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借助说明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

教材分析:

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

教学课时:一课时

现了画中的江南水乡早春景色。诗的大意是: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

教学过程:

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玩耍,它们最先感知到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春天江水已经变暖。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

1.苏轼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惠崇能诗善画,是宋初九个出名

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

的僧人之一。苏轼是宋代闻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们两

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

人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沟通切磋。

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板书:惠崇;; 宋 苏轼〕

教学目标:

〔相机指导识字:“惠”字上部略窄,横画等距。心字底的卧钩

1.认识“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生字。

呈月牙形,向左上出钩,对准字的中心,末点写在钩画之外。“崇”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可以用“山”加上“宗”的方法来认识。〕

3.能借助说明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

有一天,苏轼去惠崇住处,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时惠崇正

景象。

第 1 页 共 4 页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在用心致志地作画。苏轼静静地站在背后观看。只见惠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宣纸上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茂密的蒌蒿,新生的芦笋,还有几只在水中玩耍的鸭子。

“妙!妙!真是好画呀!”苏轼不由得赞扬道。

惠崇转身一看,发觉苏轼站在身后,就指着刚刚完成的画作,虚心地说:“你假设能再题一首诗,就更好了。”苏轼稍加思考,就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看罢,拍手说道:“妙!妙!真是好诗呀!” 就这样,好画配好诗,好诗写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为一段佳话。

惠崇画的这幅画名叫《春江晚景》,苏轼的这首诗是题在这幅画上的,所以就以《惠崇春江晚景》命名了。〔相机板书诗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2.指名同学读,订正字音。 3.识字教学。 4.理解词语。

〔1〕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5.同学再读古诗,指导朗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指名同学朗读,配乐齐读。 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一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你

第 2 页 共 4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读懂了什么?我们之前总结过的了解诗意的方法都有哪些?〔读说明、查阅资料、看插图……〕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里看出来?〔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诗中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呢?用笔画出来。 3.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4.了解诗意。指名同学说一说自己脑海出出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结:我们已经从苏轼的诗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假如能把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拿出来看一看该有多好呀!惋惜,这画失传已久。后人只能依据苏轼的诗歌,想象画出来了。我來看看书上的插图了。〔出示插图〕

6.看到春天的美景,再配上这首精美的诗。让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诗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诗人的想象?

〔前三句是看到的,是实景,最末一句是的想象。〕

8.小结:诗歌由于图画而生动形象,图画也因诗歌流传至今。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1〕对比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指名背诵,男女生分别背。〕 四、归纳学法

今日,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同学回答,老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展示学法: 初读感知; 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反复吟诵 五、指导书写

1.“短”字左边短小,书写时要将左偏旁写在中部偏上位置,否则重心不平稳。

第 3 页 共 4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2.“蒌蒿”“芦芽”都是草字头,上下结构,写时留意上部分草字头写高一些。

3.同学练写,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六、课堂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玩耍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从颜色、动静、虚实等方面对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