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辛亥观后感精选5篇900字

辛亥观后感精选5篇900字

来源:九壹网


辛亥观后感精选5篇900字

辛亥观后感1

电影《辛亥》截取了封建中国在1911年至1912年初那一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血染黄花岗”到“武昌城首义”,从“阳夏保卫战”再到“创建共和制”,由表及里的历史重现了辛亥的过程,书写了一群热血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叩击愚昧的封建国体,用自己的热血呼唤青春中国的壮举。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100年前发生的辛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所蕴含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的章开沅说,盘点辛亥,要看三个100年,即辛亥之前的100年,辛亥以来的100年,以及放眼今后的100年。“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以前那100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而对于同盟会成立以后这100年的世界历史,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因为20世纪的“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等等,其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远远超越了19世纪那100年。只有透过这前后两个100年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辛亥。

“前面的两个100年都是前人做的事业,而未来的100年是我们的事情。”章开沅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摒弃肤浅的科技决定主义,实现精神的回归。当前人类面临诸多共同问题,资源浪费耗竭、生态环境毁坏日益突出,不是科技决定论所能解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精神的力量。

为此,章开沅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和传承精神力量,包括百年来形成的辛亥精神、延安精神、人文精神等等。

章开沅认为,辛亥精神实质上是对祖国的热爱、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辛亥观后感2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它见证了过去,也启迪着未来。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在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背景下,以孙中山为首的派,决心通过推翻清,建立共和。

15到192019年,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秋瑾、徐锡麟等一批党先驱先后牺牲,陷入低潮。192019年底,孙中山先生组织力量在广州发动。广州之战终因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骨干壮

烈牺牲。徐宗瀚等人冒死收葬了72具烈士遗体,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看到这一幕,我的心被者那为了民族前途,国家命运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情操所征服了。我们的民族有这样伟大、这样无私的人,又怎能没有灿烂的明天,光明的未来?接下来,清廷在四川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行为,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与此同时,湖广总督瑞?开始对党人逐一捕杀,形势十分危急。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第一。经过一夜激战,武昌的军攻占了总督府,武昌成功。孙中山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战场,大大振奋了军士气。

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的危急关头,孙中山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接下来的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长江战舰在行进中,传来了多省宣布的消息,黄兴等人备受鼓舞。

终于,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当看到孙中山先生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

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大总统”时,我的心被先生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情怀深深的震撼了。

辛亥,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辛亥,更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开拓了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通过观看《辛亥》,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的先驱是在怎样的一个风雨飘荡、血雨腥风的社会中为我们争取到现在的和平、安详而幸福的生活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先驱们学习,努力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辛亥观后感3

下面借助章开沅教授的视角,谈谈我对《辛亥》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当今时代,国际国内的形势日新月异,当代的大学生尤其要继续发扬“对祖国的热爱、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辛亥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大学生的崇高理想和历史使命!

我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将继续取得伟大的成就,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必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我对国家充满信心,充满自豪感。 我立志在大学期间要充分发挥辛亥精神,努力学习经济、金融知识,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努力学习,认真听课,关心时政,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金融形势,积极跟踪专家学者的前沿观点,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比高考还要高考的精神完成每天的学习。

我们的校友巴曙松在一个发展论坛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国内企业在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大幅波动时,普遍明显缺乏应对的经验和能力,突出表现在对原材料价格和库存判断的失误上,“集体交了学费”。此次危机过后,他相信很多企业将更加成熟,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有宏观的认识。巴曙松表示,每逢经济遇到大的挫折,反而更能激发我们集中资源和智慧来进行改革,从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次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也蕴含着大量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学科发展的机会。

巴曙松的报告给我们学生的启示是,要抓住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国家提供的发展机遇,给我们青年学生提供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经济知识金融知识,加强宏观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宏

观事务的判断能力,全面发展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领袖,乃至成为未来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的专门人才和领袖。

辛亥观后感精选5篇900字 辛亥观后感4

辛亥距今已有百年,学校团委组织我们观看《辛亥》我感到十分有意义。这场《辛亥》电影正好在辛亥100周年之际上映,我自然对它充满期待,正好感受到100年前者为信念而战!

电影以秋瑾就义为起点,以广州、孙文海外游说募捐款项、黄某国内领导武昌、晚清内忧外患、各省、孙文就职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果实等为主线,战争、情感、事件一一俱全,让人有梦回过去的感觉,又不乏感人至深之境。

一百年前的那一夜,广州的第一声声,划破了黑夜的长空,它引起了全国各地各部军的积极响应,拉开了辛亥,推翻帝制的序幕,吹响了中国人民,崛起反抗的号角。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早己生活在和平新时代,富强新中国的我们,又一次在呈现在的大荧慕上,回顾那段历史壮歌,重温那段沧桑,不禁使我感慨万千。

在这期间,无数战士为之浴血,千万英雄为之献身,正是有了这些爱国、救国的勇士,才促进了辛亥的成功,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为我们铺设了前进的道路,为我们奠定了共和的基础!那么,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战士,愿为了而献岀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呢?片头秋谨的一句话点明了这一点,她为了而死,为了让更多孩子有幸福温暖的家而死!而黄某战败后的一番话,也曾激起我分入的深思,他说:“这只手,我还要留着它抓!”这句话若深入理解,便可发现,黄某是为了而战,为了遇难的弟兄而战,为了天下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

看完《辛亥》我倍受鼓舞,作为一名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深知还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懂得团队配合、精诚团结的真谛,富有辛亥推陈出新的胆识,学会创新,努力前行才能取得成功的精髓得到学习的目的。

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是崇高的!它就如一根坚立不倒的柱子,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支撑着每一个生命,坚强地迎对人生的挫折与劫难! 我们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继往开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勾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辛亥观后感5

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电影了,今天在医院党总支的组织下我再次坐在了影院观看了电影《辛亥》。

记得还是在学生时代“辛亥”这个词总是在历史课本中出现,对它的了解也只是从他人的口中得知而已。《辛亥》这部影片用艺术的欣赏性和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再次展现了那段改写中国历史的。

影片中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死不是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辛亥掀起了民主的高潮,激发了广大劳苦群众,他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古人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只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履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将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伟大思想发扬光大,将辛亥这段历史永远铭记于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