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注浆技术
【摘要】随着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注浆理论以及分类,阐明了岩土注浆材料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讨了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注浆技术。
【关键词】岩土工程;注浆技术;注浆法; 一、前言
在岩土工程中,注浆技术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随着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注浆技术是通过压送技术把胶液注入裂缝松散的土层中,使凝结后的胶液添补岩层中出现的裂缝部分,这种技术被称之为注浆技术。
二、注浆法的概念
所谓注浆,就是利用液压、气压和电渗方法等方法将浆液注入介质内,待其凝固后形成结石体,以提高介质强度和稳定性,达到防渗、防水效果。注浆时,合理选择注浆孔的数目和位置是关键。这两个指标影响注浆效果、注浆时间和注浆成本。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像断裂带、裂隙发育带或者是地下水流速很大的倾斜岩层地带,注浆孔要作不等距布置。与此同时,应该详细探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注浆孔深度必须穿过含水层,才能保证施工时有效的封堵含水层。
注浆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各种工程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凡是涉及到岩土工程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方面,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和阻止沉降等问题都可以使用注浆技术,注浆技术可以改善土的力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纠偏处理。对已有建筑混凝土裂缝缺陷的修补,对混凝土构建筑补强;动力基础的抗震加固,提高地基土抗震能力等等也可以采用注浆技术。注浆技术的适用范围不仅取决于注浆材料的性质,还取决于注浆方法和注浆工艺。每个岩土工程项目都有其特殊性,无法明确规定各种浆液的适用范围,工作人员应当在理解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的注浆目的、土质改良的效果、现场特有的地质条件等来确定采用何种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和注浆方法。
三、岩土注浆材料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水泥注浆材料
(一)、超细水泥
普通水泥最大颗粒尺寸一般为80~100um,很难灌入渗透系数低的砂土或宽度小于200um的裂隙。我国目前已经能够生产粒径为2~20um的超细水泥,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并在浙江黄潭水库大坝、广州地铁工程抗渗堵水注浆中取得良
好效果。硅粉水泥浆材。硅粉是生产硅铁和工业硅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SIO2,硅粉能够提高混凝土力学强度,同样,也可在水泥浆中掺入适量硅粉,提高浆液结石体强度。三山岛金矿粉矿仓地基加固采用硅粉水泥灌浆,基础下沉得到控制,取得良好效果。其配方为:浆液水灰比0、5,硅粉掺量8、6%,UNF-5掺量2%。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55~60MPa。
(二)、高水速凝材料
高水速凝材料是英国最早研究成功的新型水硬性凝胶材料,主要成分是硫铝酸盐,具有结石体含水率高,与化学浆液相比成本低。高水速凝材料一般由甲料和乙料组成。甲料配方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柠檬酸、水。乙料配方为:石膏、生石灰、膨润土、碳酸钠、水。我国在90年代建成高水速凝材料生产线,并在井筒壁后注浆,巷道式充填采矿法中得到应用。纳米水泥材料。纳米材料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由于纳米材料粒径尺寸小,在1~100nm之间。具有表面能很大、化学活性很高、高吸气体和高混合性的特点,油和水无法粘附在材料表面。
2、化学注浆材料
(一)、酸性水玻璃浆材
酸性水玻璃浆是一种无毒性、不污染环境,料源充足,造价低,施工方便的浆液材料,在我国北方碱性土质地区,尤其是在粉细砂加固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在南方酸性土质的注浆不明显。为了扩大酸性水玻璃的应用范围,探寻取代水泥碱性水玻璃的浆液材料,乳液型强酸性水玻璃中加入一种廉价的弱碱性物质,注入酸性地层后,不定时凝固,获得较高抗压强度和可靠的稳定性。
(二)、丙烯酸盐浆材
为了避免化学注浆对环境产生污染,长江科学院研究了丙烯酸盐中金属离子引力场和生物学效应,得到微毒丙烯酸盐浆材,并用于万安水电站等工程注浆试验和帷幕补强。
四、注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1、治水防渗
矿山巷道、竖井、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开采时,可采用注浆防渗帷幕控制涌水或者防渗堵漏。坝体坝基的防渗堵漏、基坑周边渗水和基底涌水涌砂都可以采取注浆法处理。岩土工程实践中,常常遇到在碳质页岩、粘土、泥岩等软粘土质岩石中进行井巷开挖,在开挖隧道时遇到岩溶含水层的技术难题。由于软粘土质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碎屑结构,稳定性能低,强度低的特点。尤其沿层理方向开凿巷道时,不仅爆破效果不好,而且容易产生冒顶、垮塌事故,给开挖和支护带来不利影响。防渗帷幕灌浆工艺的支护机理是在巷道开挖前对即将形成的顶板
暴露面围岩进行“凝结加固”预处理,巷道开挖后,顶板防渗帷幕层便形成一个初始“围岩支护体”,发挥着围岩自承拱的作用,为随后进行的网、喷、锚临时支护和混凝土发碹永久支护施工创造了安全的施工条件。
在闸坝的岩石或砂砾石地基中采用灌浆建造防渗帷幕的工程。帷幕顶部与混凝土闸底板或坝体连接,底部伸入相对不透水岩层一定深度,可以达到阻止或减少地基中地下水渗透的效果;与位于其下游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可降低渗透水流对闸坝的压力场。按防渗帷幕的灌浆孔排数分为两排孔帷幕和多排孔帷幕。地质条件复杂同时水头比较高时,多采用3排以上的多孔帷幕。
2、地基加固
注浆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地基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已有建筑物沉陷地基的加固和抬升,桩底注浆加固、提高桩基承载力,公路路基、铁路和机场跑道下沉的加固等。随着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对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地表土质情况较差,地基承载力较小时,浅基础形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基础形式逐渐向深基础发展。桩基础是深基础最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而桩基中的摩擦桩主要承载力取决于桩侧摩擦力,在上部结构长期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沉降量。因此在设计时多数采用端承桩形式。端承桩根据其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建建筑物施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对桩周土扰动,从而降低了桩端、桩周土体强度,水的水泡软化作用又进一步加剧其强度降低,使得灌注桩周摩擦力及端阻力下降,造成灌注桩承载力偏低,不论是室内试验还是工程实践都表明,对灌注桩进行后压力灌浆加固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利因素影响,提高承载力。
对于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构筑物沉降的处理,要把上部结构的加固和地基的处理结合起来进行。先处理地基,以控制地基的继续沉降后加固上部结构。注浆加固技术是用钻机在基础上成孔至要加固的土层,然后用高压注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浆液通过钻孔注入地层,使土与浆液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胶结,从而达到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变形)模量,逐渐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浆法在岩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注浆技术作为辅助施工,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能够增加工程的安全性。而随着新的注浆理论、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注浆材料的迅速发展,注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尚丽萍陈玉通:《注浆法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其各类方法之比较》,《福建建筑》,2008年09期
[2]杨超:《浅谈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注浆技术》,《广东科技》,2012年19期
[3]疏学中:《浅谈我国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4]费凌宛杨宏彦:《注浆技术及其应用在处理住宅工程病害中的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