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的春节

上海的春节

来源:九壹网


上海的春节

【篇一:关于上海地区春节习俗的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以了解上海地区春节习俗为基础,深入探究习俗对当地民

众生活的重要意义。

调查过程:1、走进居住地所在居委,探寻春节的味道。在此过程中,

我发现小区绿化带和种植树上挂着彩灯,每到夜晚就会亮起,很有节日的气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过春节的形式逐步改善城市化,靠近时代的变迁,融合进电子的魅力。 2、寻访郊区村落。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每家每户的木门

上都贴有大红色的春联,简单的床上换成了大红色的被子以示喜庆。村落中还存有浓厚的传统春节气息。 3、询问家中长辈。在此过程中,上海人都有团圆的意识,

喜欢在床上看春晚,临近夜半就出去放鞭炮等。然而今年,烟花爆竹显著减少。

4长流。喝红豆、蜜枣茶,表示一年甜甜蜜蜜。

调查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春节习俗逐渐被替代成新兴习

俗,得到人们的共同认同。没有习俗,城市的发展会找不到共同的出处,力竭而衰。

调查者:xxx。

【篇二:上海的春节习俗】

上海的春节习俗 八(1)班 杜艳燕

上海人尽管从开埠到现在的1oo多年里,一直接受着“西风东渐”的薰陶,吃穿讲究流行新派,追求潇洒的生活情调;但仍眷恋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对一年中的时令节俗,尤其是对节令饮食一直怀着浓厚的兴趣。吃元宵是每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个饮食品种。

上海人将元宵称作“汤圆”或“圆子”、“团子”。是用糯米粉搓成球状,再包上甜馅或肉馅。在上海所属的县、区农村中,还有一种“荠菜圆子”。别有风味。上海松江县元宵节做的糯米团子,有汤煮和蒸制两种,汤煮的大都是鲜肉馅或糖馅;蒸制的多为素馅,荠菜以外还有萝卜丝、百果、芝麻等馅料。

据记载:“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夜食圆子,有南瓜圆子、高梁圆子,以黄、绿、红二色兆丰年。或做12只大圆子,用手指在圆子顶端端撤出潭印,蒸熟后看潭中积水多寡,以卜当年每月雨水。”由此可见元宵节吃圆子在上海农村还潜存着祈望丰年的意思。在城市里则只能说是一种怀旧的节令饮食了。

【篇三:描写春节的作文:上海滩的年味儿】

描写春节的作文:上海滩的年味儿

描写春节的作文:上海滩的年味儿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上海,这个著名的大城市,在这儿,曾经是呼吁风云的时代,这座大城市,又和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它又是充满了怎样的年味呢?

我们来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儿的地方——豫园,也不说是人山人海,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就和从对面迎来的一张笑脸撞个满怀。

豫园内外,各种各样的彩灯结成对,五彩斑斓的灯笼串成排,在在上海的建筑中穿行:莲花灯在晚风的吹拂中轻盈的地摇曳着身姿;华丽的八角灯笼散发着异常璀璨的光芒,挂在房屋翘起的屋檐下,一个紧挨着一个,身后的白墙隐隐约约的映出它的模样;今年春节的主角——小猴子,更是抢了所有灯笼的风头,你看他们摆出各种顽皮淘气的动作,引得人们哈哈大笑:瞧那只趴在一只大大金元宝上的小猴,把双手双脚都搭在金元宝上,眼睛里露出满足的喜悦;红灯笼下边还倒挂着几只小猴,个个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人群中那个戴着齐天大圣帽子的小孩儿??人们看得拍手叫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议论着,让笑容悄悄爬上自己的脸蛋,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群灯似海,红的、金的??五彩斑斓爬上了房檐,有悄然地飘上天空,绽开了最美的花朵,又将花瓣轻轻洒落人间,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年味儿的最好代表。

弥漫着浓浓年味的上海,真让人流年忘返,让人身异乡,却无异客的感觉,红通通的中国年,让人温暖连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