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7 Dec。16(34) 操作原则。静脉放血工作量大,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定时用无菌针头挑拨放血,更换肝素湿棉球(约1次/h),持续 伤的再植指。手术探查是治疗再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首选 方法,若无条件,也可非手术治疗,方法:①医用水蛭的应用; ②全身肝素化、人工挤压淤血的指端以促进静脉回流;③指 甲、甲旁引流切口、表面滴肝素,避免凝血和促进静脉回流。 通过再植指甲床定时放血,早期构成一个较低水平的血循环, 促进静脉侧支建立,重新建立静脉回流¨3]。手部显微外科手 术后,妥善的护理、及时准确的用药及周密细致地观察血循环 情况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指端小切口放血是一种观察反 映指体血运好坏的简便可靠的方法,当再植指出现静脉回流 障碍,即再植指指端颜色由红润转为发绀,毛细血管反应增 快,局部肿胀明显,可采用拔甲放血加局部应用肝素治疗。 [ 参 考 文 献 ] [1]顾玉东,王澎寰.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 5 d左右。术后3 d,每天更换敷料2次,以便观察评估渗血的 多少,并防止渗血的敷料干燥进一步压迫局部,粘于伤口的干 痂敷料先用温盐水浸泡后再轻轻的揭去,不可硬揭。 2.3其他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室温在2O~ 25℃为宜。患指局部灯照保温,维持在28℃左右。避免吸 烟、寒冷等刺激。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有利于静脉回 流,减轻肿胀,卧位舒适稳定。 2.4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复杂,受伤时的惊恐、 对手术效果的担忧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功能、美观和经济负 担等考虑较多,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应对患者做好解 释工作,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一旦诊断为静脉回流障碍, 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拔甲放血是为了挽救再植的手 指,只有放掉淤积的无营养、发紫的静脉血,鲜红的有营养的 动脉血才能进入断指,使之存活。 3讨 论 [2]Martin I,Patdcia B.Local subcutaneous hepaHn as treatment for venous insufficiency in replanted digits[J].Plast Reconstr Surg, 1999,103:1719—1724 静脉回流障碍是断指再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 妥善地处理将导致再植术的失败。据报道该并发症的发病率 为7%~32%_2 J,最常见于指尖断指、d,JL再植或广泛静脉损 [3]范启申.现代手外科显微手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54—56 [收稿日期]2007—02—07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护理 顾红娟,汤同宣,安珍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江苏淮安223002) [关键词]妊娠;病毒性肝炎;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07)34—5194—02 脏的药物和避免交叉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加重妊娠反应,如 恶心、呕吐加剧,严重者影响进食。妊娠早期患急性病毒性肝 炎应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后行人工流产术。 2.2妊娠中、晚期 妊娠继续应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调整饮 食结构。进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禁吸烟、饮酒、浓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较常见,可致孕妇产后出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围生儿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新 生儿死亡及母婴传播。隐性感染(携带状态)也可以导致母亲 及子代的慢性疾病【1 J。妊娠妇女是肝炎的易感人群,妊娠期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约为非妊娠妇女的9倍,妊娠合并乙型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Q QZ5%~1.6%。目前j日E娠合并病 毒性肝炎的孕妇产科处理,已成为产科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 1妊娠时机选择 及咖啡;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加强 孕期保健,包括自我保健和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有无胎儿 异常和产科异常,有元并发症发生,如妊商征、贫血等;定期复 夫妇一方患肝炎者应该用避孕套,有人用分子生物技术 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经精子传给胎儿,指出父亲传 播不容忽视 J。准备妊娠时应选择妊娠时机,不应该选在病 毒性肝炎活动期,因该期患者有症状或肝功能不正常,HBV— DNA浓度较高。应在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HBV—DNA处 查肝功能及相关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及DNA检测;密切注意肝 病有无加重的迹象,如病情仍继续进展,应考虑终止妊娠。 3分娩期护理 3.1预防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孕 妇分娩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第一产程中间断吸 氧,左侧卧位,注意胎心变化,进行胎儿监护,注意凝血功能变 化,做好输血补液准备,宫口开全后应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 以产钳或吸引器助产。接生时尽量减少器具进产道的机会, 于较低水平时妊娠。患急性肝炎的妇女,至少应于肝炎痊愈 6个月,最好2 a后妊娠。 2妊娠期护理 首先要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及病情,权衡一下能否继 续妊娠,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处理。 避免动作粗暴,以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操作尽量减少产 妇体力消耗,防止产道撕伤。第三产程应预防产后出血,应用 缩宫素及按摩子宫,观察血压、神态及尿量的变化。剖宫产并 2.1妊娠早期重视早期筛查,加强营养,避免使用损害肝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7 Dec,16(34) -5195· 非绝对禁忌,轻症肝炎患者按产科指征,重症肝炎患者在积极 别在妊娠28周、32周、36周进行_6j。 保守治疗24~48 h后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5.2新生儿出生后的免疫干预 对所有正常婴儿按0,1,6 3.2新生儿处理做好抢救休克及新生儿窒息准备,产时留 月龄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每次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 新生儿脐血做肝功能及抗原测定。在分娩时加强对新生儿的 肝疫苗5 g。对HBV携带孕妇所生新生儿推荐进行主、被动 护理,新生儿娩出后应尽早将其身体处理干净,以免阴道分泌 联合免疫,即出生12 h内注射HBIG至少100 IU,同时不同 物和血中的HBV感染新生儿【3j。 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0 g,半月龄再注射HBIG 1次,1,6月龄 4产褥期处理 接种乙肝疫苗10 g。在完成全程接种后2~6个月检测 4.1预防产后感染 应采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抗生素预防 HBV标志和抗HBs滴度,及时加强接种并定期随访。 感染,注意观察产后恶露的变化,加强产褥期营养。 [ 参 考 文 献 ] 4.2母乳喂养问题母乳喂养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多 [1]姚珍薇,吴昧辛.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J].实用妇产科杂志, 数研究认为,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和急性期肝炎恢复期患 1999,15(4):185—187 者,如果新生儿在产后及时注射了乙型肝炎疫苗,可以进行母 [2] 赵连三,刘晓松,张智翔,等.乙型肝炎病毒经精子传播的可能 乳喂养,但是急性期患者最好不要给予母乳喂养,以免加重母 性研究[.I].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3):154—157 亲负担,造成新生儿产后感染【4j。 [3]孙中慧,孙景侠,乙型肝炎产妇及新生JD ̄ltti床隔离[J].山东医 5预防接种 药,1998,38(4):60 5.1孕妇的免疫干预许多资料表明,婚前或者妊娠后接种 [4]王楸,林文琴.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的研究[J],新 生儿杂志,1998,13(5):204 HBVac可有效阻断母婴HBV传播,尤其是婚前接种,还能够 [5]胡昭烈,膝洪范,韩敏,等.婚前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 达到夫妇一母婴人群传播链中“双阻断”功效_5j。母亲产前 播的效果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6):546 注射乙细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是被动的免疫措施,可降低 [6]刘海英,马玉燕,崔保霞,等.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阻 体内游离的HBV,已知母亲体内HBV DNA含量高低与母 断HBV母婴垂直传播作用机理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 婴传播成功率成正比。因此,降低血中HBV浓度,就可以降 2002,11(2):128—130 低母婴传播率。目前,对HBsAg阳性孕妇,产前3个月开始 [收稿日期]2006—11—25 注射乙型肝炎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月1次(200 IU),分 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梁伟丽 ,朱志云 ,夏丽华 (1.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34—5195 02 气管切开是神经外科救治急重症,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 后第2—3天,局部肿胀消退,为防止系带松弛发生套管滑脱, 最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侵 应随时调节系带松紧,一般带下能伸入一指为宜。切口处无 袭性的治疗和护理易加重肺部感染。2004年1月一2【)(】6年 菌纱布每天更换,敷料被痰液、渗血等渗湿时随时更换,内层 5月,笔者为31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采用了 为凡士林纱条,气管套口处盖上无菌纱布,并保持湿润,整个 合理的吸痰、吸氧、呼吸道湿化等一系列护理措施,除1例外, 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神经不清或烦躁者可约束双上肢,必要 其余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时可适当用镇静剂,防止拔出套管。 1 临床资料 2.2气道湿化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湿加 本组31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昏迷患者, 温和过滤功能,气管切开后失去这种天然功能,如不进行气道 GCS评分均<8分,男19例,女1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 湿化,气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黏稠结块,易 岁。其中行开颅手术2l例。根据临床症状和CT诊断:双侧 发生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①气道湿化采用微泵 额叶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右枕骨颅缝分离1例,脑挫裂伤 维持,用5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0 mL+庆大霉素8万 并颅内血肿14例,颅骨骨折并脑挫裂伤10例,广泛性脑挫裂 IU+糜蛋白酶2 000 IU,接延长管再接一次性输液针头(去除 伤6例。其中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 针头),以5~10mL/h速度微泵持续推注。如果是机械通气, 2护 理 患者用电热恒温湿化装置,及时添加湿化液(无菌蒸馏水),维 2.1创口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早期有少量渗血是正常的,如 持温度32~35℃,使吸入气体得以充分湿化,以达到稀释痰 出血量较多或有皮下血气肿要及时报告医师,妥善处理。术 液的目的。24 h湿化量以200~500 mL为宜。②气道内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