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经》与酒文化

《诗经》与酒文化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卷 第3期 2002年9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0F BEIHUA UNIVERSITY(Socia[Sciences) Vo1.3 No.3 Sep,2002 《诗经》与酒文化 孟厌茹 ,索燕华 (1 北华大学师范人文学院,吉林吉林132033;2.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吉林132033) 摘 要:《诗经》中有大量的饮酒诗篇,反映了当时的酿酒水平及对酒的品饮标准,表现 了酒在周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强调饮酒要遵守礼节,描写了形式多样、分工细致的酒 器,对我国古代的酒文化有较全面的展示。同时通过酒文化透视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兴衰、宗教 信仰、礼俗伦常、生活趋向等,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酿酒;品酒;饮酒;酒礼;酒器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02)03—0052—04 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酒、描写酣饮、描写 醉人的诗歌占很大比重。“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经 常痛饮狂歌,以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 了酒器,证明我国已有六千年的酒文化历史。远 古时代,野果和蜜是人们酿酒的理想而又易得的 原料。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就有了粮食酒,商周 酒中仙”,这已是家喻户晓的文坛佳话。宋代词人 晏殊常是“一曲新词酒一杯”,黄庭坚《谢答闻善 二兄》诗云: “四座欢欣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 成。”(此处“酒德”指酒的属性和作用)可见, 诗与酒具有不解之缘,而诗酒之结合乃肇始于我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把酒 的传承作为生活的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统计, 《诗经》言及酒者共55篇 J,“酒”字出现了63 处 2,写酒诗篇不仅多,而且涉及的内容也非常 广泛.诸如酿酒的原料和方法、对酒的品饮标准、 饮酒的场合与作用、饮酒的礼仪和态度、酒器等 等,不一而足。这些方面的综合形成了丰富的酒 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 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时期用谷物酿酒已相当普遍了。周代农业较发达, 王朝很重视酿酒业,成立了专门机构,设置了 “酒正”、“浆人”等官专职管酿酒,因此周代的酿 酒技术比商朝更为进步。产生于先秦两汉之际的 《礼记》对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概括,可以说明周 代的制酒水平。该书《月令》篇指出,造酒要用 煮熟的谷物,投曲要掌握时机,盛酒具要用优良 清洁的陶器,造酒用的水质要好,火候要适宜。 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酿酒工艺文献,至今仍 很宝贵。从《诗经》来看,当时的酿酒原料有果 类、粮食、香草等。如《豳风·七月》: “八月剥 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周颂·丰年》:“丰年 多黍多狳……为酒为醴。”《大雅·江汉》:“赉尔 圭瓒,柜鬯一卣。”以上三诗提到的酿酒原料有 枣、稻、稔、柜、黍、鬯(香草)等,但当时的 米酒多于果酒。用不同的谷物制曲便酿成了不同 的酒,如稻酒、黍酒、高粱酒、麦酒等,使酒的 品种增加。当时的酒属于发酵酒,不同于后来的 酒是人类发明最早的饮料之一,是用水果、 粮食等作原料酿造而成的。中国、埃及和巴比伦 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出土 收稿日期:2001一ll一20 作者简介:孟庆茹(1962一),女,吉林榆树人,北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读硕士研究生;索燕华(1964~) 女,山东东平人,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 5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烧酒(蒸馏酒)。 品。如《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辑牡. 就酿造方式而言,《诗经》中的酒大体分为酒 类和醴类。《周颂·丰年》中酒、醴并提,二者之 不同在于:酒浓烈,醴甜淡。可以《汉书·楚元王 享于祖考。”《周颂·丰年》:“为酒为醴……以洽百 礼。”就用途而言,酒最初是用于祭祀的.即“祀 兹酒”1 3j。《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 酒,祭祀则共(供)奉之。”所以,自肇祀以来. 传》为证:“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 设醴。”酒、醴昧别,自然酿法各异。《尚书·说命 下》日:“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 蘖。”此言做酒用曲,制醴用篥。明代宋应星《天 工开物》也说:“古来曲造酒,篥造醴。”“曲”是 用含有丰富、必要的发酵微生物(如霉菌、酵母 非酒不能行祭祀之礼,无酒不足以表恭敬之心、: 在各种宴会上,酒成为款待客人的上等饮料:比 如《小雅·湛露》写周王宴饮诸侯: “厌厌夜改. 不醉无归。”《小雅·鹿鸣》云:“我有旨酒,嘉宾 式宴以敖。”“我有旨酒,以宴乐嘉宾之心 ” 小 菌)的谷物制成的;“粟”就是含有丰富糖化剂的 麦芽或谷芽。用曲酿酒,可以使“糖化”(即把淀 粉分解为葡萄糖)和“酒精发酵”(即把葡萄糖转 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两个化学过程交替进行, 这叫复式发酵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创的特有的 酿酒方法。用橐为原料酿出来的醴,酒分少而糖 分多,故昧甜淡,是近乎饮料的薄酒。在各种仪 礼中,虽然酒、醴并陈,但相比而言,以醴为尊, 酒次之。醴多用于祭祀和国宴,如《小雅·吉日》 写周王田猎后会饮诸侯:“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毛传》:“飨醴,天子之饮酒也。”而酒多用于一 般场合。所以,在古代大型典礼宴飨时,醴是必 备之物。 随着酿酒技术的提高,周人对酒的品饮也有 了较高的水平。《诗经》提出了好酒的几条标准。 首先是酒昧香美。如《大雅·凫臀》日: “旨酒欣 欣,燔炙芬芬。”“旨”,昧美;“欣欣”即薰薰, 芳香之意。又《小雅·伐木》日: “酾酒有 ”, 《玉篇》释日:“芎,酒之美者。”其次是醇厚。如 《大雅·行苇》云:“曾孙维主,酒醴维醺”,“酉 需”,醇厚。再次是清纯。如《大雅·韩弈》:“清酒 百壶”,“清酒”是酿造精细、发酵期长、色泽明 亮、味道醇香的酒。第四是柔和。如《小雅·桑 扈》:“旨酒思柔”,“柔”指酒性柔和不烈,喝了 不上头。《小雅·宾之初筵》亦云:“酒既和旨,饮 酒孑L偕”, “和”,醇和。芳香、甜美、清醇、柔 和、酿久等,至今仍是人们品评好酒的重要标准。 面对美酒佳酿,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举杯 畅饮呢!从古至今,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普遍 存在饮酒习俗,三千年前的周人也不例外。酒在 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举凡仪礼、祭 祀、会盟、节庆、待客、消愁等都离不开酒。古 人特别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不以礼,鬼神弗享。 其时排场隆重,供品丰盛,酒醴成为最贵重的供 雅·车辖》则是以酒庆新婚:“虽无旨酒,式饮庶 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豳风·七月》云: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 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秋收之后, 全乡父老济济一堂,举行仲秋迎寒礼仪,他们公 堂举觞,共收,互助福寿,一派热烈欢乐和 谐的景象。人们高兴时、有朋自远方来时必饮酒. 忧愁时也是首先想到酒,如《周南·卷耳》道: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邶风·柏舟≯: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借酒消愁,自古而然。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请客宴宾,只要有 酒,哪怕是一口薄酒,客人也会高兴而归;反之, 即便满桌是菜,席上无酒,主人会觉得不或敬意, 客人也有无酒下菜之憾。因此,主人尽量使酒菜 丰盛,如《小雅·伐木》所云:“民之失德,乾糇 以愆。有酒}胥我,无酒酤我。”在宴帘上,人们 举杯共饮,情绪昂扬振奋,气氛热烈,彼此间的 关系也比平时融洽亲密。如《小雅·常棣》:“傧尔 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小雅· 伐木》:“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 无远。”有时,国君在宴请诸侯、臣属时,乘机赠 赐玉帛弓马之类,这叫“侑币”,以奖功勋褒美 德。如《小雅·彤弓》日:“彤弓兮弓召兮,受言藏 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 之。”值得注意的是,《诗经》中宴饮诗都有~个 基本倾向:周王朝通过宴饮活动来处理本族内部 及本族与异族的关系,化解矛盾和隔阂.团结诸 侯臣民,以达到“饫以显物,宴以合好”的政治 目的 】。这比武力解决矛盾要明智和仁义得多, 所以,这样的饮酒活动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至 西周末东周初,日趋没落的周贵族多追求享乐, 纵酒贪欢,竞比奢华,像《小雅·宾之初筵》第 三、四章所描写的那样。有些对国家前途悲 观失望,滋长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也借饮酒自我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麻醉,如《小雅· 弁》日:“死丧无Et,无几相 见。乐酒今夕,君子为宴。”这样的饮酒活动就是 消极不可取的。 尝,然后是主人劝宾客饮,客回敬主人,宾主互 相酬酢,杯盏交错,往来有序。《大雅·行苇》亦 云:“或献或酢”。酒席若有长者、尊者,应首先 酒固然是宴飨的助兴之物,它会起到他物不 可替代的作用,如供奉神灵、睦亲敬老、保健增 寿、消愁去忧等等,但过量饮用既伤身体,又会 使饮者失仪、失言、失德、乱性、误事。如殷朝 末年,酗酒之风甚盛,纣王沉湎酒色,放纵淫乐, 不理国事。臣民竞相仿效,造成风气奢靡,国力 衰败。酗酒成为影响生产发展、政权巩固的严重 社会问题,也是纣王灭国亡身的一大要因,故周 请他们饮酒,如前诗所说:“酌以大斗,以祈黄考 ;黄耆台背,以引以翼。”第三,以三杯为度,不 可多饮。如《小雅·宾之初筵》日: “三爵不识, 矧敢多又。”第四,以乐佐酒佑食。如《小雅·鹿 鸣》日:“我有嘉宾,中 t2'喜之。钟鼓既设,一朝 右之。”“右”通“侑”,劝酒之意。《小雅·常棣》 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 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饮酒奏乐,能 人反对纵酒贪杯。周朝初立,周公就代成王而作 《酒诰》,他鉴于商亡之教训而发令:“文王诰教小 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维饮祀,德将 无罪。”意思是,文王告诫教导子孙和各级, 不要常常饮酒。各诸侯邦国,也只有在祭祀时才 准许饮酒,并要用德来约束,不得喝醉。他诫谕 周贵族: “维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与此相应,《诗经》对纵饮也持反感态度。如《大 雅·荡》:“文王日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于酒, 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 昼作夜。”《小雅·宾之初筵》则以亦庄亦谐之笔讥 讽贵族们哄饮失礼的丑态: “舍其坐迁,屡舞仙 仙”,“是日既醉,不知其秩”,“载号载呶,乱我 笾豆”,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醉鬼们轻浮放 荡,乱蹦乱跳,大呼小叫,讨厌之极。《大雅·抑》 批判周王:“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厥德, 甚湛于酒。”鉴于饮酒的种种负面效应,周人主张 饮酒有度,强调必须重视礼仪,遵守饮酒的规矩。 如《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 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意思是: 聪明正派的人喝酒克制又从容;无知糊涂的人越 喝越醉,日益自满,各位饮酒要恭敬守礼,当知 天赐好运不易再来。《诗》、《诰》中这些规劝可谓 苦口婆心。 《汉书·食货志》说“有礼之会,无酒不行”, 即各种礼仪离不开酒。反之,饮酒之时,也必然 产生一些礼俗和制度。那么,古人饮酒都有哪些 讲究,应遵守哪些礼仪呢?《诗经》中的酒礼有五 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仪表要庄重、文雅、谨慎。 如《小雅·宾之初筵》所云“温温其恭”、“威仪反 反”、“威仪抑抑”。其次,要讲究礼让。《小雅·瓠 叶》云:“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君子有酒,酌 言献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君子有酒, 酌言酬之”。主人先将所有酒杯斟满,请客人品 · 54 · 使人们在中正平和的乐声中,从精神上超越礼仪 的约束,消除拘谨和隔阂,达到“和乐且湛”的 目的,其中体现了礼与情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 融合。最后,反对“不醉反耻”的态度,要求不 醉者要注意儆戒醉者。如《小雅·宾之初筵》所说 的那样:“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 勿语。”为了避免饮者沉湎于酒宴,诗人建议“既 立之监,或佐之史”,让酒监、酒史监督饮酒时的 秩序,防止失礼。该诗强调“酒既和旨,饮酒孔 偕’,“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小雅·楚茨》也 说:“为豆孔硕,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 度,笑语卒获。”意即只有遵守礼仪,合乎规矩, 才能通过饮酒娱乐自己。在较隆重的场合,饮者 拘于礼节,饮食反而降到了次要地位,这样的饮 酒就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了。当然,饮 酒过于拘礼,也会显得古板和虚伪。总之,宴饮 的礼节和程序很多,《诗经》不可能面面俱到,但 仅就如上几个方面来看,已经够丰富的了。它们 约定俗成,相沿成习,“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民俗风 情及酒文化所蕴涵的礼乐文化精神” lj,许多内容 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与酒文化有关的还有酒器。商周时代饮酒之 风非常盛行,一批专用酒器也就应运而生,从盛 酒的到舀酒的,从温酒的到饮酒的,一应俱全。 这些酒器没有什么容量上的规定。清人袁枚说, 美食必伴以美器。的确,在某种意义上,美器比 美食更受人重视,形式多样、造型精美的酒器可 且 增加饮酒之乐趣。上古的盛酒器有壶、 、觥、 卣等。《大雅·韩奕》:“清酒百壶”,壶,一种长 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周南·卷耳》:“我姑 蛋 曼 酌彼金罂”、 “我姑酌彼兕觥”。罟,似壶而大。 觥,腹椭圆,有流及把柄(流,容器内液体所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出的嘴),圆足,兽头形器盖,也有整体作兽形 的,并附有小勺。觥同时又是饮酒器,如《七月》 所说的“兕觥”指形似兕(犀牛)的酒杯。《大雅 ·贵族之家才有齐备的酒器,平民是讲究不起的。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是贵族奢华 生活的写照。况且,有些酒器的使用在名物制度 上有严格的规定,如“瓒”专为天子祭祀时舀酒 江汉》中的“卣”是有柄的酒壶,椭圆形口,肚 大,圆足,有盖和提梁。《诗经》还描写了爵 等 用,他人擅用就属于僭越了。 综前所述,《诗经》非常生动地描写了先秦时 期的饮酒风习,较全面地表现了古代的酒文化, 反映了当时的酿酒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同时展现 温酒器。《大雅·行苇》日:“洗爵奠登”,爵是古 代饮酒器的总称,但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 下有三足,底部可生火温酒学,铜制,圆口,有 柄和三足。古代舀酒器有匏、斗、瓒等。《大雅· 公刘》日: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匏即葫芦, 把匏一分为二作舀酒器,称匏尊。匏还可以用来 饮酒,如古代男女结婚时有“合卺”之礼,卺就 是用一个匏瓜剖成的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 饮酒,称为合卺。又如《大雅·行苇》日:“酌以 大斗”,斗,有柄的舀酒器。 《大雅·旱麓》日: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瓒,玉勺。古代饮酒器 了政治兴衰、宗教信仰、礼俗伦常、生活趋尚等 等,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是笔弥足 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周蒙冯宇.从《诗经》看商周酒文化现象及精 神[J]社会科学战线,1993,(5). [2]扬之水 1998,(4). 《诗》中之酒[J].中国典籍与文化, 有尊、觥、爵、匏。尊是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 是一种盛酒器,有时又指酒杯,如《鲁颂·阀宫》 日:“牺尊将将”,牺尊,状似卧牛的酒杯。上古 酒器的材质有陶、金(青铜)、玉等,做工也比较 精致,说明当时的工艺制作有较高的水平。手捧 金尊,口饮美酒,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只有 [3]尚书·周书·酒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 [4]左丘明.国语·周语中[M] 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78 4 【责任编辑李洪光责任校对李洪光 尹涵】 The Book of Songs and Wine Culture MENG Qing.rll .SUO Yang.hua。 (j.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Teacher—s Humanity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Jilin 132033,China: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Journal oJ’Beihua University,Jilin 132033,China) Abstract:The Book of Songs consists of many poems about wine drinking.The poems reflected the level of brewery of that time and the level of sampling,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wine in the life of Zhou dynasty and stressed on the protocols tO be observed.The various of classified wine wares were described,which displayed a all—round wine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Meanwhile,we can ha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political ups and downs,religious beliefs,conventions at feudal order and life tendency with the wine culture,which has a high value of knowledge and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Making wine;Drinking wine;Drink;Wine rite;Wine container · 5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