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小学说明文范文500字 常州梳蓖
【说明文】小学说明文范文500字常州梳蓖 小学说明文范文500字常州梳蓖
苏东坡曾说道:“洗头百余下,散发出斜,熟寝至天明”。就是啊,梳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说道至梳子,我不得不歌颂一下我家乡的特产----常州梳篦。 春秋时期,陈七子用破裂的竹板做成了最初的梳篦,来清除头发上的灰尘和虱子。梳篦诞生后,深受宫廷贵族的喜爱,就连慈禧太后也爱用梳篦装饰头发。盛唐时,当时梳篦花色繁多,不胜枚举,北宋以来,金银饰品相当流行。元代,常州梳篦从运河经长江出海,传到海外,清代,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户皆为的景象,至今,梳篦已经流传了1600多年。
梳篦的类型也就是目不暇接,我最观赏的四大美女的王昭君,见到她披上白斗篷,手中还抱着一把琵琶,围巾和帽子把在寒风中的她包覆得很紧,给她送来回去了一丝暖意,苍白的脸上,眼角和眉间微微弯曲,眼神凝视着远方,变得有些担忧,仿佛思念着家乡。紧邻这把梳篦,似乎还能够听见这悠长而忧伤的感叹。这些美轮美奂的梳篦,散发出视觉上的轻松享用。
梳篦虽小,制作起来可不容易。首先,要选用优良材料,有木,金银,象牙,嵌玉镶珠……做成成品还需经过72倒工序。经常使用这梳篦,不仅可以清除头上的污垢,还有医学功效,甚至可以插于发间作饰品,使人容光焕发。也真是这么多的功能,让常州梳篦在1921年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常州梳篦令人爱不释手,小小的一把梳篦,展毛中华古文明美好的一面,小小的一把梳篦,浸染着多少手工艺人的心血,小小的一把梳篦,又倾注着多少常州人复兴传统工艺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