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来源:九壹网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i) 安步当ng) 罚(chěng) 绯闻(fēi) 埋怨(má车(dà....B.鸟瞰n) 横亘ng) 笨拙ng) (kà(gè(zhuō) 爱憎分明(zè....C.应和n) 懵n) (hè) 梵文(fà懂(měng) 噤若寒蝉(jì....D.豢n) 诘o) 养(huà责(jié) 谥号(yì) 翘首以待(qi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臆测 拮据 伶利 琐屑 力挽狂澜 B.疮痍 朔方 绯红 羸弱 与有荣焉 C.褶皱 佝偻 焦躁 沉湎 周道如抵 D.雾霭 字贴 嶙峋 强聒 燕然勒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B.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

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梧州市市树六旺树,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它的大量栽种,将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1 / 10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5、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②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

③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④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⑤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A.②④①③⑤ 7、古诗文默写。

(1)出岭谁同出?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2)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________________,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地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10

B.④②③①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甚矣,汝之不惠 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3 / 10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1)将近,将要 (2)通“无”,没有 (3)通“慧”,聪明 2.(1)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2)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 3.D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户外运动,当遵守法纪敬畏自然

盛玉雷

①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其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②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有人为了逃..避景点门票,在未开发的区域追求刺激;有人拒绝大众化的旅游路线,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有人在经验和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启“说走就走”的户外探险……每一起户外运动爱好者被困、失联、遇难的事故,都打破了敬畏自然、爱护生命、遵守法规的出行原则,都耗费了救援力量和公共资源高速运转的巨额成本,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③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罕见的风景也不及生命的珍贵。近日,一则“90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最终以“穿越者认罚,交齐了5000元罚款”而落下帷幕。该事件一连串的波折引发的公众讨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此次穿越无人区的三人小团队中,有人曾成功纵穿羌塘,有人曾攀登过雪山高峰,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正是那些极限挑战与奇特经历,推涨了他们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底气。但勇敢不是逞强,冒险不是弄险。尽管那位失联的穿越者创造了“断粮7天,只能吃草根、苔藓”的生命奇迹,这样的户外运动却不值得提倡,更何况一行人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活动

4 / 10

属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

④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有生态人士指出,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万年。对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大的守护。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无人区的一举一动,比如留下一张包装纸、扔掉一个干粮袋、点燃一堆柴火,都会变成高寒地区的一道疤痕,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运动的功勋章。

⑤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为代价。我们乐于见到失联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也欣慰于非法穿越无人区的行为受到处罚,但不接受“拒不认错”的任性。事实上,违规犯险穿越等越轨行为,不会被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所认同,也不会被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所容忍。当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身犯险,及时进行援助不是“迁就”,而是尊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当户外运动爱好者被救脱险,严厉进行处罚不是“伤口撒盐”,而是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

⑥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入过太空。矢志探索的魅力,就表现在永不言弃的心志、突破极限的精彩。这些活动都突破了人生的边界,却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而这,也应该成为每一项极限运动的自我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

1.为什么作者认为“冒险户外运动是碰触道德底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 3.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喜欢户外运动吗?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2、花园 汪曾祺

5 / 10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③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地纠在一起。

④“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须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⑤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的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⑥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沾上身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⑦我觉得虎耳草有一种腥味。

⑧紫苏的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

⑨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

6 / 10

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⑩有的蝉不会叫,我们称之为哑巴。捉到哑巴比捉到“红娘”更坏。但哑巴也有一种玩法。用两个马齿苋的瓣子套起它的眼睛,那是刚刚合适的,仿佛马齿苋的瓣子天生就为了这种用处才长成那么个小口袋样子,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向上飞,决不偏斜转弯。

⑪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⑫祖母叫我们不要玩螳螂,说是它吃了土谷蛇的脑子,肚里会生出一种铁线蛇,缠到马脚脚就断,什么东西一穿就过去了,穿到皮肉里怎么办?

⑬它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通过对花园生活的回忆,表现作者对花园的留恋,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B.第①段“最亮”一词,强调了花园于“我”的非凡意义和美好深刻的记忆。 C.第②段划线句意在强调那座花园让“我”从童年时期就拥有了健康的脸色。 D.这篇散文抓住了平常生活中普通、常见的景和物来写,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用短句来写动作的表达效果。 ....

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 3.文章括号中的内容也富有深意,请仔细阅读第⑪段括号里的文字,结合语境,写出它的作用。

4.汪曾祺有一句名言:“生活,是很好玩的。”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7 / 10

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8 / 10

参:

一 C B B C A A

(1)归乡如不归 (2)毅魄归来日 (3)只见草萧疏 (4)全仗你抬声价 (5)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6)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7)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二 三

1.冒险户外运动漠视了生命的珍贵,有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等危害

2.不能。“一些”和“一部分”表明只是一部分户外运动者追求刺激、足迹广泛但安全意识却很淡薄,使得论证语言更准确、严密;若删去范围就会扩大为全部的户外运动项目和全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符合客观实际

3.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生态人士的观点以及几种难以自然分解的废弃物的事例,揭示了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现实,具体详细地论证了我们在追求挑战乐趣的同时,也应该留意脚下的土地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喜欢。户外运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不断挑战自我,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但大多数的户外运动者只是一味地追求冒险、刺激的自身感受,却忽略了其违法、冒险的户外行为给自身、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作为一个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应该遵纪守法敬畏自然,在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快乐时,也要珍爱生命和尊重自然。 1.C

9 / 10

2.⑴通过一系列动作,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我全神贯注捉“都溜”时的情景,充满童趣,表现了孩童爱玩的天性。⑵运用短句,给人想象的空间,“拍”、“得了”,写出我捉“都溜”时的得意与喜悦之情,富有画面感。

3.补充了土蜂可笑可爱的模样,以儿童的口吻充分表达了我对土蜂的喜爱,以及儿时花园里的土蜂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4.第一层级:花园中的动植物本身有特点很可爱很有趣。比如菖蒲、臭芝麻、蝉等都是很有意思很有趣的。第二层级: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叙写美景乐事,以儿童纯真的心灵感受美,发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文中的动植物富有生机和灵性,给生活增添许多意趣。第三层级:作者拥有发现美的心灵和感受平淡生活的情趣,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有一种远离功利、淡泊、超然的人生境界。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