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永州市中考题
一、积累运用(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每空1分)(1)风休住,(2)
(3)微君之故,(4)
!
(李清照《渔家傲》)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诗经」郑风·式微》)(诸葛亮《诫子书》)
(5)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表现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的句子是:,。答案
(1)蓬舟吹取三山去(2)可怜夜半虚前席(3)胡为乎中露(4)淫慢则不能励精(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
12.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C(A中“箫鼓追随”体现不出村民的热情好客;B中对“闲”字理解不当,整句应有“能不时”造访之意;D中不是入山采药,而是有归隐之意。)
13.【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4分)答: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12019年张家界市中考题6.古诗文默写。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
。(《<论语>十则》)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3)浊酒一杯家万里,
(4)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是“
”的赤胆忠诚,都说明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滋养
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选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答案: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仁在其中矣(2)最爱湖东行不足
(3)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勒”的书写)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青”的书写)阅读(39分)
7.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7、【分析】《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句意: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描绘林间美好的景象:鸟声婉转,鸟儿自由飞翔;山花绚丽,树阴浓密。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和对诗人情感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明确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写了两种画眉鸟,分析出哪两种即可。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前两句(写
2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答案:
(1)鸟声婉转,鸟儿自由飞翔;山花绚丽,树阴浓密。
(2)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译文:
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8.古诗文默写。(1)无可奈何花落去,(2)曲径通幽处,(3)(4)
。(晏殊《浣溪沙》)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6)自古人们都很喜欢月亮,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
(1)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2)禅房花木深(注意“禅”的书写)(3)但愿苍生俱饱暖(注意“俱”的书写)(4)念天地之悠悠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赋”的书写)(6)示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二、阅读理解(共57分)
11.阅读《归园田居》,完成下列各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①理荒秽(注音:②荷锄归(注音:
解释:解释:
))
3(2)诗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1)①huì,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②hè,扛着。(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分析】《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本诗是第三首。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解答】(1)本题考查字义和字义。
①“秽”读音为“huì”,意思是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②“荷”读音为“hè”,意思是扛着。(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答案:
(1)①huì,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②hè,扛着。(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5.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2)
(《诗经•兼葭》)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陶渊明《桃花源记》)
(3)念天地之悠悠,(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5)(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牡牧《赤壁》)
”两句,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只
(7)东风不与周郎便,
(8)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要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答案:
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4(1)白露为霜(注意“露”的书写)(2)落红不是无情物(3)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4)落英缤纷(注意“缤”的书写)(5)无可奈何花落去(6)江山如此多娇(注意“娇”的书写)(7)铜雀春深锁二乔(8)柳暗花明又一村10.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答案:
10、【分析】《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做此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悉古诗内容,再进行赏析。深”字用的好,这个字体现了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以此表现国家残破、人烟稀少,给人以满目凄然的感觉。
(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诗人的愁绪源自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答案:
(1)“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极富表现力。(2)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参考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10.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1)子在川上日:(2)山重水复疑无路,(3)昔人已乘黄鹤去,(4)但愿人长久,
,不舍昼夜。((论语》)
。(陆游《游山西村》)。(崔颢(黄鹤楼》)
。(苏轼《水调歌头》)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5“,。”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是“
,。”
【解析】⑴逝者如斯夫⑵柳暗花明又一村⑶此地空余黄鹤楼⑷千里共婵娟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诗歌鉴赏(6分)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12.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
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解析】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记叙和议论(抒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和
,全词表达了作者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7.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4)“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眼前。”岁月如歌,初中三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答案:
67.(1)千树万树梨花开(2)曲径通幽处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诗鉴赏(4分)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2分)上片:下片:
11.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答案:(二)10.上片:望月
下片:怀人
1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8.根据要求填空(8分)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2)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土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3)《论语》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名句的理解和书写,理解难度不大,重在准确书写不出错别字。答案都是常考的热点内容。
7(一)诗歌鉴赏(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2分)
【解析】“角声”从声音即听觉;“燕脂凝夜紫”写颜色,从视觉。10.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雁冂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圧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祥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扱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解析】C.诗中“不起”指的是鼓因霜重“声不起”,而战士们依然是斗志昂扬。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7。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蒹葭萋萋,(2)
。所谓伊人,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蒹葭》)
。(《木兰诗》)
(3)李老从单位退休后,回到家乡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办起了图书室,他的这种精神正是“,。”的写照。《龚自珍《己亥杂诗》)(4)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此处用典出自《孟子》,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1)白露未晞,在水之湄(2)朔气传金柝,壮士十年归(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二)送凌十一①归长沙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8【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5、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6、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4分)
答案:
15。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6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9年湖南沙市中考题(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1)②(2分)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1)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古典诗歌中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就用“,”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抒发相思之苦。(3)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
,
”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坚定志向。
7.(1)不畏浮云遮塑眼(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评分说明:一空一分,错一字便不给分。)(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9【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0.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11.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
二、阅读(共54分)10.BC
11.“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1)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1分)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2分)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
8.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杜甫《望岳》中既表现诗人的凌云壮志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1)在水一方(2)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1分,有错字、少字、多字该空不记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9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11.《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2分)
(2)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4分)答案:10.D
11.(1)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每句1分,翻译诗句只记1分)
(2)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赏析关键词“直”和“圆”,各1分)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1分)
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1)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三)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C.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1123.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古诗文默写。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6.(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九日送别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ì)庭,地名。
7.(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2分)
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
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