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练习题
1.资料:甲企业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的长期股票,初始投资成本102.6万元,甲企业投资时持股比例15%,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2006年4月2日宣告分配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85.5万元。已知乙公司2006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7.5万元,其中股本256.5万元,未分配利润171万元。2006年乙公司实现净利199.5万元。2007年4月2日乙公司又宣告分配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142.5万元。
【要求】
(1)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2.资料:甲企业2006年3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投资成本79.2万元,持股比例12%,成本法核算。2006年乙公司净利316.8万元。2006年9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158.4万元,2007年3月5日乙公司宣告以3月1日为基准日发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250.8万元。另外已知2007年乙公司净利475.2万元。
【要求】编制甲企业有关会计分录。
3.资料: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475万元对B公司投资,持股比例30%,采用权益法核算。已知A企业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34万元,账面价值为1577万元;B公司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5万元,账面价值为228万元。B公司原来预计的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5年,A公司取得投资后该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另外已知该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提折旧。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具有重要性。2007年12月31日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342万元,2008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4万元,2008年12月31日B公司全年发生净亏1748万元,2009年12月31日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266万元。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4.资料: 2007年12月10日A公司对B公司投资680万元,持股比例30%,权益法核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一致,都为2550万元。
2008年10月,B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了42.5万元。 2008年12月,B公司全年净利2040万元。
2009年3月,A公司将该股权出售,售价1615万元。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5.资料:A公司2006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780万元,取得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28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B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投资公允价值,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7年4月10日,A公司又以156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12%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0400万元。取得该股权后,A公司对B可产生重大影响,改权益法核算。
已知A公司在取得B公司10%的股权后,B公司实现净利800万元,假定B未进行利润分配,除净损益外,未发生其他记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6.资料:A公司2006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840万元,取得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008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B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投资公允价值,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7年4月8日,A公司又以245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600万元。取得该股权后,A公司对B可产生重大影响,改权益法核算。
已知A公司在取得B公司10%的股权后,B公司实现净利2100万元,假定B未进行利润分配,除净损益外,未发生其他记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7.资料:A公司原持有B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6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按成本法核算。
2006年12月5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B公司20%的股权出售给某公司,售价3960万元,当日被投资单位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7600万元,改按权益法核算。A公司原取得B公司60%股权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800万元(假定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自取得B公司投资后至出售投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3300万元。假定B未进行利润分配,除净损益外,未发生其他记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