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报告
摘要
2011年8月21日,我们软件工程全体学生在周老师等的带领下开始了地质实习,包括认识地质构造、地貌等,勘测等活动。实习为期6天。
本次实习教学,沉积岩介绍的最为详细。包括南坨组、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闫家河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
覃家庙组:灰色中厚砾屑白云岩夹微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局部夹灰黄色薄层灰泥岩及角砾状白云岩,顶部叠层石白云岩。
石龙洞组: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粘土质微晶白云岩。
天河板组:灰色薄层条带状灰泥岩,白云质灰泥岩,夹豆状灰岩及粉砂质页岩。
石牌组:深灰色薄层粉砂岩夹条带状灰泥岩、页岩。
水井沱组:黑色薄层含炭质细晶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底部含飞叠石,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分三部分:下部为黑色的薄层状碳质页岩:
中部为黑色碳质页岩和粉色纱质页岩;
上部为黑色的含炭质的夹岩夹黑色页岩石。
震旦系 灯影组:灰白色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灰黑色薄层条带状含粘土质细晶灰岩及燧石条带。
陡山沱组:白云岩、陡面上升。
第一层:薄层状、白云岩和泥灰岩。     第二层:钙质页岩。
第三层:白云质灰岩。 第四层:泥灰岩和页岩。
第五层:含碳的白云质灰岩。 第六层:钽质页岩。 第七层:白云质灰岩。
南沱组:灰绿色含砾冰渍泥岩底部灰绿色冰渍砾岩,产状258∠74,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震旦系崆岭群莲沱组:灰绿、紫红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底部褐黄色厚层含粘土质砾岩,露头良好,与下覆崆岭群组角度不整合接触。
第一层:灰紫色中厚层砾岩、花岗岩(存在角度不整合); 第二层:中厚层含砾粗砾岩(沉积于深海); 第三层:中厚层粗砂岩(不含砾);
第四层:粉砂岩及紫红色砾岩附层(由于沉积环境不一至而形成); 第五层:中厚层粗砂岩石;
第六层:砂岩和粉砂岩附层、含灰绿色凝灰岩; 第七层:中厚层砂岩夹杂泥岩; 第八层:青灰色砂岩。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实习区地处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会和地带。长江自西向东流经该区域。形成狭谷型河谷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山峦叠嶂,总体地形自北西向东南、两岸分水岭想长江河谷呈阶梯状下降。周边相对较高地形为南部的云台荒。
第二节 地层岩性
三峡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层分布典型地区,分布有地层标准剖面,南方出露基岩地层除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白垩系一部分,石炭系上统和第(本文来自 范文中国 http://www.fanwencn.com,转载请保留。)三系外在该区几乎都可以见到。主要分布有自前震旦系至侏罗系地层,以及火成岩体,侵入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三大岩类均有分布。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一城器—房县断裂为界,北属秦岭褶皱系,南为扬子准地台。实习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中西部,地台内主要二级构造单元有四川台坳、八面山台皱带、大巴山台缘褶皱带及江汉—洞庭坳陷。
主要受侏罗系末的燕山运动作用,形成改区基本构造框架,大致以黄陵地块古老的结晶岩基底为核心,周围发育一系列弧形褶皱。实习区附近较大的褶皱构造有黄陵背斜、秭归向斜。
区域性大断裂有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天阳平断裂、水田坝断裂、牛口断裂、都镇湾断裂等。伴随较大断裂的差异活动形成断陷,坳陷盆地,如远安、仙女山、恩施、建始等盆地,形成盆地内巨厚的白垩—老第三系红色岩层。西山运动进一步作用,使红层有轻微变形,局部断裂有微弱继承性活动。全区转入新构造运动时期的整体上升。
四大岩石
1、新世界第四系
零星分布于河谷阶地、各级剥夷面、斜坡凹地等处。多种成因类型,其中以冲击及残坡积分布最多。   茅家坪为更新统,形成于洪积扇与河谷地貌,上部沙土夹砾石,下部为磨(本文来自 范文中国 http://www.fanwencn.com,转载请保留。)圆较好的砾岩。基岩为岩浆岩。
郭家坝第四系成因较复杂,除分布于河谷一级阶地、漫滩的冲积亚砂土、砂、砾石层和少量淤泥质土外,斜坡地带多分布残积、坡积含碎石粉土或碎石土等,为全新统。 2、变质岩
区内分布副变质岩,由于岩体侵入,热、压、液作用下使一定范围内的围岩性质发生变化。主要分布有元古界崆岭群的混合岩、片麻岩、片岩、石英岩、
大理岩。
在兰陵溪西200m有明显的露头,以云母角闪片麻岩、石英角闪片麻岩为主,局部含角闪片岩、石墨绿泥石片岩、大理岩及石英岩。由花岗岩及其围岩变质而得,整体上可观察到花岗岩、斜长角闪岩。形成原因为花岗岩侵入使围岩性质发生变化。 3、沉积岩
广泛分布于实习区,其中包括碳酸岩、碎屑岩类。   (1)侏罗系
香溪群:上部石英砂岩夹页岩煤层,中部石英砂岩夹砾岩煤层,下部为砾石含量超过50%的底砾岩。露头良好,与下部沙镇溪组整合接触。   (2)三叠系
沙镇溪组:浅黄色厚层粗粒砂岩夹粉砂岩,含石英、斜长石、黑云母,产状318∠41。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整合接触。   巴东组:上部为灰绿色薄层泥灰岩,浅灰色薄层灰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下部紫红色厚层粉砂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露头较差,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嘉陵江组:上部灰色角砾状含粘土质白云岩,溶崩角砾岩。中部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薄—微薄层灰岩,角砾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下部含粘土质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薄层细晶白云岩。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大(本文来自 范文中国 http://www.fanwencn.com,转载请保留。)冶组:上部浅灰色薄层灰泥岩与微薄层灰泥岩、薄层泥灰岩互层。下部浅灰色薄层灰泥岩夹黄绿色页岩,产状310∠35。良好露头,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3)二叠系
吴家坪组: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灰岩,顶部夹含生物碎屑硅质岩,下部炭质页岩夹煤层。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阳新组: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灰岩,中上部夹薄层硅质岩,底部黑色含沥青质灰岩。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4)志留系
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泥质页岩,薄层构造,产状278∠15,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5)奥陶系 主要为灰岩,局部含生物碎屑灰岩、砾岩、砂岩、粉砂岩。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6)寒武系 三游洞组:灰色厚层白云岩夹硅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含燧石结核及叠层石白云岩,产状284∠29。露头良好,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4、岩浆岩
岩性以花岗岩及闪长岩为主,其中主要为闪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呈岩基产出,厚度14km左右。闪云斜长花岗岩,灰白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次为黑云母、角闪石、钾长石。
脉体以花岗岩脉和伟晶岩脉为主,辉绿石脉次之。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看的岩层结构简略的描述了下来。
断层,如下图
褶皱,如下图
新滩滑坡,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