构重要复杂,手术暴露难度大。

4。在断层上如何确定大脑半球沟? 1)沟大部分为一不被中断的沟

2)沟较深,均自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内

延伸,弯曲走行,在其前方和后方可见前沟、后沟与之伴行 3)一般前回厚于后回

4)先通过扣带沟缘支辨认出旁小叶,再进

一步辨认沟

5)沟在大脑半球外侧面走行约8—10cm 6)大脑白质的髓型有助于辨认沟 5.选择不同基线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不同的应用目的而存在多种不同的横断层基线。由于基线不同,按照不同基线所获得的同一高度的横断层标本或扫描图像上的层面结构可互不相同,有时差别显著,横断面均为下面观.

冠状断面均为前面观,矢状断面均为左面观。根据需要,可以选用上述任一基线进行CT扫描,其目的是在于用最少的检查层面囊括最多的结构,这既可达到疾病的诊断目的,又可减轻患者的负担。

6。当鞍上池在横断层面上呈六角形时,简述其周界与内容。

六角形鞍上池由交叉池和脚间池组成,包括一个前角,一对前外侧角,一对后外侧角和一个后角。前角伸向两大脑额叶之间,并延续为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伸向额、颞叶之间,延续为大脑外侧窝池;后外侧角伸向大脑与中脑之间,延续为环池;后角则为脚间池.六角形鞍上池内主要有视交叉或视束、颈内动脉、漏斗或垂体柄、乳头体、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水平段。

简答部分

1。侧脑室主要结构有哪些?

位于大脑两半球内,形状不规则,可分为前角、部、后角、下角四部,前借室间孔与

2007级医学影像学 3

断层解剖学

7.断层上如何区分第三脑室顶部和帆间池? 1)帆间池层面较高,第三脑室顶部层面较低 2)帆间池后界是胼胝体压部,第三脑室顶部的

后界为松果体

3)帆间池为尖向前的三角区,不与侧脑室前角

相连;而第三脑室前部为矢状位的狭长裂隙,前端可达侧脑室前角

8。断层面上颈部四个区格是如何划分的? 颈部器官的配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喉、咽、食管、气管及甲状腺,由颈深筋膜中层包裹,位于颈前部,是内脏格;颈深肌群、椎体以及臂丛根部和交感干等藏于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部,是支持格;在这两格之间的左右侧,由颈动脉鞘围绕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是血管格;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共同包被于颈深筋膜浅层内,是颈部的套状结构。

9。喉的主要软骨有哪些?

1)甲状软骨:喉软骨中最大的一个,组成喉的

前外侧壁,由左右两个四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前缘约以直角相连,形成前角,前角上端向前突出叫喉结.前角上缘两板间的凹陷,叫甲状软骨上切迹。板的后缘游离,向上、下方各形成一突起,叫上角和下角。 2)环状软骨:在甲状软骨下方,构成喉的底座,

它形似指环,后部宽高,叫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是呼吸道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的开张有重要作用。 3)会厌软骨:上宽下窄呈树叶状的软骨。 4)杓状软骨:一对略呈三角锥体形的软骨,尖

向上、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关节.

10.简述椎动脉三角的周界与内容。

外侧为前斜角肌,内侧为颈长肌,下界是锁骨下动脉第1段之间,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三角内主要有:椎动、静脉、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颈胸神经节等。 11。上纵隔、后纵隔内容配布如何?

1)上纵隔内容配布由前向后:

第一层是胸腺(或胸腺遗迹,胸腺形状变化大) 第二层是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的上半 第三层是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与迷

走神经

第四层是气管及其周围的气管旁淋巴结和气管

支气管淋巴结

第五层是食管及位于其左侧胸导管和气管食管

之间的左喉返神经,最后是左右交感干。

2)后纵隔内容配布由前向后:

第一层是气管分杈及左、右主支气管,仅占据

后纵隔上份

第二层是食管及包绕其周围的食管神经丛和食

管周围淋巴结,自气管位居后纵隔的最前部

第三层是主动脉胸部及其周围淋巴结、奇静脉

(位居主动脉胸部右侧)与半奇静脉(位居主动脉胸部左侧)和胸导管(位居主动脉胸部与奇静脉之间)

第四层是位于脊柱两侧的交感干胸段及穿经交

感节的内脏大神经(6~9胸交感节)和内脏小神经(10~11胸交感节)

12.简述主肺动脉窗位置.

主动脉弓下缘和肺动脉杈上缘之间1-2cm的小

区域,其左外侧界为纵膈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方为主动脉升部,后方为食管和主动脉胸部.

13。简述肺段在横断面上形态。

根据支气管走向可分为:纵行、横行、斜行。 纵行:B1、B7—B10的近端,横断面为圆形 横行:B2、B3、B6及右肺的B4、B5,横断面为

长条形

斜行:B7—B10的远端及左肺的B4、B5横断面

为椭圆形

14。简述胸部四个间隙一个隐窝。

1)血管前间隙:在大血管即主动脉升部和主动

脉弓前方,胸骨柄后方,两肺前胸膜反折线之间

2)气管前间隙:在气管前方由气管、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围成的三角形间隙

3)主-肺动脉窗:在主动脉弓下方,左侧肺动脉上方,右侧为下段气管和食管的左侧,左侧则为左肺(含淋巴结、动脉韧带和喉返神经)

4)隆嵴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从气管杈开始向下至右肺动脉下缘,高约2cm

5)奇静脉食管隐窝:肺门区结构将肺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分为前后两部,后部伸入食管与

2007级医学影像学 4

断层解剖学

奇静脉之间形成奇静脉食管隐窝。 15。简述ATS地图中左、右三条横线的画法.

左侧:主动脉弓顶:2L、4L

隆嵴上缘:4L、10L 左上叶支气管开口:10L、11L 右侧:主动脉弓顶:2R、4R

奇静脉弓上缘:4R、10R 右上叶支气管上方:10R、11R

16.肝在横断层上如何确定背裂?

横断面上背裂的上部为肝中静脉近侧段的后缘,中部相当于从下腔静脉右前缘至静脉韧带裂右端的弧形线,下部为肝门横沟或干门静脉的后缘,背裂分隔尾状叶与前方的左内叶,右前叶和右侧的右后叶。 17。肝外胆道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肝左、右管,胆总管,胆囊,胆总管,肝胰壶腹。

18。试述胆总管的分部。

十二指肠上段(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部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为止。

十二指肠后段(第二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向下内方行于下腔静脉的前方,肝门静脉的右方。胰腺段(第三段):弯向下外方,此段上部多由胰头后方经过;下部多被一薄层胰组织所覆盖,位于胆总管沟中。十二指肠壁段(第四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略膨大,形成肝胰壶腹。 19.肝的韧带有哪些?

有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 20。肝周间隙有哪些?

右肝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左肝上后间隙,右肝下间隙,左肝下前间隙,左肝下后间隙。 21.前列腺如何分叶?

位于尿道两侧的部分为左右叶;前叶位于尿道的前方甚小,中叶位于尿道的后方,呈楔形,又称前列腺峡;后叶位于左右射精管及中叶的后方.

22.在横断面上如何划分阴道各部?(阴道的断面表现?)

阴道腔在断面上呈横行塌陷的裂隙状,在断层上可以明显的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1)阴道上份 阴道上份的解剖标志性结构是子

宫颈阴道部,在子宫颈阴道部的后方,出现阴道后穹,它是包绕子宫颈后方的软组织(即阴道后壁的一部分)其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围成半环形间隙.通常在经过髋关节中份平面中显示之。

2)阴道中份 阴道中份的解剖标志性结构是膀胱,此时子宫颈已消失,而尿道尚未出现。通常在经过髋关节下份平面显示之。

3)阴道下份 阴道下份的解剖标志性结构是尿道,在出现尿道以后的断面中的阴道即为阴道下份。通常在经过闭孔中份的平面(闭孔外肌出现)显示之. 23.直肠的位置与比邻?

直肠为大肠的未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以肛门而终.直肠与小骨0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 24。坐骨肛门窝的周界结构名称?

直肠及肛提肌与两侧坐骨之间,臀大肌深面,

可见充满脂肪的坐骨肛门窝,沿此窝外侧壁前行的有阴部内血管及阴部神经。 25.膀胱的位置与比邻?

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后方为子宫和阴道.膀胱上面与小肠袢相邻,女性还与子宫相邻。膀胱的下部即膀胱颈,下接尿道,男性邻贴前列腺,女性与尿生殖膈相邻.膀胱底的后方,女性邻子宫颈和阴道上段,男性邻直肠、输精管壶腹和精囊。 26。前列腺的位置与比邻?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和尿生殖膈之间.上部宽大为前列腺底,与膀胱颈邻接,其前部有尿道穿入,后部有左、右射精管向前下穿入;下端尖细为前列腺 尖,向下与尿生殖膈接触,两侧有前列腺提肌绕过,尿道从尖部穿出。 27.在肝段划分中,如何确定肝裂的位置?

肝裂内的肝静脉系统和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是 断层中识别肝裂的标志性结构. 28.子宫断面分部?

子宫分为底、体、颈三部。子宫颈由突入阴道的子宫颈阴道部和阴道以上的子宫阴道上部组成,是肿瘤好发部位。在子宫体和子宫阴道上部的上端

2007级医学影像学 5

断层解剖学

之间较为狭细的部分成为子宫峡。子宫内的腔隙较为狭窄,分为上部的子宫腔和下部的子宫颈管。

2007级医学影像学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