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江苏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六 记叙文阅读3.考点针对训练——句段作用

2020年江苏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六 记叙文阅读3.考点针对训练——句段作用

来源:九壹网


考点5 句段作用

考点针对训练

摇过童年的船 仇育富

①家人常戏说我是从洋河边上捡来的,洋河就是今天的斗龙河,也是我的出生地。一条木船既住家又

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当运输挣钱的工具,典型的一座在水上流动的房子,我在这里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

②船小,但结构并不简单,整条船可分为前后7段,从船头算起:最前面的船面船家称之为铺头,铺头下面叫尖头舱,里面可存一些缆绳、铁锚、纤板等工具。再往后就是前舱,是装货的辅舱,一道木梁与中舱隔开,中舱是主要的货舱,后舱也有一道木梁与中舱隔开,与前舱的尺寸差不多,紧靠后舱的是铺舱,相当于是一间微型的木房,里面是船家的统铺,子女们休息的场所,掀开铺舱下面的木板就是一家人服装的储藏室了。过了铺舱就是下舱,下舱相当于一间会客室,说是会客室也不过只能容得下两三个人。从下舱弓身进入就是船鞘子了,鞘的含义是指收藏兵器的器具,船家人将自己的主室称之为鞘,是指小的意思。鞘子的上端称之为铺艄,这里是掌舵的地方,除了掌舵还有其他用途,做饭的炉子就放在舵的半径之内。

③看完这条船内部的结构还要看其外貌。船两边能跑人的通道称之为干堂,在船最中间的干堂边上还有两块木板,叫披水,长方形,平时都吊在船帮上,遇有风大时放下下风的披水,使船减缓向下风漂移的速度。干堂在夏天每天早上都要用浇斗来浇水,以防木板干裂,太阳上来还得铺上干堂垫子,避免阳光的直射。铺舱与外面通风的地方是木质的窗口,全是活动的木榻子,夏天可卸下来通风。

④船家人的生活规律是与日月同行,早上比太阳出来起得早,晚上要等月亮出来再收工。一早的工作就是洗船,逆风时由哥哥姐姐们上岸拉纤,顺风时就在船上扯帆带舵,到了目的地由自家老小装卸货物,赚点力资,货一装卸完毕赶紧起锚,直行到天黑视物不清时靠船,尽量停靠到有人烟处,或是与其他同行的船家靠在一起有个照应。

⑤船上人称经常在一起同行的船家为“打邦”的,在岸上就叫邻居,船上人称这些风雨中同行的船民们为“老邦四邻”的,这种称呼更比邻居更亲密。

⑥船上的孩子都是用笼头扣大的,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搞不好就会掉河里,子女多,照应不过来,只能是用布带子编成一个笼头扣在船上。在我4岁时我学会了解笼头,有一次与几条船靠在一起,我解开了套在身上的笼头上了闵大妈家的船,一头就钻进了他们家的鞘子,寻着香味摸到了她家的盛米桶子,掀开盖子,抓到一把馓子便吃了起来,吃着吃着便睡着了,结果几家人一起帮着找,家人哭着在河里捞,直到中午闵大妈回来拿米做饭时一把摸到了正在睡觉的我,抱出来向大家报喜,此事一直被这些“老邦四邻”的当作笑话谈笑了数十年,闵大妈在世的时候每回遇到我总是笑嘻嘻地跟我打趣:小六子,还记得你偷我家馓子吃的了吗?每每提起这事就会把我的记忆拉回到童年的岁月,尽管那个年代生活艰辛,却不失“老邦四邻”间的温馨。

⑦我的整个童年的岁月就是在斗龙河上漂着,枕着微波、看着星星渔火,在渔歌唱晚中随着船儿的摇晃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儿时的梦。斗龙河,这条九曲十八弯的家乡河,它是旧日大丰县城的一条血管,在这条血管上来回穿梭的小木船儿为她输送着营养,斗龙河里有了船儿才显得更有生机,船儿也因这条河才赖以生存,两岸茂密的芦苇丛中夹杂着一条生生被船工们的大脚板踩出来的纤路,沿着斗龙河的肩头蜿蜒向前、向前,小船儿在风雨中摇晃着、摇晃着,摇过我童年的岁月。

(选自《盐城晚报》 2019.6.1)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标题“摇过童年的船”的含义。(4分)

— 1 —

2. 文章围绕“船”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3. 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句段作用(段落作用)】

4. 请联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补充设问

★文章末尾“斗龙河,这条九曲十八弯的家乡河……摇过我童年的岁月”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句段作用(句子作用)】

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17分)

花开的声音 万吉星

①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②“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③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④“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⑤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⑥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⑦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

— 2 —

地留在了山崖下。

⑧“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接过鲜花轻轻叹了口气,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⑨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

⑩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⑪“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⑫“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⑬她不再说话了。

⑭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了,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

⑮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⑯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⑰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⑱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⑲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5分)

★2. 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4分)【句段作用(句子作用)】

3. 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4分)

4. 文章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4分)

参及解析

— 3 —

考点5 句段作用

考点针对训练

七、(16分)1. (4分)标题“摇过童年的船”表层含义是“我”的童年岁月是在斗龙河的船上度过的,深层含义是船上生活对“我”童年时期的重要影响,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眷恋。 2.(4分)①船的内部结构;②船的外貌;③船家人的生活;④“我”在船上发生的趣事。

3.(4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与其他同行的船家靠在一起有个照应”,为下文写“我”去“闵大妈”家船上偷吃的故事做铺垫,表达了“老邦四邻”的温馨情谊。

4. (4分)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热爱;对船家人和睦友爱温馨的邻里关系的赞美。 【补充设问】

(4分)①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②内容上表达了斗龙河和船相辅相成的生存关系,船因为河生存,河水养育了船上的人们,河因为船显得生机勃勃,抒发了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眷恋。

八、(17分)1. (5分)本文写了牛二因救“她”男人去世,“她”抚养牛二双目失明的女儿,为了能给女儿做眼角膜手术,“她”去矿井工作并遇难,临终前让医生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女儿,使女儿终于见到光明的故事。

2. (4分)作者选择一个诗意的场景和象征性物象,“花开”“微风”“花香”,渲染了一种美好的氛围,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与结尾相照应、升华主题,达到“妈妈”和“花”互喻的效果。文字诗意灵动,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暗示并赞美“妈妈”善良美好的心灵。

3. (4分)第一次把小欣欣的眼睛比作“乌黑的玻璃球”“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点明她是个盲人,让人心生怜悯。第二次描写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和第一次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她视力已经正常,暗写妈妈把眼角膜移植给了她,使她见到了光明,侧面描写母爱的伟大。 4. (3分)①这个标题富有诗意,给一个较为深沉的故事赋予美好的场景,让人看到希望。②隐喻性地点出了作品的内在旨意,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正能量的传播。③是全文的线索,以寻找花开的声音开篇,到听到花开的声音收束全文,使文章弥漫着美好的色彩。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