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l9期 (总第210期) 世纪桥 No.19,2010 Shi Ji QiaO (General No.210) 论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当代价值 鲁志美,刘景凤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述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几代领导集体的军事战略的影响入手,论证积 极防御这一无产阶级军事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的生命力和对当代和国防建设的指导作用,以及它 在军事战争中的指导地位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当代价值 在中国党领导中国取得胜利的伟大实践中, 积极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吸收古今 中外战争的精粹,创造出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这一军事战略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军事战略 理论,它超越了以往军事家们的视野和局限,对中国 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这是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 义的飞跃。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当代军事和国 防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军事战略思 想的影响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对国际局 一现了基本战略态势上的防御性和具体作战指导上的积极 统一,军事斗争准备与建设的统一,坚持人民战争的 法宝与创新高技术条件下的战法的统一,是对积极防御军 事战略的重大的发展。 三、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军事战略的 影响 同志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提 、势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分析和客观判断的前提下,在对现代 局部战争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了积 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对这一战略 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1980年1O月小平在谈话中指 出:“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 ‘积极防御’四个字。”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事战略的积极 防御性质,确立了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对未来反 侵略战争和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指导地位,为这一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其发展主要体现 在:第一,正确把握当代战争的基本走向,系统提出了遏制 战争的战略主张;第二,全面反映新时期的战略需 求,正确规定了新时期军事斗争要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的战略任务;第三,明确提出未 来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实行由侧重准备应对大战到侧重 准备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战略转轨。 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影响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军事战略提高 到治国的高度,他指出:“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国之道, 任何一个国家要治理国家,军事不搞好是绝对不行的。因 为军事战略必须跟整个国家经济、政治、外交密切协调。 如果军事战略错了,损失是很大的。”1993年同志 主持制定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 参考文献 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现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代技术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它体 [责任编辑:李佳] 一出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 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 任务,拓展了的职能,规定了建设的发展方向、奋 斗目标和指导原则,而这一切仍旧是以坚持“积极防御”的 军事战略方针为前提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时代条件和安全形势都有新的复杂 表现,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及 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我们面对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 事技术的严峻挑战,这就要增强军事战略的预见性和 主动性,为了更好的保证国家的安全和遏制战争的发生, “积极防御”将仍是我们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指导方针。 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不仅对几代领导人 的军事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同时与新条件下我军 的军事战略思维、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准备、军事战略 空间、军事战略力量建设、军事战略指导思想、军事斗争方 法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战略环境的变化而 变化,保持其战略指导的活力。 总之,“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是中国战争的总的 战略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条件与形势都在不断地发生 着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在世界上 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侵略别的国家,所以积极防御这 方针也是由我们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同时我们力求 避免和制止战争,力求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问题,所以, 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价 值,当代和国防建设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 收稿日期:2010一O8—23 作者简介:鲁志美(1964一),男,黑龙江虎林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 克思主义理论;刘景凤(1974一),女,黑龙江汤原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