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西镇小学“五步求实”法数学教学集体备课案
上课日期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思治辉 学 课 课 数学 1、四边形 一课时 科 题 时 思治辉、朗本帅、杨必东、陈雨宗、郭云财、曹建华、刀贤威、岳希珍、寸待参与人员 松、董保如 教学内容 教材P79——-P82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 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设 计 意 图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PPT课件、方格纸、直尺。 1.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课前预习 2.你认识下面的立体图形吗?说说看。 第一课时 1.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导入 2.你认识下面的立体图形吗?说说看。 1
预设问题 学生难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自主意见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探 究 新 知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在小组里说一说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自己画出一个四边形吗? 学生尝试画四边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2.教学例2。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2
(自 主 学 习 、 合 作 学 习 、 探 究 学
习) 生2: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三 总结提升 师:你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基本练习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拓展延伸 形。 ( )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 (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 )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力要求: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几个角? 当堂检测 2.判断。 (1)数学课本是四边形。( ) 课堂延伸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作业。 3
(2)课桌是四边形。( ) (3)教室里的黑板面是四边形。( ) (4)每一个四边形都有四条边。( ) 3.看图填空。 说说上图中有( )个四边形。 板书设计 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教学反思
盏西镇小学“五步求实”法数学教学集体备课案
4
上课日期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思治辉 学 课 课 数学 2、周长 一课时 科 题 时 思治辉、朗本帅、杨必东、陈雨宗、郭云财、曹建华、刀贤威、岳希珍、寸待参与人员 松、董保如 教学内容 教材P83——-P84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 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理解周长的含义。 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PPT课件、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2.下面哪些图形能描出周长?用彩笔把它的周长描出来。 设 计 意 图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前预习 3.求下面各图形一周的长度。 第一课时 1.分一分,找一找。 导入 (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平行四边形。 预设问题 学生难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5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教师可准备一些物品和图形) 投影出示: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 探究新知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思考。 (1)出示: 这个钟表的周长是多少?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①用直尺量。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圆形钟表的周长。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③用米尺量。在钟表上作一个记号,把钟表在米尺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2)出示: ①学生分小组思考、实验,怎样用手中的工具量出它的周长。 ②汇报交流,用绳子先围,再量。 (3)出示: 说一说怎样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6
二次备课 自主意见 探 究 新 知 (自 主 学 习 、 合 作 学 习 、 探 究 学 习)
(4)出示: 你能知道它的周长吗? 把每条边都量出来,再加在一起。 (5)出示树叶,这个树叶的周长你们能知道吗? 先用绳子围一圈,再用尺子量绳子的长度就可知它的周长。 3.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明确认识图形的周长,探索得出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基本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课堂延伸 拓展延伸 2.动物锻炼身体: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牛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它们跑的路一样长吗?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作业。 当堂检测 1.算一算。 4×4+9= 3×9+2= 7×7+4= 6×6+5= 5×9+7= 4×7+9= 2.从身边找“周长”,并摸一摸,同组伙伴说一说。 7
提示:如自己坐的凳子的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3.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图形能求出它们的周长,哪些图形不能求出它们的周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化曲为直
盏西镇小学“五步求实”法数学教学集体备课案
上课日期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思治辉 学 课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 数学 一课时 周长 科 题 时 思治辉、朗本帅、杨必东、陈雨宗、郭云财、曹建华、刀贤威、岳希珍、寸待参与人员 松、董保如 教学内容 教材P85——-P88 设 计 意 图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PPT课件、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16张。 我会计算。 课前预习 长 长 宽 周长 方 5厘米 3厘米 形 6分米 3分米 第一课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以下知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采用绕绳法等方法测量周长;对于规则图形,可以量出所有边的长度,再相加。我还知道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即( );正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即( )。 导入 预设问题 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9
二次备课 自主意见
探 究 新 知 (自 主 学 习 、 合 作 学 习 、 探 究 学 习)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4。 师:你能算出下面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 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 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 生3: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0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教学例5。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用手中的16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看你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图形,完成下面的表格。跟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吧! 长 宽 周长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 (1)长16分米,宽1分米,周长34分米。 (2)长8分米,宽2分米,周长20分米。 (3)边长4分米,周长16分米。 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 生:只有这三种拼法,周长最短的是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是16分米。 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强求算法的统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 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 生2: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11
基本练习 A类 学校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50米,张明沿足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拓展延伸 1.长方形的长是16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长增加15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小丽有一条红丝带,用这条红丝带正好围成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红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会围成一个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 课堂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1)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2)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 )。 当堂检测 2.画出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3.画出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