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养答题习惯 掌握考试技巧

培养答题习惯 掌握考试技巧

来源:九壹网
培养答题习惯 掌握考试技巧

保康一中 丁礼兵

高考就是要正常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考出你的实力,考出你的能力,你的水平。

一、良好的应试心态积极备考。学的好还要考的好。要想考的好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高考前心理调整非常重要。考生应克服焦虑、紧张、自卑等心理,充满自信,找到应考情绪的最佳兴奋点。

1.做好物质准备:备好橡皮擦、签字笔、2B铅笔和直尺、三角板等必要的高考考试允许带的学习用具。另外,如果你有用毛巾擦汗的习惯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考试前要熟悉一下考场和考室。考试那天,最好比平时早一点出发,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有时间补救。最好不要等到考试前几天才这样做,以便训练有素,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2.做好精神准备:考试前尽量放松,坚定自己的信心,尽量给自己鼓气,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所有的题目自己都会做好,即使自己不会做,别人也不见得会做。考试前散散步,听听音乐,看看幽默电视剧或搞点轻松愉快的小运动,让自己放松放松。根据自己的实力,恰如其分的订好自己的高考目标。高考扩招,上大学的机会增加了许多,不要过多地去想上那类学校的问题,一旦发现自己情绪波动,影响复习备考或厌食失眠,可以去找老师,争取他们给予心理上的辅导。

3.要搞好考前心理调节,关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状态调整到最佳,全力以赴,准备高考,调整紧张、恐惧等异常心理,只想考试,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考试以外的,我就是来考试的,我就是来做题的,其他事情等考试以后再说。以一颗平常心去应考。考前一定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不要用脑过度、一味开夜车、加班加点,要把提高复习效率与保护大脑健康统一起来,不仅在考试前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在考试中大脑也会保持清醒头脑,发挥思维和想象力,高质量地答题。考前心理调整可采用积极暗示法,即通过语言来调节自己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的机能得以改善,如反复默念“镇静”、“我一定能考好”、“我能行”等,并与深呼吸协调起来使语言和调息效应之间建立条件连接。

4.进入考场,保持一种自然、平常的心态。如果见到监考人员就心理紧张,则不看或少看监考人员,可看看考生中好笑的人,好笑的事,让自己的头脑迅速镇定冷静下来,拿到试卷不要急于动手,先浏览一遍,看看试卷有哪些题型,共有多少题,便于建立全局观念,考试中要注意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斗志,轻松愉快的考试,才会进入最佳状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高考考查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研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

学生考试包括平常练习都应养成一些良好的答题习惯:答题前浏览题目数量,避免过分激动,不可分心。要树立信心,做题要细心。选项和答题卡要看准了再涂。审题要严,关键信息要做上记号,用直线或用圆圈标出。突破思维定势的习惯,如选择题的选项,横排或竖排,答题卡上的题号和选项,一定要看清。平时做题可以查看地图,把不懂得地方弄清楚。选择题,猜C、D,从选题入手,分析答案异同,若A、B、C类似则选D。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逐项分析,对的选项的后面打勾,错的打叉。错题选项错在什么地方,要做记号,也便于检查。解题的分析、推理过程,适当的写出来,计算、作图解答,要有过程,主要步骤、关键答案要有书写,不要考完了,试卷仍然和才发下来一样。

综合题要按题目要求答题,首先,要有话可答,有话可写,和题目相关的都可以答出来,只要不是反党反人民的话,高考阅卷一般不会扣分。当然也不要罗嗦、废话,一个问题不要紧说。第三,答题要有针对性,答出要点,语言该扩展的一定要扩展,延伸。如从地形雨方面比较两地降水量,就要答出,一地在迎风坡(包括在什么风),所以多雨,另一地在背风坡,所以少雨,再如分析某地形区形成,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就要答出该地在那两个板块交界附近,怎样运动的,运动的结果怎样;第四,综合性强一些的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第五,可以模糊的适当模糊,如简答题中对于某地形区不太清楚、不能确定,题目又没有明确说要答出来的,可适当模糊为高原、盆地等,不用具体说明是哪个高原或盆地;再如某地矿产丰富,但你又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矿产,题目也没明确要求答的,你就可以模糊为矿产丰富。

学生也应在历次考试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⑴按常规写好自己的编号、姓名、班级,便于统分,提高阅卷效率;⑵选择题:认真审题、分析,可采用假设、推理、排除、验证等方法;⑶读图题:读图时要注意步骤,第一步读图名,第二步读图例,第三步读图中内容。填图时要注意顺序,注记要清晰匀整,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位置正确,填不下的用箭头在图上指明填注的内容;⑷注意字的书写要规范,清晰美观匀整;⑸综合题一定要分步解答,第一审题,第二是知识的再现,回忆、联想所学知识点,第三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答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从多方面、多角度答题;⑹不要漏题,不管是综合题还是选择题都要尽量做完不要空题;⑺平时考试尽量不要弄虚作假,完成,尽量避免非知识性失误和非智力型失误。

教师应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进入高三总复习,考试骤然增多,要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纠正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掌握考试和答题技巧。高考综合题的解答,要按照“审题、相关知识点再现、结合题目答题”的三步解答思路进行训练。答题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号,便于检查。另外,高考综合题阅卷原则是采点得分和采意得分相结合,在平时训练与考试做题时,首先明确所考查区域所在地图,回忆与该区域相关的课本知识,二者尽快建立联系,明确命题人考查意图,需要用什么知识来回答,结合题目要求与条件答题,结合高中理论,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和旅游区位来分析评价,综合考查。注意计算、推理、描述、比较、评价、论证型不同题型题目的答法,如评价型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或从有利与不利,优势与劣势全面分析,切忌只答优势不答劣势,只谈有利条件不谈不利条件,比较型题目切记从甲乙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切忌只分析而不提及乙。

通过近三年考生答卷情况看,地理问题论证和论述能力需要加强,论证和论述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第一,术语使用要到位,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是专业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单元;第二,答案语言的逻辑性,一般来讲,针对考试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答案的语言一定要逻辑顺畅,并且所答是所问,不能盲目做长篇论述,即“紧扣题意”的要求;第三,是答案组织的层次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得出多方面的要点。

三、先易后难,合理安排时间。3+文科综合高考总分750分,文科综合就有300分,占总分40%,所以人们说“成也综合,败也综合”,而文科综合只有两个半小时(150分钟),所以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1.合理控制答题时间。第Ⅰ卷选择题144分左右,共35小题,第Ⅱ卷综合题一般有4题,但答题书写量大,需要时间长,所以选择题时间不宜超过50分钟,这从平时训练来看是可以办到的。另外,还要留5分钟左右时间涂答题卡、10分钟时间检查全部试卷。在做试卷时,应前紧后松,客观题可稍快一些,综合题可稍慢一些,力求全面准确。

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遇到难题不要慌。地理选择题也就1~2题难一些,整体来看,地理中低档题占80%,难题也就占20%,不要过于紧张。正确的答题顺序是:由前到后,先易后难,适当跳跃。关键是“适当跳跃”难于把握。分值大、有较大把握的题先做,分值较小、难度较大一

时半刻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到其他较容易题目做完以后再回过头来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错过了分值大的容易题。碰到难度大的题目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容易的题目做完了再去做较难的题目,但是把容易题做完以后不要把难题丢了,更不能因为题目较难,就干脆放弃,不好做甚至不会做也要做,只要不倒扣分就永不放弃,综合题更是要坚持把自己知道的、与题目相关的和题目要求相符的尽量多答一些。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确保选择题,稳住中档题,抓好综合题,舍去全不会。四句答题真经:慎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1分不浪费;难题要争取,舍去全不会;检查很重要,考罢不后悔。

考试时间的安排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⑴发卷到动笔的5分钟检查试卷是否完整,找到自己熟悉的大题;⑵用大约30到40分钟时间完成35道选择题;⑶用25到30分钟时间完成找到的熟悉的大题;⑷用30到35分钟时间完成自己优势学科的大题;⑸用30到35分钟时间完成其他学科大题;⑹用15到20分钟检查全卷,防止低级错误的出现:①涂黑规范,绝不错位;②答题位置准确,不出答题框;③书写规范,不出笔误;④不出现不合乎要求的改错方法;⑤有无漏题现象;⑥个人信息是否填涂无误。

四、规范答题,提高答题准确率。文科综合网上阅卷已经实行了7年,大大地提高了阅卷工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考生要想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准确顺畅地反映在答题卷上,必须按要求答题:⑴考生应按考试规定填好姓名、考号、试卷类型、科目,贴好条形码等;⑵选择题答题卡用2B铅笔规范填涂;⑶综合题在答题纸规定区域,不要违规,答在试卷纸、草稿纸上均不行;⑷答综合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可准备2支以避免笔芯不出水;⑸作图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⑹另外答错了千万不能用橡皮擦或涂改液,直接划掉就行了。

五、掌握技巧,顺利解答试题。文科综合考试中,选择题分值较大,每小题4分,共35小题,总分约144分,选择题在文科综合考试中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文科综合考试成败的关键。很多考生失利原因就在于选择题失误。答好选择题首先要掌握好方法:⑴认真审题,看清题目条件,不要漏掉题目提供的任何信息,特别是对于分布图要看清图名和图例,看清题目答题要求,如选正确还是错误或不正确的答案,千万不要把选“是”的题看成选“非”的题或者把选“非”的题看成选“是”的题;⑵掌握灵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常见的方法有:①比较法,有时答案看起来好像都正确,这时就需要对每个答案认真比较,找出最佳的答案;②排除法,没有见过,你没有训练过的选择项先放一放,看一下其他3个答案再进行排除;③推理法,有些条件不足的,可以假设,把各种假设情况进行分析、推理、排除;④验证法,将各个答案和选项直接代入、对照、排除;⑶遇难题要知进退,这个思路行不通,则应换个思路试一下,考生应当学会从试题题干或几个选项中捕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选“是”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对的,其余三个选项是错的,这样就可以某个有明显错误的选项找出其他两项与他有类似的错误,而加以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选“非”的题则可反其意而用之。为打开自己的思路,考生还可将难度较大的试题与老师平时的讲课联系起来,一时想不起来,也不要着急,可闭目稍微休息或望望窗外(当然不可偷看其他考生试卷而违规),有时可能因为某点景物的提醒与启发而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六、仔细检查,确保答案无误。用15到20分钟检查全卷,防止低级错误的出现:①涂黑规范,绝不错位;②答题位置准确,综合题不出答题框,选择题的选项,横排或竖排,答题卡上的题号和选项,一定要核对无误;③书写规范,不出笔误;④不出现不合乎要求的改错方法;⑤有无漏题现象;⑥个人信息是否填涂无误。必要的检查是必须的。如你想的是选A却选了B,你想得是选①却选的是②;有的选项本身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目条件或要求;用题目条件去验证答案,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去验证,综合题一定要检查你的答案是否符合题型。

试题做完后一定要全面仔细的检查一遍,考生应力求做到:⑴需要改正的地方要工整地改正;⑵检查答题(特别是答题卡的填涂)是否规范,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等,对必须删去的地方,

可轻轻地划去;⑶切勿提前交卷,也不要消极地等待结束考试的铃响,要把一分一秒时间都用到对试卷的审视和检查上,如果觉得所作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不妨把那道准备放弃的题目拿来做一做,想一想,换一种方法试一试,说不定就在换角度,换方法的过程中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⑷做题时有意识地把那些没有把握的题做上记号,做完后再检查,其它题目除非是明显的知识错误一般不提倡修改,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第一直觉往往是正确的,不要轻易否定它,要否定它,一定要有十足地把握;⑸高难度的题目,不如暂时搁置一边,等做完了其他题目再转回来做。自己见所未见的题目,不如放弃,千万不要让“一龙拦住千江水”,某个题目没答好也不要放在心上以免影响了考试情绪,“我不会做的,别人也可能不会做”;⑹一场考试结束,不要对答案或询问答案,也不要过于计较考的好坏,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

七、考后复习巩固

讲评试卷时,一定要认真听,力争把答案弄准确、搞懂、理解并记住,用红笔做好笔记,把重要的知识点、分析步骤、简图、重要的结论等用红笔做好笔记,没有搞懂的下课之后要及时的个别提问,对于错题要更正和复习巩固,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要记在错题更正本上。老师讲完之后自己再复习巩固一遍,把题目重新思考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听懂了、记住了。

学生应对错题进行总结,复习巩固。相应知识点看书,弥补知识盲点。分阶段对错题进行复习巩固。对存在问题较普遍的要专题突破。

考后总结,每考一次,要求学生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失误做出认真地分析,并制定今后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的措施。学的好不如考的好,不仅要会学,还要会考试,自己平时要注意对考试的总结,扬长避短。

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对照,是语言表述规范化、专业化。选择题要有根有据,有信心,排除干扰因素,用所学知识验证,不要随意改动。综合题讲完后督促学生进行总结,及时复习巩固,按题目条件、要求、用到的知识点等,列好答题提纲,注意语言组织、概括归纳等方面,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照,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印发综合题一纸通,训练有代表性的简答题20题。

高考备考中的应试技巧是一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对高三师生心智的考验,“三百里彩云追月,四季香百花竞开”,科学备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