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通过我20xx年x⽉x⽇到xx公司进⾏建筑施⼯实习,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校园中接触不到的知识。根据我的实习所学到的、所看到的、了解的,进⾏以下实习总结。 ⼀、⼯程简介
x花园是由青岛x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住宅楼,承建单位是x建设⼯程有限公司,由x监理中⼼监理。本⼯程采⽤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积为11850平⽅⽶,分别由梁柱和板墙组成。均为六层,⼀⾄⼆层为框架结构,三⾄六层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 ⼆、实习内容
1、对⼯程现场⼯种有了基有的了解,主要有⽊⼯、钢筋⼯、混泥⼟⼯(泥⼯)、⽔电⼯等。
2、对建筑有关的单位及部门的了解,分别由开发单位、承建单位、设计单位、建筑委员会、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房管局等⼀个⼤系统组成。
3、对建筑的组成有了基本的认识,单位从⼤到⼩基本上由单项⼯程、单位⼦单位、分部⼦分部等组成⼀个完整的体系。 我对第⼀点进⾏认识论述: (1)钢筋
1、钢筋的种类、型号等认识 2、钢筋的焊接⽅法及相关的焊接规范 3、钢筋的绑扎⽅法及要求 4、钢筋的搭接长度的具体要求
5、钢筋的加⼯及下料的过程问题应及时解决。 (2)混泥⼟(泥⼯)
主要对现场的浇筑过程,震动、混泥⼟养护、取样、施⼯缝的处理、预留洞的处理等⼤体施⼯⼯艺有了⼤体把握。 相关问题:混凝⼟浇筑构件存在缺陷出现蜂窝、凸凹不平、露筋、孔洞、夹渣等现象,影响结构。
措施:常⽤的处理⽅法有局部修复、灌浆、补强等。要制定合理的施⼯技术⽅案,明确操作要求,并向⼯作班组进⾏技术交底⼯作。明确责任,实⾏分界挂牌制,加强现场管理,浇筑砼时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如果发现 (3)⽊⼯
通过对现场⽊⼯⼯作过程的了解和学习,我知道了模板的制作⽅法、标准、安装⽅法及模板的拆除。 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出、偏移、爆裂甚⾄坍塌,出现胀模。
原因:模板侧向⽀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夹挡⽀撑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间距过⼤,就会出现胀模现象。 措施:模板就位后,技术⼈员应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般梁中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柱模应计算浇筑砼时的侧压⼒,检查箍距是否满⾜要求,及时加设达到标准的⽔平斜撑、剪⼑撑等。 三、主要的收获和实习体会
实习中的我是激动的,对可以到实际中去学习⽽激动,是充满渴望的,对新的知识的渴望;是满怀信⼼的,对我的将来的学习,下⼀步的发展充满信⼼。实习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探索,同时也充满了困惑,正是这挑战,挑战⾃我,挑战⼯作,使得⾃我能⼒得以提升,使得经验得以积累;正是正是这探索,探索未知与不知,使得知识得以补充,也正是这困惑使得我反省⾃⼰认识⾃⼰,看清⾃⼰的不⾜,看清⾃⼰的缺点。
在这2个⽉的实习中使我懂得了很多课堂上、学校中接触不到的,很少注意的,但有时⾮常重要的知识。
篇⼆
⼀、实习⽬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作,充实和扩⼤⾃⼰的知识⾯,培养综合应⽤的能⼒,为以后⾛上⼯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程、钢筋⼯程、模板⼯程、混凝⼟⼯程、砌筑⼯程施⼯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种的施⼯技术和施⼯组织管理⽅法,学习和应⽤有关⼯程施⼯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法。 三、实习概况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积极向⼯⼈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程、模板⼯程、混凝⼟⼯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程进⾏实践操作。
1.钢筋⼯程钢筋使⽤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复检合格后⽅可⽤于⼯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制作加⼯⼯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程模板及其⽀架应根据⼯程结构形式、荷载⼤⼩、地基⼟类别、施⼯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设计。模板及其⽀架应具有⾜够的承载能⼒、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的重量、侧压⼒以及施⼯荷载。浇筑混凝⼟时模板及⽀架在混凝⼟重⼒、侧压⼒及施⼯荷载等作⽤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坍塌的情况时有发⽣。为避免事故,保证⼯程质量和施⼯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架进⾏观察、维护和发⽣异常情况时进⾏处理的要求。
3.混凝⼟⼯程结构混凝⼟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的混凝⼟,取样不得少于⼀次; 2、每⼯作班拌制的同⼀配合⽐的混凝⼟不⾜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次;
3、当⼀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配合⽐的混凝⼟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次; 4、每⼀楼层、同⼀配合⽐的混凝⼟,取样不得少于⼀次;
5、每次取样应⾄少留置⼀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四、实习主要⼯作任务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地的建筑类型,了解⼯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程开⼯前和施⼯中的各项准备⼯作,参与进⼊施⼯现场的材料,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实习⽇记,做好实习收尾⼯作。
我们应该去了解或者熟悉⼯地上常⽤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边参观⼀边询问着,尝试了解常⽤的机械设备。
为了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针对在施⼯现场看到的“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操作的师傅细⼼的告诉我们它是⽬前在建筑⼯程中应⽤较⼴的⼀种⾃落式搅拌机,主要按重⼒机理进⾏搅拌作业。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当搅拌筒绕⽔平轴旋转时,叶⽚不断将物料提升到⼀定⾼度,然后⾃由落下,互相掺合。主要⽤于⼀般⾻料塑性混凝⼟的搅拌。为了进⾏有效的成本控制,⼯长告诉我们正确的放料顺序为:⽯⼦,⽔,砂。因为放料顺序不对会造成浪费。 我们在现场看到有师傅在砌筑空⼼砖,据他介绍空⼼砖具有良好绝热性能,主要⽤于⾮承重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等部位,⽐如阳台后砌墙。使⽤砌筑砂浆,孔对孔(空⼼砖)1/2处,孔向下(将少数分布筋埋⼊)交错搭接。若空⼼砖旁要开门窗洞,应将3块实⼼砖填⼊其中再施⼯。
我们⼜询问了为了节约⽤⽔,可不可以使⽤⽣活⽤的污⽔来拌和混凝⼟。师傅笑了笑说,混凝⼟⽤⽔也需要⼲净的⽔,因为污⽔会影响混凝⼟的质量。不单是⽔,对砂、⽯的细度模数也有要求;对⽔泥标号也有要求。 五、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出校门的实习⽣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现场经过⼀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不上,⽽是要看你会不会⽤,懂不懂得变通和举⼀反三的道理。本次实习中⽐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个:
问题⼀: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例如:混凝⼟、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另外对混凝⼟出现裂缝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问题⼆:熟悉图纸的能⼒差,对平⾯的图形想象不出⽴体的样⼦。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的对错。 问题三:对于最新的施⼯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的对错。 问题四:对于⼀些施⼯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个施⼯过程的操作不了解。 问题五: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差。对于建筑⽅⾯的⼀些出新了解太少。 六、实习感想
实习的中途,领导来看望我们,要我们好好学习,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打好基础。
各⾏各业都⾟苦,可是我们在这⾥,不但看到了艰⾟,也看到了伟⼤。民⼯们在烈⽇酷寒的天⽓⾥,仍然在为城市建设⽽努⼒着。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再⼯地外⾯看到有民⼯站在某楼层⾼处扬⾔跳楼,想以这种⽅式来要回⾟苦挣的⾎汗钱,这件事情还引起当地媒体的反应。我不希望民⼯们再⽤这种⽅法来拿回属于⾃⼰的钱,法律是的武器,所以他们⾃⼰也应该去学习相关的法律。这种⽅式真的已经不是新闻了,我也担⼼那些克扣拖⽋民⼯⼯资的⼈有⼀天习惯了,不以为然了,民⼯们怎么办?拖⽋民⼯⼯资历来是建筑⾏业的⼀⼤问题,因为很多⽼板是通过贷款来修房⼦,再卖了房⼦发⼯钱,或者直接⾛⼈。现在的银⾏应该建⽴严格的信贷制度来⽀持建设⽀持民⼯,让⾟苦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民⼯没有后顾之忧, 在建筑⼯地上看到的⼀些情况,让我感慨万千。
⾸先我想到的是安全问题。⼯⼈们可能是太熟悉他们的⼯作了,也认为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不注重那些器械操作规程,认为怎么好⽤就怎么⽤。他们在砌砖的时候,随意搭设脚⼿架,⽽且没有按照规定使⽤扣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扣件扣紧了钢管才不会乱滚,⼈站上去才会安全。安全兜也没有按照规定架设,灰⼟⽯块掉下来砸到下⾯的⼈就不说了,如果是⼈掉下来,他的⽣命安全还能得到保证吗?我们还看到有⼈⽤塔吊将钢管或者圆原⽊运送到楼上,结果被监⼯骂了⽽且扣了⼯钱。是的,如果不⼩⼼,材料滚动下来,砸伤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命安全,企业的负责⼈应该为他们买保险,应该给他们上安全教育课。 七、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先本此实习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未去⼯地之前我从没想象国两个⽉的实习我能承下来。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地⽣活。虽说以后不⼀定去⼯地⼯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作⼼中都有了⼀种吃苦耐劳的毅⼒,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地上知道了⼀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地上知道了作为⼀名技术⼈员应该怎样去和⼯⼈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程⽅⾯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都有⼀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该注意、须细⼼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须考虑施⼯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该考虑实际施⼯中的问题。到即能施⼯⼜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绘图只是⽤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的设计是否能施⼯。
⼯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例如:墙体也会发⽣偏移,楼梯⽀模时楼梯间的⾼度不够,阳台、凸窗的尺⼨标⾼有微⼩变动等等很多问题,都是⼯程中可能发⽣的⼀些问题。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找到问题发⽣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通过帮助资料员填写部分资料,使我对填写施⼯资料也有了⼀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填什么资料,需什么⼈签字等,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是我对建筑设备,建筑基础等有了⼀定的了解,为我们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引开了⼀条路,我们通过观察问询等⽅式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东西。除了建筑知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安全问题。每个施⼯单位都有标语“安全第⼀”,作为⼯程⼈员,应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不但要严格规章制度,还要为员⼯们灌输安全知识,对他们的⽣命安全负责。
篇三
为了通过参观典型建筑,建筑⼯地,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个感性认识,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个系统全⾯的了解,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增强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学校组织了⼀次参观建筑⼯地的实习。
⼀、实习时间 2019年x⽉x⽇ ⼆、实习地点
xx⼩区、xx体育馆施⼯现场、学校实验室 三、实习内容 (⼀)建筑外观
第⼀天下午,同学们来到xx⼩区,参观该⼩区。⼀路上指导⽼师就所看到的建筑给我们进⾏讲解,并给我们分析某⼀构造设置的作⽤,设置原因,设计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告诉我们现⾏建筑规范是怎样规定的。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并请⽼师解答,并及时作记录。通过⼤家有针对性的问答,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如可以在建筑物顶上安装成排的短型避雷针,使其具有传统避雷针的效果同时⼜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虽然使⽤太阳能热⽔器能节约能源,但是规范禁⽌⽤户⾃⾏安装,以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但可以在建筑物设计时将其统⼀规划、安装。我们还从⽼师那⾥了解到,该⼩区的设计理念是“爸爸是湖,妈妈是溪,我是快乐的⼩鱼⼉”。事实上,这⼀设计理念也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区中的湖、⼩溪与周围的精致很好的融合在⼀起,拉近了⼈与⼤⾃然的距离。 (⼆)建筑施⼯
第⼆天下午,同学们⼜到xx体育馆施⼯现场进⾏参观。在施⼯现场的外⾯,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建筑的设计单位就是我们学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以同学们都很激动,参观过程中似乎也更加积极了。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筋头,看上去⽐较奇怪。于是就问⽼师是什么东西。⽼师告诉我们那就是预应⼒钢筋。说实在的,提起预应⼒混凝⼟,我相信没有讲⼏个同学不知道,但是说到真正的,我估计则没有⼏个同学真正的见过。这⼀次参观,使⼤家能从感官上对⼀些建筑构造有个直观的了解,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撑上部重量的柱⼦很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些的构造柱,它们是⽤来加⼤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过长导致容易坍塌。在三楼,我们看到上⾯楼板的⽀架还没有拆,这些⽀架是⽤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板和梁需要很⼤的⽀撑⼒。在⼀楼,我们看到了施⼯后浇带,⾥⾯还有钢筋。⽼师告诉我们在施⼯完成后这些后浇带就会被浇上。在⼀楼⼊⼝处旁边,⼤家还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风采光⼝。 (三)建筑内部
第三天是我们的最后⼀次实习。地点在学校的结构实验室。由于是⼤型的实验室,并且实验内容⽐较特殊,所以这个建筑的设计也有很多特别的地⽅。实验室采⽤⼤跨度,框架结构,其中屋顶为架结构。在实验室的柱顶上安有预埋件和钢板,通过螺栓节点连接屋顶的平板架。据⽼师讲,采⽤平板架和螺栓节点,适合于跨度不⼤的结构(50-60m)。在建筑组合上采⽤了错层的组合⽅式。建筑主体空间为实验室,在南⾯⼜加设了第⼆层,作为办公室。
由于实验的要求,实验室中设置了10t的吊车,相应就有吊车梁。这⼀点与⼯业建筑很像。但据指导⽼师说,在吊车梁与⾼侧窗的设置上有点问题。⾼侧窗正好被吊车梁挡住,影响了其采光作⽤的发挥。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
⑴在当初设计时就考虑吊车梁和⾼侧窗的相对标⾼,以免发⽣这种遮挡的问题。此外,在设计这种⼤型的车间形式的建筑物时,设在其相邻建筑物的南⾯,以免影响⾼侧窗采光。但这个实验室在这⼀点上设计的并不太合适,因为它建在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北⾯,采光会受到其影响。
⑵在屋顶增加⼏条条形采光带,增加采光,以补偿侧窗造成的采光不⾜。但应注意屋顶的防⽔问题。实验室的另⼀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地⾯。为增强建筑的刚度,墙和地⾯采⽤的整浇施⼯。据给我们讲解的指导⽼师说,实验室内北部地⾯厚达1.2m,全为轻钢砼材料,因为北⾯安置有⼤型实验仪器,实验时对地⾯产⽣很⼤的荷载。⽽南⾯地⾯则和墙的厚度⼀样,采⽤预应⼒砼材料做成,为地⾯⾃承重。由于地⾯厚度相差较⼤,我们看到在厚薄地⾯的交界处出现了裂缝,但指导⽼师说,这并不影响使⽤,也不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这使我们放⼼下来。 四、实习总结
通过参观实际建筑,我们增加对建筑的认识程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参观和⽼师的讲解,运⽤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的优缺点,我们提⾼⾃⾝的观察能⼒和欣赏⽔平,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建筑⼯程施⼯⼯艺,熟悉房屋构造;通过在实际施⼯现场的参观实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对劳动⼈民的敬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