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论⽂范⽂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在患者的临床诊疗⼯作中,检验医学结果为临床医学诊疗⼯作提供着重要的客观诊断和疗效判断依据。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医学检验论⽂,供⼤家参考。
医学检验论⽂篇⼀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医学检验论⽂摘要
摘要:⽬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5⽉-2015年5⽉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检验管理(对照组,n=100)与依据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管理(观察组,n=100)的效果展开对⽐。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员等多⽅⾯管理,可提⾼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内容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重要内容,可为疾病诊治、监测、预后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医学检验技术随之也不断发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保障疾病有效诊断和控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故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提⾼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意义重⼤[1]。本次调查选取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就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与常规管理成效展开对⽐,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法1.1⼀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2015年5⽉收治的临床检验患者200例,男104例,⼥96例,分别⾏化学检验、微⽣物检验、免疫学检验、⾎液学检验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间⼀般情况⽆明显差异(P>0.05),具可⽐性。
1.2⽅法
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应⽤常规管理⽅案,观察组重视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并实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质量控制问题:
(1)标本采集问题:受检者饮⾷、运动、所⽤药物均可对检测结果产⽣影响,同时,患者地理位置、年龄、性别、民族也可影响检测结果。采集标本时,需嘱患者将正在使⽤的药物停⽤,在安静或正常活动下对标本采集。但若操作不当,如完成静脉⾎采集后,将⾎液直接在试管内注⼊,⽽针头不拔掉,会出现标本溶⾎。从正输液的⼿臂⾎管⾏采⾎操作,会稀释⾎液标本。
(2)试验和检验设备问题:仪器保养不妥、仪器⽼化,均可使检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在准确性上出现问题;因检验⼈员⽔平有限,或未掌握仪器的功能,标准操作,注意事项,引发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试剂更换时,相关仪器参数未改变,规范保存样品的意识不强,诱导操作失误,促使检测结果出现较⼤的误差。所应⽤的试剂,未按规范要求设定,有误差事件发⽣。
(3)⼈为问题:医疗科技在近年发展迅猛,检验仪器渐趋⾼端,有越来越⾼的⾃动化程度,但仍需⼈来对各项操作完成。故检测试验中,检验⼈员操作误差是引发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之⼀。⼈员操作误差主要包括:样品暴露时间过长、操作习惯不标准、样品检测峰⾯积积分存在习惯上的差异及对检测结果的重视度不⾜等,均可引发不良事件发⽣。
(4)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即室内质量控制,重视室内质控的开展是监测仪器设备、检验⽅法、操作环境、过程、试剂等稳定性检测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获取正确检验结果的风向标。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为室间质评,加强室间质评,可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评价,确保结果与其他单位⼀致或具可⽐性。
(5)检验分析后问题:医学检验中,结果的复查和审核为最后⼀道保障质量的防线,检验⼈员通常对先进仪器设备过分依赖,易有出错报告的情况,如全⾃动⾎液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未按⼈⼯规则复查,出具错误报告等。
1.2.2应对措施分析:
(1)检验前质量控制:①保证标本质量:采集样本前,重视应⽤⼈⽂关怀理念,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解释,对病情、情绪、⽣理变化了解,将所需检查项⽬的⽬的、意义、采样和⾃留样本注意事项、影响检查因素告知,以提⾼配合依从,在平静、安静状态下完成采集,保障了样本的真实、合格,避免了由此引发的误差事件。②样品合格:严格执⾏三查七对采集,确认和核查患者信息,标本采集时,对时间、部位、体位、取样⽅式、数量严格要求。如采集⾎样,通常在空腹16h内,早上9:00前,患者保持平静、安静正常状态进⾏。尿标本采集时,患者需饮⾷规律,避免性⽣活、体育运动、饮酒,⼥性⽉经后采集,需注意清洁尿道⼝、外⽣殖器及周围⽪肤清洁,以避免被经⾎、阴道分泌物污染。样品⼀经采集,即具实效应,需及时送检,若不具备及时送检条件,需正确存放,以防变质或变性,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2)检验中质量控制:①仪器维护:仪器正常运⾏在检验过程中意义重⼤,检验⼈员需做好保养和维护,定期性能评价和校准,确保性能稳定和正常运⾏,⼀旦有问题出现,需向供应商及时通知,更换或修理。同时培训检验科医技⼈员,防⽌⼈为操作失误。②需保证检验试剂合格,对试剂保存环境、时效严格管理,启⽤前需注意防保质期和⽣产⽇期,避免因试剂失效或变质诱导结果错误。建⽴保管和使⽤试剂制度,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提⾼检验⼈员综合素养:现代仪器均为精细化操作,检验⼈员需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故需加强技术操作培训和业务学习,娴熟掌握仪器操作规程、检测原理、⼲扰因素、检测结果的图形、数据,报警的含义及如何维护,保养调试,掌握性能评价和校准标准,防范操作失误。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和爱⼼,与⾃⾝技术⽔平结合,针对患者疑问,合理做出解释,主动与其他科室交流,对患者病情进⾏了解,并与临床症状结合,对结果是否准确做出评估,以使⾃⾝检验能⼒提⾼。
(4)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管理:检测标本前,校准仪器,⾏室内质控,对仪器设备各项检验参数和性能检测,正常状态下,才可对标本检测。如失控,需记录,并分析原因,积极纠正,再⾏检测。注意质控品精密度。重视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与其他单位具有⼀致性、可⽐性。
1.3统计学分析
⽂中涉及数据采⽤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作⽤显著,是⼀门综合性学科,其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医疗⽔平[3]。引发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较多,需⾏综合分析,针对问题积极防控,以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本次调查中,观察组针对检验前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以及⼈员、仪器设备、试剂等因素引发问题的原因展开探讨,并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如重视采集标本前与患者沟通,加强仪器、设备保养和检测,重视针对检验⼈员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降低检验失败率,提⾼患者满意度意义重⼤[4]。本次结果证实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员等多⽅⾯管理,可提⾼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献
[1]郝莉丽.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72-2673.[2]⽑颖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50-51.[3]董⼤光.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43-1144.[4]薛建丽.谈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如何控制医学检验中的误差〔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221.
医学检验论⽂篇⼆
民办⾼校医学检验本科新⽣认同思考医学检验论⽂摘要
【摘要】⽬的了解民办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专业认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专业认同教育提供依据。⽅法采⽤⾃编的“医学检验学⽣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式对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进⾏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专业认同(90.800±10.209)分;户⼝所在地、录取⽅式、在校担任⼲部对专业认同⽆明显影响,性别、家庭收⼊及就读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性、因⾃⼰喜欢⽽就读、家庭收⼊低的学⽣专业认同更⾼。结论医学检验本科新⽣的专业认同处于⼀般⽔平;就读原因是影响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教育⼯作者应根据新⽣专业认同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专业认知教育,提⾼新⽣专业认同感。
医学检验论⽂内容
【关键词】学⽣,医科;教育,医学,本科;专业认同;调查分析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产⽣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为和内⼼适切感,是⼀种情感、态度乃⾄认识的移⼊过程[1],专业的认知既是学⽣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是学⽣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2]。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学⽣专业认同度的⾼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3]。⽬前,国内各⼤⾼校医学类专业针对于⼤学⽣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以临床与护理专业最多,医学检验专业相对较少,⽽对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认知调查则是少之⼜少。⽽医学检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要求检验⽣应具有检验相应学科知识,还是检验⽣对检验专业设定的⽬的、意义及作⽤的看法和认识,对检验⼯作的理解和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平检验⼈才队伍的培养。了解新⽣的专业认同情况,有助于检验教育者发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稳定检验技术队伍,促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本⽂通过调查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育⼯作者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法1.1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120⼈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式对每⼀个体进⾏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31⼈,⼥85⼈。由调查员采⽤集体⽅式进⾏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回收。
1.2调查内容及评价⽅法
采⽤⾃编的“医学检验学⽣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于0.7,内容效度指数为0.856。调查内容包括学⽣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常不符合(⾮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法确定(⼀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常符合(⾮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般认同,100~<125分为⾼度认同[4]。
1.3统计学处理
应⽤SPSS18.0统计软件进⾏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采⽤t检验,多组⽐较采⽤单因素⽅差分析,计数资料采⽤频数或率表⽰,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学⽣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90.800±10.209)分,专业认同度⼀般。⼤部分学⽣专业认同处于⼀般认同(50~<100分)占83.6%,其中专业认同处于⾼度认同(100~<125分)占16.4%,⽆不认同学⽣。
2.2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年龄17~21岁,以⼥⽣居多,为85⼈(73.3%),男⽣31⼈(26.7%),⼥⽣专业认同⼤于男⽣专业认同;学⽣⽣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户⼝在农村⼈(55.2%)略⾼于户⼝在城镇的52⼈(44.8%),家庭⽉收⼊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部分学⽣家庭经济收⼊较低,负担可能较⼤,家庭⽉收⼊低于1000元的学⽣专业认同得分最⾼。录取⽅式⽅⾯,第⼀志愿录取的学⽣较多78⼈(67.2%),其次为第⼆志愿录取学⽣(12.9%),且专业认同得分第⼀志愿[(91.560±9.685)分]⼤于第⼆志愿[(.930±13.079)分],⼤于第三志愿[(.250±9.574)分]⼤于其他⽅式[(88.880±12.722)分];在校担任班⼲部⼈数占40.5%,普通同学占59.5%,班⼲部与普通学⽣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母意见的学⽣⼈数最多,占38.8%,其次是好找⼯作占25.8%,仅有19.0%是因⾃⼰喜欢⽽就读。
2.3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喜欢⾼于⽗母意见、好找⼯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因⾃⼰喜欢⽽就读本专业的学⽣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得分均⾼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专业认同⼀般,⾼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职业学院的⾼职医学检验技术学⽣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专业认同⽐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户⼝所在地、录取⽅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男⽣专业认同总分低于⼥⽣,与__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学⽣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化对专业
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作等这⼀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源与家庭经济情况⽅⾯,农村户⼝的学⽣仍然较多,占55.2%,略⾼于城镇户⼝的学⽣,且家庭⽉收⼊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说明2015级新⽣⼤部分家庭经济收⼊较低,负担依然较⼤。⽽该调查结果显⽰家庭⽉收⼊低于1000元的学⽣专业认同得分最⾼,可能来⾃农村家庭收⼊较低的学⽣更珍惜⼊学机会,均⽐较热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活⽐其他学⽣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其他家庭收⼊组的学⽣⾼。新⽣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喜欢⼤于⽗母意见⼤于好找⼯作⼤于其他原因。虽然⾃⼰喜欢⽽就读本专业的学⽣仅占19.0%,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却均⾼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喜欢⽽就读本专业的学⽣(19.0%)为⾃⼰所学的专业⽽感到⾃豪,内⼼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价值。还有.6%的学⽣是因⽗母意见或好找⼯作⽽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来⾃农村或低收⼊家庭,学⽣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的喜好⽽选择专业,导致⼤部分学⽣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选择⽽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3.2提⾼医学检验技术新⽣专业认同的对策
刚迈⼊⼤学校门的新⽣,处于建⽴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的特殊阶段,其专业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4年的⼤学学习,因此,如何提⾼⼤学⽣专业认识、树⽴专业思想、规划职业⽣涯、培养专业能⼒显得⼗分重要。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新⽣开展的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总结提升⼤学⽣专业认知教育的对策,有助于教育管理与教育⼯作者更好地为学⽣提供专业指导、⽇常管理和优质服务。
3.2.1积极开展专业认知的实践教育活动,拓宽专业认知途径
专业认知教育已成为新⽣⼊校后的第⼀课,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学⽣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结合⾼校院系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专业认知实践教育活动,聘请专业认知教育讲师或具备资深学术造诣的教授、专家、学科主任、学院院长等,对专业进⾏权威解读,对就业进⾏全⾯分析,使⼤学新⽣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认识,逐渐明确检验⼯作⼈员在医院⼯作中所承担的⾓⾊和检验⼯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优秀的学⽣、毕业⽣现场宣讲和经验交流,激发新⽣对专业产⽣兴趣,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充满信⼼,对未来的职业⽣涯产⽣美好的憧憬,从⽽提⾼专业认知度。
3.2.2辅导员和课程教师双管齐下,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加强⼤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是规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10]。⾼校辅导员可通过座谈调查,深⼊了解每位⼤学新⽣填报志愿的原因、学习专业的⽬的、对⾃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结合新⽣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和职业规划,减少新⽣的专业困惑,帮助新⽣尽快适应⼤学⽣活与学习。课程教师切实提⾼知识⽔平和专业素养,将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融⼊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客观评价检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向,结合所授课程多⽅⾯、多⾓度地阐述专业学习内容、⽅法、学科体系与价值观念,系统引导新⽣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情感,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的专业技能。通过辅导员与课程教师携⼿齐抓共管,以学⽣为中⼼,在专业认知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知,提⾼学⽣的专业认同感,共同探讨与提⾼医学检验专业⼈才培养质量。
总之,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的专业认同处于⼀般⽔平,仍有很⼤的发展提升空间。鉴于专业认知对于⼤学⽣成材的重要意义,教育⼯作者需树⽴专业认知能⼒的动态发展观,进⼀步加强⼤学⽣的专业认知教育,切实培育⾼校新⽣的专业认同感,提⾼专业学习的动⼒与适应性,进⽽保障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学检验论⽂⽂献
[1]秦攀博.⼤学⽣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学,2009.
[2]罗萍,孙⽟梅,张进瑜,等.护理本科⽣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35-37.
[3]李海芬,王敬.⼤学⽣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教研究,2014,37(1):9-12.[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学,2007.
[5]马杰,彭海平,史志春,等.⾼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的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卫⽣职业学院为例[J].佳⽊期职业学院学报,2015(2):12-13.
[6]康晓琳,王艳茹,李晓静,等.内蒙地区四所⾼校护理本科新⽣专业认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7B):22-24.
[7]__红.男性护⽣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进修杂志,2006,21(10):875.[8]彭艳红.⾼师⼩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学,2008.
[9]黄分霞.⾼校新⽣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7):170-172.
[10]宋建飞.⾼校⼤学⽣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学新⽣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学学报:⾼教研究版,2014,18(6):94-98.
有关医学检验论⽂推荐:1.医学检验实践报告范⽂2.医学检验毕业论⽂范⽂3.医学检验社会实践报告范⽂4.关于医学检验的论⽂5.关于医学检验论⽂6.医学检验技术论⽂7.医学检验述职报告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