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来源:九壹网
纳税Taxpaying财会研究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蒋燕梅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大多数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了初步的经费管理、规则前置、网上查询和报账等基本功能,简化了财务业务办理流程、缓解了日常报账工作量严重超负荷的现象。但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科研经费的增长以及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改革,各相关部门也对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深入、更细致的要求,高校财务系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同时,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各相关部门及广大师生对财务部门的工作有了全新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亟须模式创新、优化流程、整合资源,更加精细、面向用户、灵活的财务体系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只有深入和全面的开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步伐,才能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的低端劳动中出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发展。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财务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一)应对业务模式剧变及业务量激增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大多数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了初步的经费管理、规则前置、网上查询和报账等基本功能,简化了财务业务办理流程、缓解了日常报账工作量严重超负荷的现象。但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科研经费的增长以及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改革,各相关部门也对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深入、更细致的要求,高校财务系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目前普遍面临新需求不断涌现、统计能力供不应求、制度法规改革无法靠原有的财务系统实现的问题,靠加人加班的模式无法继续应对,财务部门的服务对象范围扩张、工作职能和工作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必须进行深入的信息化建设,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上一个新台阶。(二)满足时代发展中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单位对高校财务体系的新要求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广大师生期待财务业务的办理流程更加简化,各教学科研单位也需要财务服务更加快速、多样,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人员可以在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处理各项财务事项、在线更新制度、资金调度、服务咨询等,使师生可以更加专注于教学、科研、学习;还可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率,使高校财务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快速、个性化、动态化,满足系统使用者日益增长并不断变化的需求。(三)助力高校快速发展、实现财务部门自身提升与转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财务信息化在高校的应用正是缓解高校管理压力的一大重要举措,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保证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更加专注于完善信息化进程,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与升级,推动高校财务体系由核算为主转型为核算、管理、分析、控制、预测的综合财务体不畅高校财务体系管理全校的经济行为,对接每一个校内单位,监督评价全部的流程,往往会出现信息对接不畅、需求无法传导的问题。目前高校的许多部门拥有各自的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往往局限于本部门使用,没有统一规范的采集标准,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数据往往在系统外传输,导致重复劳动、效率低下、增加了出错的概率。财务部门很多时候是学校业务流的终端,很多终端的需求无法及时有效的传导出去,影响该业务的信息质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高校运用信息进行决策的有效性。高校财务系统内部,各前端、中端、末端模块的紧密配合才能高速高质地处理错综复杂的业务数据,信息化升级过程中,容易出现流程不畅的问题,一个模块的变化,往往影响其他模块的功能,影响系统升级的效率。(二)系统功能偏重核算、管理功能有待加强目前高校的财务系统,信息化还不全面,功能主要集中在项目科目管理、账务处理、收费与支付、工资个税管理等方面,预测、分析、控制等决策支持能力不足,很多统计分析仍需在系统外手工作业,需要开发更深入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个性化方面,财务相关信息的使用者查询和使用财务数据的方式也不够高效与人性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财务系统面向的人员会提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系统的处理方式也需要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及深入化。(三)系统更新滞后、扩展能力不足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更要始终保持财务系统的先进性,这就需要财务信息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为高校对49系,具备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在及时、有效完成大量增加的业务量之外,提供更多高校发展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将极大地促进高校的管理运行、契合高校的发展目标。二、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校内各系统各自为政、财务系统内不同模块间对接财会研究

财务系统的需求不可能一成不变,当内外部环境变化时,需要快速调整系统的相应功能、增加或减少系统模块,并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高校财务系统优良的扩展性,是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发展与完善、高校应对各种变化和调整的有力保障。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爆炸性增长,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需求,最终财务系统的业务模块越来越多,增加了系统调整升级的困难,这也是高校财务信息化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当财务人员提出功能调整需求时,往往出现技术困难,或者需要较长的调整周期,更为糟糕的是调整之后系统原有的功能有时出现错误,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财务系统在高校的应用效果。(四)财务部门复合型人才短缺实现高校的财务信息化,不但需要专门的开发部门或公司,财务部门本身也需要配备财务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也会不断变化,逐步转向专业化、深入化,需要财务人员加强数据挖掘与分析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往往精通财务专业知识,但是信息化的技术知识、数据分析知识了解较少,在信息化出现问题时,不能很快的排查原因;在系统需要更新升级时,不能提出有效的、先进的方案,这些都对财务系统的稳定性、先进性有很大的影响。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一)高校对财务信息化重视不足、缺乏顶层设计重视不足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产生问题的一大影响因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定位过低,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领导认为财务部门属于教学辅助部门,倾向于用扩充人手、增加工作时间的方式解决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重视不够,推动力度不足,对推进中的困难畏首畏尾,不愿加大投入,不重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导致财务系统功能缺失、各系统各自为政、无法匹配高校的管理体系。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改进,循序渐进的长期工程,需要高校的领导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二)缺少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创新思维、服务思维、管理思维信息化是对传统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的。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的财务信息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虽然财务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能逆转的潮流,但是长期的传统思想意识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仍存在观念滞后与技术进展的矛盾。在创新方面,许多流程、模式亟待新技术、新设计去优化;在服务方面,还有很多使用者的需求亟待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财务系统存在大量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意识到数据分析利用对于高校发展的巨大价值;在管理方面,原有的组织划分、财务流程等在思维上,难以适应信息化的需求。(三)信息化初级阶段存在更新需求大与经验少的矛盾随着高校业务的发展,财务信息化系统需要不断维护、完善,更新过程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业务复杂,需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投入很多时间进行研究、设计、沟通、测试,需要502019年第25期(总第241期)

较强的流程设计管理能力。在管理方面,原有的组织划分、财务流程等在模式上,也难以适应信息化的需求。而很多高校的财务系统在组织架构与财务流程再造、模块对接、数据整合等多个环节知识经验沉淀不足。(四)财务部门本身对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视不足高校的财务部门往往侧重核算的基础职能,对于控制、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等职能重视不够,对财务、计算机、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财务人员经常面临日常业务与系统建设的双重压力,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提升面临要求高、时间紧的矛盾,导致复合型人才缺乏,严重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需要既精通财务知识、又具备信息技术的先进理念和手段的人才,提高这类复合型人才的比例,才能在高校的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切合高校的实际需求并保持先进性。四、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一)加强宣传沟通、争取顶层设计的机制支撑、完善系统构架教育现代化,培养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信息技术的意识和理念,在财务信息化方面,也需要统一认识,积极推进。通过积极地宣传沟通,针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汇总信息化需求、研究信息化优势、制定提交方案,争取高校领导层的支持,获得顶层设计的机制支撑,加大财务信息化人力和软硬件的投入,完善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及系统内各模块的衔接。为此,需要完善信息化平台,制定信息体系标准,增加系统对外接口,积极与校内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规范的权限申请设置,实现安全的信息传递与动态化查询,加快传递速度与准确性,减少重复采集;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发起人、信息使用人、财务人员的连接渠道,将财务管理流程涉及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对接,双向沟通首末端需求,将财务系统的终端压力及时传导到相关人员,确保及时知情与应对,提高效率及信息质量。(二)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转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发展现代化的、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服务思维、管理思维。先进的管理理论是塑造信息系统的灵魂,应该学习和借鉴各行业和其他高校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财务人员要更加关注流程的合理性、先进性、安全性,研究个性化的需求,控制数据泄露风险;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平台,完成财务业务的传递与反馈,实现数据的双向流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广大师生与财务人员的时间;需要提升数据思维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技术,深度挖掘系统积累的数据,成为高附加值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提供者。在全员参与、协同配合的新模式下,将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转向分析、预测、控制、决策支持,强化管理职能,发挥更多的战略作用。(三)不断积累经验、分析需求,强化系统更新扩展能力高校经济业务类型日益多种多样、数量加速增长,很多业务流程长、环节多、业务复杂,财务信息化呈现出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不断跟进并判断业务趋势,依据科学(下转第53页)

纳税Taxpaying

够准确,退费或补费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医院的信息系统、医护与财务人员以及关联的各方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患者住院费用结算的准确性是做好此项工作重点之一。患者住院费用的准确性,涉及所有为患者提供治疗、检查和检验的临床医技科室和财务收费人员。病房应把好医嘱关,对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梳理,确保与实际相符。财务收费人员应重点关注医嘱的执行频次与收费项目的数量的匹配性,是否存在已执行的医嘱未收费的情况以及未执行已撤销的医嘱未退费的情况。医院多科室合作不仅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要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精准的财务服务。(三)尽快推行电子医疗收费票据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购买补充健康保险的人群日益增多。保险理赔或其他途径的医疗补偿都需要核实医疗费用的真实性。电子医疗收费票据的(上接第48页)

施情况进行调整,防止EVA和BSC的评价指标失衡,更加具有动态性。EVA综合平衡计分卡可以有效调动高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它改变了原有的财务指标,基本上没有考虑机会成本等问题。(3)使用信息系统构建数据平台。战略地图不是简单的指标计算,需要将各个指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拥有一套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为战略的执行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实时监测和修正,能更好地促进战略的实施。参考文献[1]路杨.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应用[J].人口与经济,2011(1).[2]廖建桥.中国式绩效管理:特点、问题及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13(6).[3]ConantJS,MokwaMP,VaradarajanPR.StrategicTypes,Dis⁃(上接第50页)

的方指导,积极推进更新升级,打造精细化管理方式,保持财务信息化系统在高校管理体系中的先进性。应以需求为核心、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期与未来的关系、依照信息化的客观规律、实施规范的架构,不断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的开发,在持续迭代中完善财务系统。在更新升级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做好版本管理与系统备份。(四)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的财务人员,只有通过操作人性化、技术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才能把财务服务与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这些离不开财务部门全体人员的知识升级。财务不懂业务、不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只能提供低价值的服务。高校的财务人员必须吃透各种法规,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才能在系统中体现相关的预测趋势、决策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掌握财会、管理、编程、网络、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并需要在信息化的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不断研究、积累经验,并始终保持思维的创新、知识的更新。只有建立一支整体人员综合能力过关、部分人员综合能力过硬的队伍,才能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五、结语财会研究

应用不仅可以节约纸张消耗,更具有易查询、易保存的特点,既可以满足患者多途径报销的需求,也便于报销机构对医疗费用的核查,减少纸质票据的人工传递和查询的成本,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具备条件的保险机构或报销单位还可将电子医疗收费票据直接传输导入至财务信息系统,减少人工录入环节,加强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提升会计信息化的速度。参考文献[1]孟雪莲等.公立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与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8(19).[2]张荣荣等.我国公立医院总额预付下的医保业务会计处理探析-以北京市公立医院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7(7).[3]王亚兰.总额预付制下天津市公立医院医保费用对账工作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7(3).[4]戴晓曦.财务共享模式下基于电子应用的“税企互联”平台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7(11).tinctiveMarketingCompetencies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AMultipleMeasures-BasedStudy.StrategicManage⁃[4]BettisRA.Performancedifferencesinrelatedandunrelateddiversifiedfirm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1,(4):[5]王百强,侯粲然,孙健.公司战略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1).[6]王雪梅.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及其整合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作者简介:赵晋瑾(1995-),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专硕。379–393.mentJournal,1990,11,(5):365–383.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高校的财务部门会发挥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转变思维、积累更新升级经验、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明确高校对财务信息化的定位、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型、不断加深财务系统的综合集成度、保持财务系统的先进性,做到更好地服务、控制风险、提供决策支持,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高校发挥更重要的社会功能。参考文献代经济,2019(4).[2]郭铭芝.数字化校园会计信息化建设探析[J].市场论坛,[3]周正旭,陈毓灵,叶少霞.基于财务流程再造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会计师,2018(8).532018(7).要素,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做好财务服务、控制风险、分析数据、[1]江海健“互联网.+”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挑战及应对[J].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