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6期 2009年11月 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Vo1.9 No.6 NOV.2009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曹光明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 要:阐述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提出了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形成“课堂十网 络”的虚实结合、功能互补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并对新课程教学模式下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 671—4288f2009)06—0139—03 1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免所谓的“注入式”或“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课堂教 在传统的“教与学”二元结构中,教师是主角,上课铃一 学要由“单口相声”转变为演“双簧”,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 响,教师开始讲课;下课铃一响,教师走人。我们经常讲要培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导学式”教学,可以采取诸如问 养个性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而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的单 题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 一化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课程教学模 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 式的改革,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对教育 极性的目的。即使是偏陈述性的教学内容也应采取启发式 的不同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教学,采取设问、延迟判断等方法,启发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方面,学生个体的基础水平、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的 和回答问题,以此把学生的思路始终吸引到教师的讲课中 不同,决定了他们有不同学习需求和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取 来,达到师生二者思维的一致和交融,实现思想上的互动。 向,向所有学生提供同一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正在由粉笔+黑 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承载教学内容传达至学 板、挂图、幻灯、电视等向一体化多媒体方向发展。教师可以 生的重要载体;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要求,同一门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启发、引导式教学情景,有利于调 课程的不同内容其教学模式要求也不同,一种教学模式不能 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由于多媒体集声、像、文字、动画、视频 贯穿一门课程的始终,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 为一体的特点,使得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有 同在课程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可根据自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 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变教师简单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条件。 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采用现代化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教育网络的广泛应 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合理设计 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条 教学资源,提供广泛的学习材料,设计思考问题等。一些原 件。 本在课堂上不好体现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也可以充分地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基 演示,甚至可以把实际生产过程、科学实验、工程实践等通过 础。该理论所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 多媒体设备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得封闭的课堂变得开放,学 建构者,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可持 生在课堂上走出了书斋,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开 续发展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化人才, 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 实现以创新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现“以教 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降低了学生 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理解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义。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体 性的发挥。不同的课程、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其教学手段 2 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程授课模式 传统的授课模式由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强、效率高、受 要求可能不同,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众面广等优势,应当予以充分尊重,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 有些偏重理论性的课程,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一些 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重点内容予以展示,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效率;对一些诸如 传统课堂授课要解决教与学的融合问题,避免教师按照 数学、力学、工程图学等推理性和示教性强的课程,更应侧重 事先备课只顾自己讲,不太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也就是避 于板书,推推算算、写写画画,放慢节奏,更有利于学生对教 *收稿日期:2009—08—26 作者简介:曹光明(1964一),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机械教学及教学管理。 139~ 潍坊学院学报 2009年11月 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工科类课程,设备装置、图形表 的重复传授过程,而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方法, 达繁复,甚至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的内容,采用多媒体展示更 实现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重组整合和意义建构, 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表达。另外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是其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的 优势,但如果课堂容量过大,信息的显示节奏太快,学生的思 过程,其间融入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独特的个 维可能跟不上,造成对所学内容理解不透彻,效果也大打折 性、情感、思想、方法,体现了教师对于教学的主导作用。 扣。 网络教学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教师作为知识传 3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网络课程 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模式 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性学 如果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 习,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变革。 育实践的话,那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育实践更促进了信 网络教学带来了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的变 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 革。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 变革。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 馈和自我评价,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 础,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价过程。 构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情境创 总之,传统课堂作为主课堂,可以用来精讲、精练,发挥 设、启发思考、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 其系统、高效、受众面广的优势,实现其应有的育人功能;网 重交互、协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活动,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 络课堂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 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 技术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掌握现代学习技术和现代学习 作”为特征 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方法,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无 性、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 可替代的作用。“课堂+网络”,二者虚实结合、功能互补,成 落到实处。 为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现代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育理 4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下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 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核心,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 师生角色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性的变革。 从根本上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现 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个性 代教育教学模式。 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其学习过程完全根据学生个体的 4.1 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具体情况进行自我控制。教师所起的作用在于提供丰富的 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思想氛围,要开展 网上教学资源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 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学 定、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对相关资料的筛选和编排、对各知识 习和讨论,大家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才能在行动上保持步调 点的确定和链接等;同时提供良好的网上导航、组织指导和 一致。由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因此新的教学观 帮助服务。由于网上课堂教学不具有教室课堂里教师的说 念不仅要被教师掌握,还要被学生掌握。同样要在学生中开 教性和约束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 展学习方式的教育活动,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第一堂必修 真正体现;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和多样性,信息资源的广泛性 课,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方法基础。 和丰富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4.2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和能动性。 对高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仅是适应新形式 网络教学从根本上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成为超越时 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发 空的虚拟课堂。学生有疑问,用不着找老师谋面,网络提供 展的需要。新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总设计 了很好的交流沟通的途径。师生交流既可实时、也可异步; 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更是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开 既可同地、也可异地。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课堂讲授一次 发者,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 性的问题,可以永久存留教师的讲授过程,方便了学生再学。 握,否则教师的很多教学设计目标和构思都难以最终实现。 对于学习辅修专业、重修课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 因此,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培训,提 情况,决定先去教室课堂学什么,后去网上课堂学什么,避免 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 了主修专业、主修课程与辅修专业、重修课程的学习冲突,为 教学的能力。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不仅要有普及型培训, 辅修和重修的学生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和矛盾。对于一些 也要有高级些的专题培训,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师的要求,并 课外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如形势与教育、大学生就业 重视培训的长期而不是短期效果,要杜绝只是拿证书的形式 指导等,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以及专题讲座 主义。 辅导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传统课堂外的培养体系建设 4.3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了条件。 网络教学模式要求有很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学校应加 网络教学带来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不再是知识 大投入,加强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改善网络的软硬件条件。 14O一 第6期 要将网络接人多媒体教室,有利于教师将网络教学资源引入 曹光明: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实施网络教学,还应有相应的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保 传统课堂,改善传统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实现传统课堂 障。在上要鼓励广大课程主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 和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并有利于学生对新型教学方式的适 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和教学工作量的认定。 应和掌握。要加强对网络服务器正常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拓 学校的教学检查应把网络教学纳人其检查的重要内容,不仅 展网络带宽,提高网络运行速度,确保网络运行流畅,避免网 要检查教师的教室课堂教学,同样要检查网络教学的情况l 速成为瓶颈;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病毒、黑客等的预防和治 不仅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讲稿,也要检查教师对网上教 理,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和高效。要加强教学应用管理软件 学资源的建构和利用情况,以及网络教学的效果。学校也可 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网络教学管理的水平。 4.4加强有利于网络教学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 成立网络教学资源考核评价小组,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定期 对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制 为了加强对网络教学的服务和管理,学校要成立专门的 度和措施,使得网络教学沿着规范有序可控的方向发展。 网络教学服务机构,提供网络管理、教学服务、资源制作等。 ————…————…————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64—71 Research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s for University 0UrSeS U t T nder lntormatl0n—baSed 0ndltl0n t ^ 』● ■ l 1●』● CAO Guang--ming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s for university courses is discussed.It is pro— posed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needs improving and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needs con— structing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new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set up with”classroom +network”in which virtual and actual is integrated and its function is complementary each other.Some problems with the new teaching mode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courses reform,teaching mode,information technology (责任编辑:肖恩忠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