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来源:九壹网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材料可用于印证 A.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 C.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 D.中国最早出现农业文明 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禅让制 B.礼乐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3.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D.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4. 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 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C.不利于集权的加强 D.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5.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船只数 吨数 年份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63 867 3400 300500 9309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A.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6.张之洞在《抱冰堂弟子记》中追述写作《劝学篇》(18年4月撰写)的原委:“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表明张之洞

A.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出路 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总结洋务运动破产的教训 D.代表新旧不同的势力

7.19年山东巡抚毓贤上奏朝廷“近年来东省办理洋务交涉,多以迁就了事;每接彼族指拿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从其意。彼族得步进步„„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奴才遇事斟酌,小事迁就,以顾大局。”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教士企图利用传教事业在中国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 B.有助于了解引发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C.清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毓贤等清朝地方一味惟洋人之命是从

8.“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第二当解国家之义,„„人生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9.“武昌之战,可谓史上一大事。然吾人所重视者,尚不在于此后战局如何转移,及吴佩孚地位如何消长,而在唤醒中外„„孙中山所率之党,今乃有攻到武汉之武力是也”, “武昌之战”后

A. 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尖锐矛盾 B. 中心由珠江流域转至长江流域

1

C.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破坏 D. 中华宣告建立

10. “我们当时对于创造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没有与湘、赣的农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在长途的进军中,本身没有很好地建立政治工作,加上在客观上敌人的力量强大,„„大部分遭受损失”这段言论针对的是 A. 南昌 B.秋收 C.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长征

11.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提出新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次年,即变更了战斗系列,1/3用于正面战场,1/3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1/3在后方整训。这表明 A.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最主要战场 B. 亦高度重视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 C. 的抗战路线与趋向一致 D. 敌后抗战亦取得重大战果

12.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结合时代背景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近代民生状况得到缓慢改善 B.人口增长影响人均收入提髙 C.人均收入与民族企业关系密切 D.恶劣的社会环境阻碍社会进步

13.1958年8月徐水县委第一张国忠在大会上讲话说:“什么叫?就是大车、牲口全部归公,粮食很多,有新房,有胶皮、机器,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公有的,这就叫。行不行?”台下群众齐声喊道:“行!”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建设中浮夸现象严重,忽视客观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C.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存在错误的认识

D.为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而盲目改革生产关系

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科书里的西方人,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八十年代,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多。这一转变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标志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15.19年12月30日我国制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明确地将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提出来。这表明

A. 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模式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兵高秉涵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带回100多个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的遗愿。2012年高秉涵当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当选主要反映了

A.老兵浓烈的思乡之情 B.高秉涵为加强两岸交流作出了贡献 C.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D.国人对待同胞、生命和历史的尊重态度

17.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表明

2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 C.农村的人民公社制正式宣告废除 D.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18.陶片放逐法于公元前487年左右付诸实施,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为前雅典僭主庇希特拉图的亲戚希帕克斯。据考古资料统计,40余年间(公元前487年~前443年),雅典共有11人遭到放逐,他们绝大多数是贵族或名人,其中有阿里斯蒂底斯、狄密斯托克利以及被选为十将军之一的希罗多德等。这说明陶片放逐法

A.成为一些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B.体现了雅典法律具有“法不阿贵”的精神 C.成为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D.保证了多数公民掌权之下政治决策的科学性 19.《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该规定主要表明罗马法

A.宽容大度,维护弱势群体 B.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C.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D.野蛮残酷,习惯法影响巨大

20.有学者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 A.为批判宗教神学提供了思想武器 B.引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理性的认识 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1.有研究发现,工业前英国劳动力价格远高于大部分欧陆国家,同时拥有取之不尽的煤炭资源,这样就有了足够的市场动力来发展新技术。后来美国的崛起也是如出一辙:工价高、资源丰富便宜,使用机器有利可图。由此可以看出

A.工资水平高是英国工业的优势 B.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发明 C.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工业 D.资源丰富成为使用机器的关键

22.“18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娇柔纤细的罗可可艺术已同时代氛围格格不入,人们呼唤能与新时代相吻合的新艺术的出现。”下列艺术作品与材料中“新艺术”相符的是 A.《拿破仑加冕》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向日葵》

23.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第三共和国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A.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B.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 C.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24.《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一书中写道:“在华盛顿这个全国政治中心,们的女性亲属和朋友形成了新的政治角色。很多贵族女性长期在英国与欧洲法庭上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美国的精英女性比如玛格丽特·贝亚德·史密斯创造了一种美式的‘客厅政治’。1790年代,当国家统治集团初步成型的时候,‘客厅政治’在费城发轫,1800年后成为华盛顿政治景观不可忽视的一幕。”对“客厅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客厅政治”起源于英国与欧洲的法庭上 B.18世纪末开始美国妇女拥有参政议政权利

C.美国上层社会的妇女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D.19世纪以来“客厅政治”盛行于美国社会

25.《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下列对“纲领过时” 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3

A.欧美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已经取得合法的地位

B.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工业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运行能力增强 D.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

26.达尔文进化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但人类历史上,恐怕很少有哪种科学理论像进化论这样传得变了形。法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雅克·莫诺曾深刻地指出:“进化论遇到的一个麻烦在于,每个人都自以为理解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进化论学说 B.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是对其思想的曲解 C.社会进化论是进化论学说的理论核心 D.进化论学说应该与时俱进 27.下面《1870~1913年的西欧对外投资》示意图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的结果是

A.投资遍及世界各地 B.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 C.资本主要流向欧美国家 D.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8.据统计,英国工业增长率,1820年后长期维持在3%以上,但在1880年却下降为2%,10年更下降为1%;对工业的投资率也由1850年的将近8%,下降为1914年的不到5%;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长缓慢,进口却急剧增加。下面对英国经济变化的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英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 B.英国对第二次科技采取消极态度的结果 C.英国的殖民体系趋向瓦解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英美德三足鼎立的局面 29.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以下最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 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30.下图人物是87岁的柏林空运传奇人物霍尔沃森上校。1948年6月~1949年5月,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A.“柏林墙”修建 B.杜鲁门主义实施 C.北约与华约对峙 D.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31.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指出:“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触及整个社会。自然,要破就不可能没有冲突,有时甚至不能没有新旧事物之间

4

的尖锐斗争。”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 开始认识到高度集中的的弊端 B.将改革的重点由政治改革转向经济改革 C. 对改革阻力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 D. 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32.2004年8月中国外交部副王毅在不结盟运动第14次外长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中国一向重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与不结盟国家风雨同舟,相互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包括不结盟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针”。这表明 A.中国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 B.新时期中国坚持不结盟的 C.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不结盟运动是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国际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24分,34题12分,35题16分,共52分) 33.从古到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明朝时,中国人终止引人注目的海外远征的决定,就充分表明了中国人与欧洲人对世界的态度的根本差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魏源的《海国图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史地巨著。与魏源同时代的徐继畲所著的《瀛寰志略》,对各国的史地沿革、社会演变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不过,两书的作者都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魏源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徐继畲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这一传统史观到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派历史学家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他们已开始对中国中心论的传统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之谬论。

——吴于廑《世界历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史体系。刘宗绪将世界近代史划分为手工工程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吴于廑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交叉,纵横发展最终把世界连成一体;钱乘旦认为,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世界近现代史的学科体系,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另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创造和积累文明成果以及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与欧洲人对世界的态度的根本差别”,并从中国角度分析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魏源、徐继畲在世界认知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是什么?19世纪后期中国“传统史观”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史新体系的种类。以吴于廑所持的世界史体系的观点,对古代世界、近代世界 、现代世界进行历史分期并说明理由。(10分)

34.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图片,从中分别提取中英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5

材料一 1816年美国颁布了《1816年美国关税法》,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需要加以保护的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 ——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

材料二 经过《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议定,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对一般进出口货物仅按 “值百抽五”征税;货物转口运输,除按值百抽二点五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1928年7月25日,南京国民与美国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条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应适用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法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英国等国也陆续与南京国民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关税条约”。 „„

1928年12月7日,南京国民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3月在“关税特别会议”上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关税,共有八级税率,作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其税率分别为7.5%、10%、12.5%、15%、17%、22.5%、27.5%。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6期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816年美国关税法》、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关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在关税方面的做法。(10分)

1-10 BBCDC BBDBA 11-20 BDCAD DDBCB 21-30 CAACC BDBCB 31-32 CD 33.(1)根本差别:中国闭关锁国(封闭),欧洲对外扩张(开放)(2分)。根源: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向外拓展的动力(2分)。 (2)进步: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到整体世界(2分)。不足: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中心(2分)。变化:不再以中国为中心,对中国中心论产生“异议” (2分)。原因: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学东渐的影响(4分)。 (3)种类:生产力体系,全球史(整体史)体系、现代化体系、文明史体系(4分)。古代世界:从人类起源到15世纪末。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处于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2分)。近代世界: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人类社会逐渐从相互隔绝到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2分)。现代世界:从20世纪初至今。这一时期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

34. 信息:

中:明朝时期建立内阁制,君主进一步强化。(2分)

说明:内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2分)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君主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近代科技的产生,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2分) 信息:

英: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发展。(2分)

说明:内容: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2分)影响: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

6

率先完成工业提供了政治保证,使英国崛起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2分)

35.(1)1816年美国关税法主要是为了抵制英国商品对美国市场的占领,有利于保护美国市场和工业的开展(2分);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美国国内市场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分),但是引发世界主要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经济大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2分)。 (2)变化:由关税不能自主到关税税率的制定自主;由税率固定到实行八级税率制;由税率很低到提高税率。(答出两点即可,4分)评价:收回了部分国家主权,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2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保护了中国的国内市场和民族工商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分);但是中国的关税自主并没有完全实现,海关的行政主权仍被外国操纵,中国税则的制定还是受到外国的制约(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