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18期传媒观察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谭璐(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现阶段,融媒体科技迅速发展,能够进行应用传播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所以高校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 进行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高校来说,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需要密切关注
融媒体的发展,适时调整方式,创新融媒体时代下的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关键词:融媒体;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079 ( 2020 ) 18-0013-02—、引言对于融媒体时代来说,高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存在挑 战,所谓的挑战新旧问题并存。比如对传媒人才的培养跟不 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对传媒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
备一个方面的专业素养。融媒体时代下非常看重的是学科之
间的交叉融合。虽然已经有高校开始尝试进行改革,但是由
于师资力量和设备等的原因,并没有获得较大的改变。(三)传媒界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合作等等。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共存,融媒体时代既有挑战,也存在 着机遇,比如在新型的融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面 对这种趋势,必须做出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必须是实质上
现阶段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是,髙校和传媒界之间并 没有实质上的联系。高校并不注重调研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是
何种人才,只顾自己培养;传媒界严重缺乏传媒人才,但是与 高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高校并不知道传媒界需要何种人 才。这种传媒界与高校之间缺乏互动的尴尬场面造成了高校
的。所以高校应该合理的利用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并 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传媒人才。二、融媒体时代高校培养传媒人才存在的问题学生毕业之后,并不符合传媒界的招聘要求,高校与传媒界 之间没有达到衔接。(-)高校传媒教育的现状困扰从高校的整体状况来看,当前对于传媒的教学还是停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 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水平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便是教学的实
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 题。对传媒人才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以课堂为主。高校的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学生对于课堂
践性严重缺乏,导致实践教学与媒体实际的环境存在巨大的 差别。高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践课堂的时间不
的参与感很低。对于传媒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高校学 生实践性的培养,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明显是重理论轻实
足,所以首先高校需要合理地制定传媒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 育的时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除此
践,这样的模式非常不利于传媒人才的发展和培养。由于高 校的教师注重理论,而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的专业书籍理论知
之外,高校应该建立实战化的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传 媒的实践水平。高校可以建立与真实的传媒相类似的环境,
识冗杂,而且有些理论性偏强,所以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 间学习和背诵书籍,比如应用传播学,新闻学等理论。教师也
比如可以组建高校自己的报社,按照实际报社的流程操作, 将与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分成小组,体验真实的报社
只是用书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不注重对学生实践的培 养,实践教学的时间被大大减少,最后实践教学只能沦为理 论教学的辅助。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理论也并不能跟
的工作。可以搭建学校自身的广播电视台,将与广播电视台 相关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真实的体验现场的工作,教师
上快速更新换代的传媒理念,高校学生学习到的关于传媒的 作为指导,学生作为工作人员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一旦学 生遇到问题,教师可以就现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
知识也是很久之前的知识,与现有的传媒知识不能很好地接 轨,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后还需要重新学习。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写入教案,避免日后的学生犯相同的错
(二)新媒体融合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矛盾融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新媒体的多元化和复合
误。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组建假期的夏 令营,输送传媒相关的人才进入夏令营,学习融媒体相关的 知识,与全国各地的传媒人才进行交流,还可以与全国各地
化。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只是注重课堂上学习到的理
论知识,等到在实习的过程中才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 到的知识与真正的传媒实践是严重脱节的,只有在真正的 实践中才能逐渐的学会相关的知识,并且能够使知识得到运
的传媒界的顶端教师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传媒人才的实践 水平和能力。高校还可以增加与专业培养传媒人才的院校进
行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当下的传媒的发展,学习全国先进地 区的传媒方面的相关经验。高校的教师还可以与电视台等工
用,能力才能获得提高。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新媒体人才与
行业真正多需要的传媒人才之间存在着矛盾,融媒体时代下 的传媒人才应该是多元化和复合化的人才。高校对于传媒的
作的人员进行交流,以实际的经验撰写教案,并且将经验与
学生分享,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情报。(二) 加强高校的新媒体教学的多元化、复合化课程安排存在着局限性,通常一门课程的安排仅仅局限于该 课程的知识,没有将传媒的课程很好的融合。比如新闻学相 关的专业,课程的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纸类编辑流程的课程,
融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传媒方式的交汇和 融合,这就要求高校的传媒教学必须朝着多元化、复合化的 方向发展。高校不能固执死守单一模式的传媒教学方式,现
而对于广播电视学来说注重的又是广播电视类流程的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存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并不存在着联系, 阶段传媒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媒 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飞速加快。传统的传媒方(下转第15页)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即使是顶端的人才,也往往只具
作者简介:谭璐,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传播学。13第3卷第18期感受上的共鸣,即李子渠所代表的品牌形象相对于商品的功 能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托。以打造优质内容为基 础,借助文化内涵提升网红IP化形象,摆脱颜值、人设等传统 造星公司的套路化营销模式,不但利于粉丝回归理性的内容
传媒观察道、内容策划和视频制作团队,背靠强大的媒体资源,在以“内
容为王”的短视频传播中,借助权威的新闻报道、高品质的视
频制作拥有天然的优势。作为官方正规的媒体渠道,为主持人 提供了网红主播无法比拟的社会公信力,主持人不再需要重 新设定人设,对节目中的忠实受众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能有效 地转化为粉丝,增加主持人在直播平台中的流量变现。广电媒
消费,也为延长网红生命周期,深挖品牌价值创作条件。四、 MCN模式在广电媒体中的发展是媒介传播视频 化的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变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加持下,对大众
体中知识教育、汽车养护、健康服务、民生维权等节目更容易 让广电系MCN建立优势领域的多个IP品牌形成媒体矩阵,借助 已有融媒体平台构成覆盖全网域的宣传优势。传媒的生态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 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应用与受众生活结合日 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移
(三)品牌栏目的内容优势借助品牌栏目在广电媒体中长期积累的口碑和社会影 响,在已经形成收视习惯的受众群体中,更容易形成新媒体平
动媒体超高的便捷性,使广电媒体开机率严重下降,优质内容 难以传达到受众手上。为了补足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
台中的粉丝群体,同时通过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力,打造对不 同年龄段的影响力,弥补传统媒体受众收视年龄段偏大的劣
短板,广电媒体布局MCN是适应媒介传播视频化发展的需要。 通过包装品牌栏目和主持人,从个体表达和体验出发,满足专 业化受众对有导向、有品质的优质内容的需要,实现内容在垂
势。以杭州西湖之声汽车维权类节目《虎小叔说车》为例。通过 入驻抖音直播间直播主持人的节目状态,让以往只能通过电
直领域的高效匹配。还能够在多媒体平台上增加栏目和主持 人曝光度和收视率,适应受众对节目多元化的需要。五、 MCN模式在广电媒体发展的优势分析(-)主持人专业优势波收听节目的受众,又多一种收看广播节目的选择。既满足了 受众的好奇心,又能够拉近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同时也弥补
了广播类节目在视觉信息传播中的不足。在抖音平台直播节 目的同时,还通过短视频向粉丝介绍商品的使用感受及消费
与网络主持人相比广电主持人在形象气质、语言表达、 直播内容的把控、镜头前的表现力都更胜一筹。同时在长期
体验。目前栏目在抖音平台上开设的商品橱窗涉及汽车用品、 生活日用、生活好物、服饰配饰四个版块,单件商品销售己突
的节目主持中积累的主持技巧,使他们更善于在直播中与观
破千件。在西湖之声MCN团队的运作下,目前平台粉丝量突破
众沟通交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更利于在电商直播中表 达自我观点,并站在受众角度去感受商品,促成购买。2020年
480万,每天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节目在3万人以上。六、结论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广电媒体的收视率受到冲击,广告 营收下降。在内容传播的压力下,平台视频化,视频平台化的
4月,央视知名主持人朱广权与头部主播李佳琦,在一场为湖
北地区公益直播中开启了“神仙带货'模式,央视段子手朱广权 在直播中妙语连珠,为央视直播间吸引了 1. 2亿观众在线观 看。“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门前风景雨来佳,还
趋势愈演愈烈,MCN模式在广电媒体中的发展是广电运营模 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广电媒体发展MCN模式在明确自身 优势同时,还应提高媒体融合意识补足平台运作的短板,才 能适应未来新媒体传播的需要。参考文献:有莲藕鱼糕玉露茶”,朱广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带货解 说,让淘宝一哥李佳琦也甘拜下风,体现出广电媒体主持人 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被粉丝们称赞是一次有
“温度”的直播。(二)媒介平台的资源优势优质的短视频创作需要继承广电媒体传播积累的优势
经验,是传统性和新闻性的结合。广电媒体拥有一流的新闻报-——— —' ——————————— —'— — — —————(上接第13页)式,比如报纸、收音机和电视等,己经逐渐地不 能满足大家的要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短小精悍的传播方式
[1] 李岳,史一凡.以品牌节目探索广电MCN入局短视频之路[J].视听.
2020(02).[2] 冷淞.论短视频对传统电视新媒体化賦能的独特性[J].现代传播,
2019(10).(三)加强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对于高校来说,融媒体时代加强传媒人才的培养的最 好的方式便是与行业合作。在与行业进行合作的时候,学生 可以感受工作环境,可以亲临第一现场,能够最大限度地理
越来越被传播行业的人所青睐。随着人们对于自我意识的增
强,也不再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愿意展示自己以 及自己的生活,所以像是抖音等短视频媒介的方式传播的速
解自己的专业和行业,为自己以后进入到行业中做准备。还 可以请这些现场专业的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交流,解答学生 的疑问,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度越来越快,广度也越来越大。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应该抓 住日新月异的变化,及时地将与媒介相关的变化与学生分享, 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种变化中来。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 小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拍摄短视频,这需要学生充分地将多 种传媒需要的方式相结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面的知识,培
四、结束语融媒体时代下,高校需要创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找 到适合自己的模式。高校的教师也需要积攒经验,将自身经
养学生了解市场的能力,将来到了工作的岗位上能够充分的 验与传媒人才的教学相结合,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抓住市场的痛点。短视频虽然看起来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 需要学生先进行构思,构思自己的文案,定位自己的主题,是
全部视频展示,还是全部图片展示,或把两者相结合,这些都 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想象。如果学生想要简单地完成自己的创
作,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但是如果想要完成优秀的作品,便 会使用到PS、PR等软件,这些也是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应用。
[1] 黄鸣刚.媒体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8 (10):53-54.[2] 韩建华.媒体融合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一一以浙江
传媒学院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2):74-77+12&[3] 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西
南大学.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