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我国一第部诗歌总集是《____》,共收诗____首。
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____,可以群,可以____;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____的《____》。
1《天问》的作者是( )。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左传》)。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4“阳春白雪”的典故出自于()的《对楚王问》。 5汉人传授《诗经》,有古今文之分,“毛诗”为古文经,今文经有“鲁诗”“齐诗”与( )。 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创世神话)。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尚书_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音乐类型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赋诗言志__。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小雅•采薇》)。 7.《九辩》的作者是(宋玉)。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战国策》)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墨家)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语录)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孟子》)。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寓言)。 16.(《橘颂》)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 主题。 19.“疾虚妄”是王充(《论衡》)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抒情赋)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5.赵晔的(《吴越春秋》)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
《____》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在汉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张衡的《____》,赵壹的《____》是东汉著名的抒情小赋。 汉赋四大家是____、____ 、____和张衡。
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 。\"三曹\"是( )、( )和( );\"七子\"是指 ( )、 ( )、( )、( )、( )、( )和( )。 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 )和( )。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1
7《芜城赋》作者是()
8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指()()()()()()()()。
杜甫所说\"颇学阴何苦用心\"中的\"阴何\"指的是南朝诗人( )和( )
庾信诗歌的代表作是《 》二十七首,赋的代表作是叙述梁代兴亡和自己身世的《 》。
9刘义庆的代表作是()。 《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10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南朝梁诗人() 《河东先生集》是唐朝()的文集。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和()。 1隋朝薛道衡《昔昔盐》中的名句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2 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是指著名诗人陶渊明。 3王勃《滕王阁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奉宣室”指汉文帝召见贾谊。 4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南冠”是指_囚犯_。 5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指白居易。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诗中用到的人名是王濬(浚)。 7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结尾怀古慨今:“__今逢四海为家日__,故垒萧萧芦荻秋。” 8.唐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李朝威。唐传奇《虬髯客传》的作者是杜光庭。
1、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 )、( )、( )、( )四个时期。
2、初唐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 )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10、张若虚的七言歌行《 》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14、\"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 )对( )山水诗画的著名评价。
18、忽如一夜春风来,( )。
29、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歌分为( )、( )、( ) 和( )四类。他的《琵琶行》属于( )一类,《上阳白发人》属于( )一类。
3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是( )在《 》一文中提出来的。 32、( )继郦道元之后,使山水游记为一种的体裁。
35、\"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是( )所作《 》诗中的名句。 4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 )的《 》诗中的名句。
44、因写长篇( )诗《秦妇吟》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诗人是( ) 。
一、选择。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
A《吕氏春秋》 ②《吴越春秋》 ③《礼记》 ④《淮南子》 2、《女娲补天》原载于( )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2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
①乐调不同 ②作者不同 ③产生地域不同 ④产生时代不同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 ① 《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
①《汉广》②《氓》 ③《将仲子》 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 ①《东山》 ②《采薇》 ③《黍离》 ④《蒹葭》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 ) ①《离骚》 ②《远游》 ③《涉江》 ④《哀郢》
14、清人刘熙载《艺概·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 下列成语中,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 )。
A、门庭若市 B、高枕无忧 C、退避三舍 D、道路以目 2.《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
A.《春秋》 B.《战国策》 C.《国语》 D.《左传》 3. 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出自( )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 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韩非子》 4.下列诗句中,以香草喻指人才的是( )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B.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C.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D.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5.以《同声歌》、《四愁诗》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诗人是( ) A.张衡 B.曹丕 C.班固 D.鲍照
2、《两都赋》的作者是( ) ①扬雄 ②张衡 ③班固 ④司马相如
3、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 ) ①战国末年 ②秦王朝已建立 ③秦王朝将亡之时 ④春秋未期 4、\"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自( ) ①班昭《为兄上书》 ②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杨恽《报孙会宗书》 ④邹阳《狱中上梁上书》
6、汉代诗歌中,表现手法上喜用铺陈,多用对话的是( ) ①乐府民歌 ②《古诗十九首》 ③文人五言诗 ④民间歌谣 7、标志着五言诗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 ① 《孔雀东南飞》 ②《陌上桑》 ③《古诗十九首》 ④《行行重行行》 8、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 ①王粲的《登楼赋》 ②张衡的《归田赋》 ③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④蔡邕的《述行赋》
3
10、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式的是( ) ①贾谊的《吊屈原赋》 ②枚乘的《七发》 ③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④扬雄的《甘泉赋》
7、下列诗篇中,感叹知音难遇的是( )
A.《拟咏怀》(楚材称晋用) B.《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C.《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D.《咏史》(弱冠弄柔翰) 8、下列作品中叙述江南山水之美的是( )
A、《别赋》 B.《答谢中书书》 C.《七发》 D.《与陈伯之书》 9、《齐桓晋文之事章》主要表现了孟子的( )
A、性善论思想 B、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C、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D、等是非、齐万物的哲学思想 10、下列作品不是曹植所作的是( ) A、《七哀》(明月照高楼) B、《七哀》(西京乱无象) C、《白马篇》 D、《名都篇》 1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精细刻划山水景物的诗人是( ) A.陶渊明 B.王粲 C.谢脁 D.谢灵运
12、曹操《短歌行》中两次引用的古诗成句出自于( ) A.《古诗十九首》B.《陌上桑》 C.《离骚》 D.《诗经》 13、“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属于( )。
A、骚体赋 B、汉大赋 C、东汉抒情小赋 D、骈赋 14、曹丕《燕歌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是( )。 A、作者 B、行客 C、思妇 D、牵牛织女 15、王粲《七哀诗》中所选用的典型事例是( )。
A.千里无鸡鸣 B.饥妇弃子路旁 C.老兵无家可归 D.守卒诀别妻儿 16、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属于“金刚怒目”式的是( )。 A.《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B.《饮酒》(结庐在人境)C.《五柳先生传》 D.《咏荆轲》 17、“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怨雅,体被文质”是钟嵘对( )诗歌的评价。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王粲 18、下列成语中,出于《晋楚城濮之战》的是( )
A.退避三舍 B.锲而不舍 C.东道主 D.前倨后恭 19、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
A.《迢迢牵牛星》 B. 《上山采蘼芜》 C. 《西北有高楼》 D.《行行重行行》
20、魏晋南北朝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是( )。 A.《搜神记》B.《子不语》C.《世说新语》 D.《幽明录》 21、《诗经·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的主语是( )。 A、蟋蟀 B、田畯 C、农夫 D、公子
22、“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是( )。 A、项梁 B、项庄 C、楚怀王 D、范增
23、曹植《赠白马王彪》中“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是指( )。 A、曹丕 B、曹彰 C、曹彪 D、曹植
24、( )在先秦叙事散文中成就最高,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韩非子》 25、《战国策》的编定、定名者是( )
A、司马迁 B、左丘明 C、班固 D、刘向 26、“挟太山以超北海”出自( )
4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27、《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作者是( )
A.庾信 B.曹植 C.刘琨 D.谢朓 28、下列作品不是曹植所作的是( )
A、《七哀》(明月照高楼) B、《七哀》(西京乱无象) C、《白马篇》 D、《名都篇》 29.江淹《别赋》结构特征是( )
A、由总到分 B、由详到略 C、由情到理 D、由小到大 3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 )。
A、《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长恨歌》 D、《离骚》
31、“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属于( )。
A、骚体赋 B、汉大赋 C、东汉抒情小赋 D、骈赋 32、《庄辛说楚襄王》是( )中的作品。
A、《国语》 B、《左传》 C、《春秋》 D、《战国策》 33、“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一语出自( ) A、《庄子》 B、《战国策》 C、《孟子》 D、《荀子》 34、成语“新婚燕尔”源自( )
A、《谷风》 B、《氓》 C、《孔雀东南飞》 D、《东山》 35、提出古代“献诗”以备考察民情的说法的是( ) A、《国语》 B、孔子 C、司马迁 D、班固 36、奠定汉代大赋的作家是( )
A、司马相如 B、贾谊 C、枚乘 D、班固 37、中国第一篇山水诗出现在( )时代。 A、先秦 B、建安 C、正始 D、太康
38、“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怨雅,体被文质”是钟嵘对( )诗歌的评价。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王粲
39、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评价( )而言。 A、《诗经》 B、《离骚 》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40、“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
A.《哀江南赋序》 B.《世说新语》 C.《恨赋》 D.《别赋》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 ) ①《短歌行》 ②《篱里行》 ③《步出厦门行》 ④《苦寒行》 2、《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 ①曹丕 ②曹操 ③曹植 ④孔融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曹植的( ) ①《白马篇》 ②《赠白马王彪》 ③《野山黄雀行》 ④《美女篇》 4、魏晋时期擅写四言诗的除了曹操外还有( ) ①曹丕 ②王粲 ③嵇康 ④左思 6、祢衡咏物赋代表作是( ) ①《蝉赋》 ②《鹦鹉赋》 ③《舞鹤赋》 ④《洞箫赋》 7、《思旧赋》的作者是( ) ①向秀 ②谢庄 ③曹植 ④阮籍
5
8、《三都赋》的作者是( ) ①班固 ②左思 ③张衡 ④扬雄 10、《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 ①孔稚珪 ②鲍照 ③丘迟 ④郭璞 11、《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 ①王羲之 ②陶宏景 ③嵇康 ④丘迟 13、《石崇每要客燕集》表现了( ) ①石崇盛情待友 ②石崇的吝啬 ③石崇的奢侈和残忍 ④石崇的礼让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的是诗人( A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李商隐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提出者是( C )。 A.元稹 B.韩愈 C.白居易 D.杜甫
3苏轼曾指出( C )诗的特点是“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 A王昌龄 B孟浩然 C柳宗元 D陶渊明
4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的唐代诗人是( C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李商隐
5标举“风雅兴寄”与“汉魏风骨”,倡导诗歌革新的初唐诗人是( D )。 A.王勃 B.杨炯 C.骆宾王 D.陈子昂
6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 D )。
A.《西塞山怀古》 B.《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C.《石头城》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与白居易同时的( A )写了《长恨歌传》。 A陈鸿 B杜光庭 C李朝威 D白行简
8.在初唐诗坛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指的是( C )。 A.尤杨范陆 B.虞杨范揭 C.王杨卢骆 D.黄秦晁张
9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被后人概括为( C )。 A.诗史 B.缘事而发
C.沉郁顿挫 D.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10.下列作品中,属唐代传奇小说的是( B )。 A.《种树郭橐驼传》 B.《柳毅传》 C.《五柳先生传》 D.《张中丞传后叙》 11 被称作“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A ) A. 刘长卿 B. 韦应物 C. 李益 D. 常建
12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艺术追求的作家是( B ) A. 李白 B. 杜甫
6
C. 韩愈 D. 白居易 13号“玉溪生”的诗人是(B)
A. 李贺 B. 李商隐 C. 杜牧 D. 温庭筠 14 红拂这一形象出自唐代传奇(D)
A. 《任氏传》 B. 《柳毅传》 C. 《东城老父传》 D. 《虬髯客传》 15 被称作“诗囚”的诗人是( B )见中编一册P156 A. 贾岛 B. 孟郊 C. 李贺 D. 卢纶 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 ) A.《卖炭翁》 B.《琵琶行》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空梁落燕泥\"的诗句出自( ) ①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②骆宾王的《帝京篇》 ③薛道衡的《昔昔盐》 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在初唐诗人中上承陶渊明、下启\"王孟\"的诗人的是( ) ①王绩 ②王勃 ③陈子昂 ④上官仪
3、被后世誉为\"孤篇横绝\"的七言歌行是( ) ①骆宾王的《帝京篇》 ②陈子昂的《感遇》 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4、盛唐诗人中的\"七绝圣手\"是指( ) ①王之涣 ②李白 ③王维 ④王昌龄
5、被闻一多评价为\"淡到看不见诗\"的是( ) ①王维的诗 ②孟浩然的诗 ③储光羲的诗 ④刘长卿的诗
6、李白作品中被唐人殷璠称为\"奇之又奇\"的著名诗篇是( )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蜀道难》 ③《将进酒》 ④《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7、李白最擅长的诗歌体裁是( )
①乐府歌行与五七言绝句 ②乐府歌行与五七言律诗 ③乐府歌行与五七言古诗 ④乐府歌行、五七言古诗与七绝
8、杜甫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的时期是( ) ①读书与壮游时期 ②困守长安时期 ③陷贼与为官时期 ④漂泊西南时期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出自( ) ①《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②《北征》 ③《丽人行》 ④《羌村三首》 10、杜甫诗中占一半以上的是他的( ) ①五七言古诗 ②五七言律诗 ③五七言绝句 ④五言古诗与七律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名句出自( ) ①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②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③韩愈《山石》 ④刘禹锡的《竹枝词》
12、\"五言长城\"是指( ) ①柳宗元 ②刘禹锡 ③王昌龄 ④刘长卿
7
13、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的是( ) ①将士的英勇精神 ②将士的思乡情绪 ③将士的败退阵亡 ④将士的苦乐不均 14、韩愈的《山石》是一首( ) ①咏物诗 ②纪游诗 ③寓言诗 ④讽喻诗 15、《悯农》的作者李绅属于( ) ①初唐诗人 ②盛唐诗人 ③中唐诗人 ④晚唐诗人 16、《长恨歌》被白居易归入他的( ) ①讽喻诗 ②闲适诗 ③感伤诗 ④杂律诗
17、曾参加黄巢军的晚唐著名作家是( ) ①陆龟蒙 ②罗隐 ③皮日休 ④杜荀鹤 18、现存最早的唐传奇作品是( ) ①《游仙窟》 ②《补江总白猿传》 ③《古镜记》 ④《枕中记》 19、《柳毅传》的作者是( ) ①李朝威 ②李公佐 ③白行简 ④沈既济 20、唐代写词最多的作家是( ) ①韦庄 ②白居易 ③刘禹锡 ④温庭筠 21、《幽忧子集》的作者是( ) ①王勃 ②卢照邻 ③孟浩然 ④崔颢 22、\"花间鼻祖\"是指( ) ①温庭筠 ②李商隐 ③赵崇祚 ④韦庄 23、\"秦妇吟秀才\"是指( ) ①韦庄 ②白居易 ③赵崇祚 ④韦庄
24、宋代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一祖\"是( ) ①李白 ②李商隐 ③杜甫 ④韩愈
25、因用典生僻而给宋初\"西昆体\"深刻影响的唐代诗人是( ) ①李贺 ②李商隐 ③杜牧 ④贾岛
二、名词解释。
《尚书》 《诗经》 三家诗 四家诗 赋比兴 风雅颂 变风变雅 《生民》 笙诗 春秋笔法 春秋内外传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墨子》
8
《孟子》 《庄子》
《庄子·内篇》 《荀子》 《韩非子》 《五蠹》 《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 郢书燕说 楚辞 《九歌》 《天问》 《九辩》 宋玉
《越人歌》 贾谊
《鵩鸟赋》 《过秦论》 枚乘 《七发》 七体 司马相如 张衡
《归田赋》 《四愁诗》 《五噫歌》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苏李诗P63 李斯
《谏逐客书》 司马迁 《史记》 互见法
《报任少卿书》 《项羽本纪》 《盐铁论》P148 班固《汉书》P153 《潜夫论》P165
建安风骨
9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登楼赋》P171 曹植
《洛神赋》 《赠白马王彪》 《归去来兮辞》 鲍照 江淹 《别赋》 庾信
阮籍《咏怀诗》 左思《咏史》 太康文学
郭璞《游仙诗》 玄言诗 谢灵运 沈约 永明体 谢朓
《昭明文选》 骈文
《玉台新咏》 吴均 何逊
王籍《入若耶溪》 阴铿 徐庾体 《西洲曲》 《木兰诗》 《敕勒歌》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 《搜神记》 《阳羡书生》 《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
沉郁顿挫(《文》二P290)
郊寒岛瘦(参考《选》中编一P156,《文》二P317)
永州八记(参考《选》中编一P358,《文》二P380、P386注释[6]) 上官体(《文》二P220) 初唐四杰(《文》二P222) 《在狱咏蝉》(郁三P11)
10
吴中四士(《选》中编一P18) 沈宋
陈子昂《感遇》 《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钱起(郁三P136) 刘长卿(郁三P138)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选》中编一册P103) 《北征》(《选》中编一册P115) 《秋兴八首》(《选》中编一册P135) 转益多师是吾师
刘长卿(郁三P138)
大历十才子(《文》二P300) 钱起(郁三P136)
韩愈《山石》(郁三P153) 文起八代之衰 古文运动 新乐府 元和体 小李杜
三十六体(《文》二P384)
花间词派(参《文》二P450-453,《选》中编一册P427) 《滕王阁诗序》 《进学解》 唐传奇
杜光庭《虬髯客传》
《敦煌曲子词》(郁三P381) 变文(郁三P398)
三、简答。
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有哪些属于“史诗”性质的作品?试举两篇简述之。 《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蒹葭》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郁一P38) 简述《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的主要内容 举例说明《孟子》艺术特点。
2、结合作品谈谈曹植诗歌的创作。 举例说明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4、以《逍遥游》为例简述《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5、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例,说明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1
6、简述《西洲曲》的艺术特点。 7、《诗经》的编定成书和流传概况。 8汉大赋内容和形式的基本特征。 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怎样理解王维诗的“诗中有画”。
以《将近酒》或《蜀道难》为例,谈谈李白七言歌行的艺术特色。 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你是如何理解的。 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韩孟诗派概述。
何谓新乐府诗?写出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并概括其思想内容。 杜牧咏史诗特点。
附部分高校考研真题:
1、魏晋小说有哪几种,内容是什么。(厦门大学古代文学05)、 3、试论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浙大古代文学05)
4、“永明体”的声律要求?有什么意义。(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5、“嵇志清俊”怎样理解。(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
6、六朝志人小说人物语言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03) 7、曹植诗歌在艺术上有何创新。(北师大古代文学00) 8、简述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师大古代文学99)
9、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北师大古代文学96) 10、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的诗人?(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1、以《五柳先生传》和《挑花源记》为例,简述陶渊明的散文的特点。(北师大古代文学97)
12、简述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4,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3) 14、简述谢灵运的诗风。(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5、以谢眺诗为例简述“永明体”的特征、价值。(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16、简述建安“三曹”诗歌的异同。(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1、魏晋传奇有哪几种,内容是什么。(厦门大学古代文学05)、 3、试论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浙大古代文学05)
4、“永明体”的声律要求?有什么意义。(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5、“嵇志清俊”怎样理解。(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 6、六朝志人小说人物语言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03) 7、曹植诗歌在艺术上有何创新。(北师大古代文学00) 8、简述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师大古代文学99)
9、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北师大古代文学96) 10、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的诗人?(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1、以《五柳先生传》和《挑花源记》为例,简述陶渊明的散文的特点。(北师大古代文学97)
12、简述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4,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3)
12
14、简述谢灵运的诗风。(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5、以谢眺诗为例简述“永明体”的特征、价值。(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16、简述建安“三曹”诗歌的异同。(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1、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你是如何理解的。(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 2、为什么把元(稹)白(居易)并称?二人风格有何异同?(浙大古代文学05) 3、比较李白与陆游诗歌风格的异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05) 4、杜牧咏史诗特点。(山东大学文学05,03) 5、高适和岑参比较。(山东大学文学04)
6、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艺术有什么创新。(北师大古代文学02)
7、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北师大古代文学01) 8、概述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代古代的发展情况。(北师大古代文学00) 9、“传奇”包括哪些文体,其基本如何。(北师大古代文学00) 10、简述唐传奇兴起的原因。(古代文学04) 11、简述中唐文学发展概况。(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2、以《将近酒》或《蜀道难》为例,谈谈李白七言歌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3、何谓新乐府诗?写出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并概括其思想内容。(北师大古代文学97)
14、怎样理解王维诗的“诗中有画”。(北师大古代文学93) 15、何谓“沉郁顿挫”。(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16、《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8、简述七言诗形成的过程。(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9、何谓“唐宋散文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 20、韩孟诗派概述。(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21、唐宋八旗大家与古文运动。(古代文学古代文学04) 22、“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23、“气盛则言之长短或气之高下皆宜”这一提法的意义。(浙大古代文学04)
四、论述题
结合作品,试论《左传》的文学特点。 1举例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2论述汉大赋的发展历程
3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 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
4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试论鲍照诗歌的基本风格构成及其形成原因。
5论述“二谢”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6“永明体”新诗体及其对诗体转变的影响。 7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8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价值
13
9《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举例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你是如何理解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其众体”,试结合作品论之。 “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述其在诗史上创辟之功。
元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 比较王孟诗歌的异同
如何评价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试论韩愈和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的各自特点。 结合“永川八记”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清代叶燮说“韩愈诗其力大,其气雄,开一代之尊”,联系韩作。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一点。 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 评述唐五代词。
附部分高校考研真题
1、《诗经》有哪些属于“史诗”性质的作品?试举两篇简述之。(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2、怎样评价〈离骚〉的思想意义。(北大文学史04)
3、论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后代散文的影响。(文学综合00) 4、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北大古代文学9x)
5、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6、庄子文学的艺术成就。(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7、结合作品,试论《左传》的文学特点。(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 8、《诗经》的艺术特点。(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9、举例《左传》的叙事特征。(北师大古代文学01) 10、谈谈《庄子》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1、《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师大古代文学94) 12、论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北大古代文学03)
13、试述屈原作品艺术成就。(最好从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方面分析)(复旦大学古代文学xx)
14、试论《诗经》的艺术特征。(文学综合04)
15、和《左传》相比,《战国策》在文学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古大文学04)
1、分析曹植诗歌风格前后期的不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史05)
2、以陶渊明的《归田园居》(5首)为例,分析其田园诗的艺术境界。(北师大古代文学02)
3、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00)
4、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96)
5、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6、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诗风有哪些延续。(武汉大学古代文学04)
14
7、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8、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其主要包括哪些诗人?略述其创作成就。(南大古代文学99)
9、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其在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复1旦大学古代文学04)
10、根据下列两条资料,评论曹植诗歌:[1]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而不群。(钟嵘《诗品》上);[2]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 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胡应麟《诗薮¡内篇》)(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11、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能何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2、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13、试论鲍照诗歌的基本风格构成及其形成原因。(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4、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古代文学00)
1、你是如何理解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2) 2、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03) 3、我国古代诗歌分唐诗和宋诗的依据和意义。(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 4、陈子昂《与东方左史逑修竹篇序》风骨论和兴寄论。(厦门大学中国文学批评05) 5、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论杜甫的秉性和其诗歌艺术特色。(浙大古代文学05) 6、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北师大古代文学01) 7、如何评价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00) 8、杜甫的诗为诗史,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北师大古代文学99) 9、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其众体”,试结合作品论之。(北师大古代文学96) 10、试论韩愈和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的各自特点。(北师大古代文学97) 11、结合“永川八记”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4) 12、举例说明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 13、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史。(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14、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15、清代叶燮说“韩愈诗其力大,其气雄,开一代之尊”,联系韩作。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一点。(武汉大学古代文学04)
16、结合诗歌史评述白居易、元稹的诗歌理论。(北大古代文学04) 17、试论初唐之际诗歌艺术的发展。(北大古代文学03) 18、简论唐与域外文化传统。(北大专业基础03) 19、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华东师大中文03) 20、评述唐五代词。(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
21、“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述其在诗史上创辟之功。(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22、元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8) 23、试论白居易诗论与新乐府运动。(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24、柳宗元的山水小记为什么受人称道。(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25、赏析:《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15
荔枝来。”(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26、结合时代背景、诗人思想及其诗歌作品,论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
27、试比较论述李白与苏轼的人格精神与诗歌风格。(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28、根据下列一条资料,评论摩诘诗歌的特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29、杜甫在诗歌史上的集大成原因。(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30、比较王孟诗歌的异同。(北大中国文学xx) 31、试论唐宋词的发展流变。(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32、近人对于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有“三元”的说法,即开元。元和,元佑。分别举出这三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并分析其主要诗歌成就。(浙大古代文学04)
五、赏析及背诵篇目:
1《国风•蒹葭》(24句)[朱上一P18,郁一P38]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九歌•山鬼》(27)[朱上一P253,郁一P249]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ī)薜(bì)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lí),辛夷车兮结桂旗。被(p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wâi)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dàn)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於(wū)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3 汉代梁鸿《五噫歌》(5)[朱上一P388,郁二P30]
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qú)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4 汉乐府《上邪》(9)[朱上一P363,郁二P38]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5《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6)[朱上一P394,郁二P53]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1]“知”,郁本作“期”。) 6《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16)[朱上一P396,郁二P55]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1],奋翅起高飞!( [1]“鸿鹄”,郁本作“鸣鹤”。) 7 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14)[朱上二P138,郁二P20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14)[朱上二P238,郁二P204]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阮籍《咏怀•独坐空堂上》(10)[朱上二P276,郁二P219]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10晋左思《咏史•皓天舒白日》(12)[朱上二P304,郁二P223]
皓天舒白日,灵景照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xū)来游?被(p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1],濯足万里流。([1]“岗”,郁本作“冈”。) 11 左思《招隐诗》(16)[朱上二P307,郁二P226]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hóu)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我簪。 12 陶渊明《归园田居》(20)[朱上二P327,郁二P23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3《饮酒•结庐在人境》(10)[朱上二P335,郁二P23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1]“辩”,郁本作“辨”。) 14《归去来兮辞》(60)[朱上二P428,郁二P179]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yǐng)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5 刘宋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6)[朱上二P353,郁二P239]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dàn)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jì)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16 鲍照《拟行路难》(12)[朱上二P362,郁二P244]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ã xiâ)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17 南齐谢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12)[朱上二P368,郁二P251]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
17
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18 南朝民歌《西洲曲》(32)[朱上二P386,郁二P272]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1],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1]“红”,别本作“黄”。)
19 北朝民歌《敕勒川》(7)[朱上二P394,郁二P276]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分参:
先秦文学部分名词简释与参
1.远古神话:原始神话是原始人以幻想的形式对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许多神话都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内容有描述自然神与歌颂英雄神的传说。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著名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等等。 2.《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其中有许多是经过整理的民间歌谣,也有不少奴隶主贵族的创作;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赋比兴:赋比兴为《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为铺陈,比为比喻、比拟,兴为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 4.风雅颂:《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称国风,绝大部分是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共有十五国风。“雅”是贵族所作的乐章,分大、小雅;“大雅”多朝会燕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之作。“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 5.《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一部解释孔子所修《春秋》的编年史。它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最后附鲁悼公四年(前463)事一条,提到晋韩氏魏氏灭智伯的事。书的编写大约也在这时。它叙述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活动。 6.《国语》:《国语》是一部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历史片断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记事起于周穆王十二年(前990),止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约计五百多年。以记言为主,所以称为“国语”。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现在一般认为《国语》大约在战国初年编成,与《左传》不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 7.《战国策》:《战国策》,又名《国策》、《事语》、《短长》、《长书》等。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大约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汉朝学者刘向重新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记事从春秋结束以后到秦并六国为止(前452—前216),约二百四十余年。主要记载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着重叙述了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策略。
8.《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一些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作者不详,大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辑录整理而成。共二十篇,以
18
首二字为篇名,一篇包括若干章。《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从宋朝以后,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9.《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所撰写的哲学论著。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五十二篇。今传三十三篇。《内篇》七,一般认为是庄周自己所作。《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他的门徒或为后来的道家所依托。 10.《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的论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今存七篇。孟子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因此他的著作也被后世儒家奉为经典。 11.楚辞:楚辞是公元前四至三世纪之间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为“骚体”。 两汉文学部分名词简释及参 1.《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
2.汉乐府:乐府原是汉代采集民歌的音乐机关的名称,后来人们又将乐府音乐机关采集的民歌称为乐府了,这样乐府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变为汉代民歌的名称了。 3.古诗十九首:“古诗”原指古代人所作的诗歌。汉代在乐府诗之外还有一批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六朝人统称之为“古诗”。它们与乐府诗关系密切,有的就是乐府歌辞。梁代萧统所编《昭明文选》,将十九首风味相似的古诗编在一起,冠以“古诗十九首”的标题,这些诗便成为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1、 宋玉:继屈原之后出现的一位重要的楚辞作家(1分),他官位不高,仕途不得志,代表作《九辩》抒发了他生平寂寞、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怨。(2分) 2、 《庄子》:战国时庄子和他的门人、后学的论著集,是道家经典之一。(1分)它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想象丰富奇特,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大。(2分)
3、 庾信:南北朝时著名诗人(1分),他早年擅作宫体诗,风格华艳。后期羁留北国,内心痛苦,风格也变得苍劲沉郁,在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乡关之思和羁宦北国的悲愤感情,其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2分) 4、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1分)。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载汉末到东晋士族的轶事和言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语言精炼,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2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名词简释及参 1.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三曹” 、“七子” 以及女诗人蔡琰,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和人民的疾苦,同时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豪情壮志,大多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文学史上称这一时代特色为“建安风骨”。
2.南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晋、宋、齐等朝代,大多限于描写相思离情。形式主要采用五言四句的,清新活泼,对后来诗歌形式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最著名的是《西洲曲》。北朝乐府民歌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不少产生于五胡十六国和北魏时期。北歌题材范围较宽广,除恋歌外,还有战歌和牧歌,风格刚健朴质,与南朝民歌迥
19
然不同。最著名的要数《木兰诗》和《敕勒歌》。 隋唐五代文学部分名词简释及参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2.沈宋和律体: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成就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从建安以后,散文、辞赋和诗歌都走上了骈偶的道路,骈文和赋在南朝已经先后确立了。从沈约创立“四声八病”说之后,诗歌的律化也加快了脚步,经过庾信、上官仪和“四杰”的努力,律体基本上确立了下来,到沈宋就已经完成成熟、定型。 3.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多仁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
4.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突破了魏晋以来借边塞以写志咏怀的范围,表现诗人亲身经历的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表现出安边定远、治邦的豪情壮志和进取精神。 5.“三吏” “三别”: “三吏” “三别”是杜甫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组诗,其中“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6.古文运动:古文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从韩愈开始的,他把自己所写的那种继承三代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是同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的。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有二:第一是文道合一。第二是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总之,是要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并用这种新的文学语言来建立自由流畅的新的散文,以代替当时所流行的骈文。 7.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是和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新乐府的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到李绅再到元稹再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8.唐传奇:晚唐裴鉶写了一部小说集,名字叫《传奇》,后来就以这个书名作为这一类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了。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有根本的变化:由取材奇闻轶事变为取材社会生活,由无意识创作到有意识创作。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1 沉郁顿挫:
1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鬰顿挫,沉鬰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2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深沉阔大。3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心态,把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4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北征》、《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5沉鬰,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永州八记:
1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2 “永州八记”最为人称道。“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he2)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